字词 | 彭绍辉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彭绍辉1906—1978湖南湘潭人。出身雇农,少年时期,放牛打长工度日。1926年投身革命参加农民协会。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二纵队中队长、大队长,红五军第一师团长,红三军团第四师参谋长、第一师师长,少共国际师师长,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参谋长,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在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负重伤,被截断一上肢。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一二○师三五八旅旅长,抗大总校副校长、七分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绥吕梁军区代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军军长。建国后,曾任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在中共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彭绍辉
彭绍辉
彭绍辉1906~1978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湖南湘潭人。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赤卫军。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第1师1团团长,红3军团第4师参谋长,红3军团第5军第1师师长,兴国师师长,少共国际师师长,红四方面军30军参谋长,红二方面军第6军团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晋绥独立第2旅旅长兼2分区司令员,抗大副校长、七分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吕梁军区代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员,第7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任西北军区参谋长,西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是第二、三、四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彭绍辉 彭绍辉1906~1978原名德康。湘潭人。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0年后参加红军攻打长沙和历次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历任团长、师长、军参谋长等。六次负伤,截去右臂,人称“独臂将军”。参加长征。后历任旅长、教导团团长、军长、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抗大总校副校长、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校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1955年授上将军衔。1954年、1960年两次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是中共第五至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务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和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 彭述之 彭德怀 ☛ 彭绍辉 彭绍辉1906—1978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湘潭韶山 (今属韶山市)人。1926年参加农民赤卫军。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上井冈山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分队长、团长,红军随营学校大队长,红三军团四师副官处处长、师参谋长,红五军一师师长,兴国模范师师长,少共国防师师长,红三十军参谋长,红六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1933年参加第四次反 “围剿” 中,负重伤坚持作战,截去左臂后继续转战闽赣边地区。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达懋功后,调任红三十军参谋长,反对张国焘分裂活动。1936年后任红六军团参谋长、红二方面军教导团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八路军第一二○师教导团团长、第三五八旅旅长、独立第二旅旅长、晋西北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第七分校校长等职。参与建设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吕梁军区代司令员、司令员,晋绥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七军军长等职。指挥所部参加晋西南、太原、扶郿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野战军参谋长、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战术研究部部长。曾组织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条令和共同条令。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1978年4月25日病逝于北京。 ☚ 姚幼民 蒋锄欧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