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人面鱼纹盆
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出土,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细泥红陶,卷沿、斜腹、圆底。通体呈砖红色,施黑彩,口沿四个箭头纹和竖线纹相互间隔。盆内壁饰人面纹和鱼纹的对称图案。人面纹居于主体部位,面为圆形,额头一半涂黑,一半饰半圆弧,双眼各以 一条横线表示,鼻如倒“T”形。嘴及下颏部位涂黑,露“工” 字形口,两边各饰一鱼纹,鱼头与嘴角重合,似口衔双鱼。耳部也饰对称鱼纹,头部似戴三角形高冠,与口边的鱼形相似。人面纹之间的单体鱼纹,近似三角形,鱼身画网格纹。鱼纹造型与人面耳饰双鱼形象同中有异,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人、鱼共生的奇异图画。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人面鱼纹在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中占有重要地位,已发现十余例,皆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人鱼合体是其主要特征,极富想象力。关于人面纹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有的把它看作是原始图腾崇拜的产物,有“寓人于鱼”之意 有的认为它表现了先民渔猎巫术仪式还有人认为它有祈祷 “生殖繁盛”的意义等等,它给今人留下难解之谜。我们从这件制作精细,纹饰奇幻的彩陶盆中,可以看到原始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用简单、质朴的形象,巧妙地传达出人、鱼之间的密切联系。

彩陶人面鱼纹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