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屏、段昌绪案
此案发生在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彭家屏、段昌绪都是河南夏邑人,彭家屏为疆臣李卫之党,曾任官到布政使,段昌绪为夏邑县生员。乾隆帝南巡,彭家屏于除州接驾召见时,奏夏邑等四县被灾积歉情形,乾隆帝令其同巡抚图尔炳阿往查给赈。此后,乾隆帝自徐州出发北上,有夏邑民张钦遮道陈诉,谓地方官所办不实,乾隆帝不悦,将其交地方官惩办。及过邹县,复有刘元德陈诉夏邑散赈不实,乾隆帝怒,以为系彭家屏主使,严讯之,供称系段昌绪指使。乾隆帝令待卫往查,即于段昌绪室中,搜出吴三桂檄文,段昌绪且在其上浓圈密点,加评赞赏。乾隆帝以该处既有此檄,则传抄所及,恐彭家屏处亦有,因遣使查办。时乾隆帝已回京,乃召彭家屏入京面询。彭家屏供称藏有明末野史《潞河纪闻》、《日本乞师》、《豫变纪略》、《酌中志》、《南迁录》等书,派人查抄,而家屏子彭传笏早已闻风烧毁。段昌绪家所藏檄文,系抄自司存存、司淑倍,此二人则得自郭芳寻家。彭家屏之书,则得自昆山徐乾学家。据此,清廷将彭家屏论斩,段昌绪立决,除郭芳寻、徐乾学已死不究外,司淑倍、司存存及彭传笏俱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