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豆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彩陶器,1974年山东省泰安县出土。高二十八点五厘米,口径二十六点二厘米,陶色暗红。口微敛,折沿,圆唇,腹较深,下部微鼓,下安喇叭形高足,口沿施白色陶衣,绘八组相对的半月形纹饰,中间用五道竖线纹相隔。器身施红色陶衣,腹部为白彩八角星纹六组,八角星纹基调为方形,每面两角,构成八角,中央为一竖向长方孔,八角星的外侧用黑线勾达,星纹间画两条白彩肥壮的竖线纹,组成一幅简洁明快的抽象图案。豆把上绘两道白彩圆弧纹,圆弧纹是由两条相对的弧线构成,每个圆弧纹很像一个圆括号。整个纹饰别致,图案结构新颖,为一般彩陶纹饰所不见,给人以新鲜优美的感受。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大汶口文化彩陶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