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彤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彤弓

彤弓

《诗经·小雅》篇名。《毛诗序》云:“《彤弓》,天子锡有功诸侯也。”三家《诗》无异义。西周时天子赐彤弓给有功诸侯是一种殊荣,亦是权力的象征,即所谓“凡诸侯,赐弓矢然后专征伐”(《郑笺》)。全诗三章,每章六句。描写天子赐诸侯彤弓的大典,包括赐弓矢和设宴款待,也表达了周王对受赐诸侯的奖掖赞扬之意。全诗纯用赋法,无比兴,语言质直。诗意尽于首章,后两章只是重复咏叹,加强感情。

☚ 湛露   菁菁者莪 ☛

《彤弓》


天子赏赐诸侯彤弓,并设宴招待他们。
彤弓弨兮,(一) 红的弓,已松开,
受言藏之。(二) 接过来,藏起它。
我有嘉宾,我有一些好客人,
中心之贶。(三) 心里赞赏他。
钟鼓既设。钟儿设,鼓儿架。
一朝飨之。(四) 同时盛宴招待他。

彤弓弨兮,红的弓,已松散,
受言载之。(五) 接过来,收起它。
我有嘉宾,我有一些好客人,
中心喜之。心里喜欢他。
钟鼓既设。钟儿设,鼓儿架。
一朝右之。(六) 同时把酒来劝他。

彤弓弨兮,红的弓,已松开,
受言橐之。(七) 接过来,装起它。
我有嘉宾,我有一些好客人,
中心好之。心里爱着他。
钟鼓既设。钟儿设,鼓儿架。
一朝酬之。(八) 同时把酒再敬他。


注 释
(一)毛亨:“彤弓,朱弓也。……弨,弛貌。”
(二)严粲:“李氏曰:‘言,语辞也’”
(三)马瑞辰:“贶,古通作况。……《广韵》:‘况,善也。’中心贶之,正谓中心善之。”
(四)姚际恒:“一朝飨之,谓既锡彤弓之日即飨之,同在一朝也。”
郑玄:“大饮宾曰飨。”
(五)马瑞辰:“按:载,亦藏也。《广雅》:‘载,攱也。’攱读如庋藏之庋。又曰:‘攱、堪,载也。’堪读如龛。《方言》:‘龛,受也。’受、藏同义。是知载即藏。”
(六)朱熹:“右,劝也,尊也。”
(七)毛亨:“櫜,韬也。”
(八)郑玄:“饮酒之礼,主人献宾,宾酢主人。主人又饮而酌宾,谓之酬。酬,犹厚也,劝也。”

注 音
彤tong同 弨chao超 贶kuang况 櫜gao高 酬chou稠

诗词《彤弓》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 先秦两汉诗 - 可可诗词网

彤弓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
 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我有嘉宾,中心喜之。
 钟鼓既设,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
 钟鼓既设,一朝之。

 
 【注释】 ①彤弓、弨(chao超):《毛传》:“彤弓,朱弓也。……弨,驰貌。” ②我:天子自称。嘉宾:陈奂《诗毛氏传疏》:“嘉宾,谓诸侯也。”贶(kuang况):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贶古通作况,……《广韵》: ‘况,善也。’ ‘中心贶之’正谓中心善之,……‘贶之’与下章‘好之’、‘善之’同义。” ③飨:《郑笺》:“大饮宾曰飨。” ④载:《毛诗传笺通释》:“载,亦藏也。” ⑤右:《诗集传》:“右,劝也,尊也。”⑥櫜(gao高):《毛传》:“櫜,韬也。” ⑦:同“酬”。《郑笺》:“饮酒之礼,主人献宾,宾酢主人,主人又饮而酌宾,谓之。,犹厚也,劝也。”
 
 【译文】 红色长弓弓弦松,诸侯拜受藏家中。我有嘉宾和亲朋,真诚赠物表爱宠。架起鼓来敲响钟,一朝燕飨情谊重。红色长弓弓弦松,诸侯拜受送家中。我有嘉宾和亲朋,心中喜欢乐融融。架起鼓来敲响钟,开怀畅饮频举盅。红色长弓弓弦松,诸侯拜受插袋中。我有嘉宾和亲朋,心中赞赏露笑容。架起鼓来敲响钟,盛宴敬酒喜气浓。
 
 【集评】 宋·辅广:“此诗首章已尽其意,下两章只是咏叹以加重焉耳。櫜重于载,载重于藏,好诚于喜,喜诚于贶,酬厚于右,右尊于飨。”(《童子问》卷四)
 宋·严粲:“天子以彤弓赐有功诸侯,弨然而弛。赐弓不张也,令诸侯受藏之,示珍重之意也。又称此受赐诸侯为嘉宾,言吾中心至诚贶赐之,故陈钟鼓之乐,一朝设飨礼而畀之,飨礼用早朝也。彤弓非常赐也,钟鼓大乐也,飨盛礼也,设盛所以重彤弓之赐也。”(《诗缉》卷十八)
 元·许谦:“此诗专主于赐弓,言赐弓则飨意自见,未有不飨而赐者也。是酬字,借酬酒之义以为厚劝之喻,观《传》有‘犹’字可见矣。”(《诗集传名物钞》卷五)
 明·梁寅:“《彤弓》,天子燕有功诸侯而赐以弓矢也。三章皆赋也。晋文侯有功于平王,王赉之以彤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彤者,朱漆也;卢者,黑漆也。彤弓贵于卢弓,故此诗独以彤弓言之。”(《诗演义》卷十)
 明·何楷:“此诗三章所言虽无浅深,而未尝无条理。首章其总也,其言彤弓当先言櫜之,既乃载以归,后始藏于家以示子孙。此先言藏者,以藏为重,故致意言之。因藏而推始于载,又因载而推始于櫜,皆丁宁郑重意也。先言贶之者,实指其事。次乃推言其喜之,又推言其好之,正发明中心二字意,以见其贶之之有所自来也。先言飨之是大礼之总名,后言右之酬之,皆飨中事,必至右酬兼举,而飨礼斯毕,亦见其爱宾之无已也。言酬于右后,飨以饮为主,故结言之也。”(《诗经世本古义》卷十)
 清·范家相:“严华谷曰,彤弓非常赐也,钟鼓大乐也,飨大礼也,设之所以重其赐。苏颍滨曰,大饮宾曰飨,行之以飨礼厚之至也。吕东莱曰,中心贶之,言其诚也。愚谓一朝飨之,言有功即飨,不留赏也,终朝而礼成,故曰一朝。”(《诗谉》卷十一)
 清·翁方纲:“《春秋·襄八年传》,晋范宣子来聘,公享之,季武子赋《彤弓》。宣子曰,城濮之役,我先君文公献功于衡雍,受彤弓于襄王,以为子孙藏。……杜氏注云,藏之以示子孙也。此条正是此诗受言藏之注脚,断无指天子受而藏之以待有功之理。诸侯敌忾献功,天子飨之,专举一彤弓之受藏,其一时策勋之厚,纪恩之重,与无忘勤劳之思,偃武不用之意,俱包括在内,此诗人语言之妙也。一朝二字,郑重大书,极言此一朝之酬报宠光也。《春秋传》所谓以觉报宴,愚谓此觉字特地光显绘出一朝二字神理,非速之谓也。”(《诗附记》卷一)
 清·方玉润:“是诗之作,当是周初制礼时所定。其词甚庄雅而意亦深厚。曰‘一朝飨之’者,谓赐弓之日非但赐弓,且并飨之,同在一朝也。既重其典,又隆其燕,礼之甚盛者耳。而《集传》误解‘一朝’为速,引东莱吕氏之说,必以衰朝宠赐私恩,及后世屯膏吝赏之行,以与先王相比论。尊之适所以慢之也,乌乎可?”(《诗经原始》卷十)
 清·邓翔:“三章无改调,而每章所换三字,曰载、曰櫜,皆所以藏之也;曰喜、曰好,皆所以贶之也;曰右、曰酬,皆所以享之也。以首章为主,次三所谓长言咏叹也,体之最平易者。”(《诗经绎参》卷三)
 近·吴闿生:“《序》:‘天子赐有功诸侯也。’此《序》最为有据。今按飨赉功臣,而为此平和之音,略无矜伐之词,最见盛世圣王成功不居之意。且赐以彤弓,而曰弨、曰藏、曰櫜,乃櫜弓矢,示不复用之意。尤为偃武修文之盛事。后儒以得专征伐为言,非天王所以褒功之本意矣。旧评:是篇须玩其炼意炼字之妙。”(《诗义会通》卷二,中华书局,1959年版)
 
 【总案】 《诗序》说:“《彤弓》,天子赐有功诸侯也。”《左传》多次记载周天子将彤弓等物赐有功诸侯,此诗叙写了赐弓燕飨之隆重和热烈场景,写出了宾主融洽和谐的喜悦气氛。全诗三章,“首章已尽其意,下两章只是咏叹以加重焉耳”。(辅广《童子问》)诗中虽不用比兴而直陈其事,但从彤弓之色、钟鼓之声、佳肴之味等视觉、听觉、味觉方面的叙写中,渲染了喜庆的气氛。

《诗经》篇文之《彤弓》赏析|解读|阅读理解答案 - 可可诗词网

彤弓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
 我有嘉宾,中心贶之
 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
 我有嘉宾,中心喜之。
 钟鼓既设,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
 我有嘉宾,中心好之。
 钟鼓既设,一朝醻之


 

 【注释】①彤(tóng)弓:红色的弓。弨 (chāo):弓弦松弛貌。②言:语助词。③中心:心中。贶(kuàng):喜爱。④飨(xiǎng):设酒大宴宾客。⑤载:置于弓檠。⑥右:通“侑”。主人劝酒。⑦櫜(gāo):装进弓袋。⑧醻 (chóu):主人再次敬酒。
 【鉴赏】这是天子赏赐有功诸侯之诗。
 据《尚书·文侯之命》记载,周幽王被杀后,晋文侯迎宜臼,立为周平王,为东周的建立与稳定立了大功,于是周平王命晋文侯为方伯,赏赐他“彤弓一,彤矢百”。《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也记载说:“晋侯献楚俘于王,(周襄王)赐之彤弓一,彤矢百。”可见,天子以彤弓赏赐有功诸侯,在周代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
 全诗三章。每章意思基本相同,只是意有轻重之别罢了。前二句指受弓诸侯而言。天子所赐的彤弓已经松弛,嘉宾接受后就将它收藏起来,就将它置于弓檠,就将它装进弓袋。后四句指授弓天子而言。天子对这位嘉宾极为赞赏,他深情地说道:我有嘉宾,心中喜爱他,心中厚爱他,心中钟爱他。此时,朝堂上钟鼓已陈设,宴席已摆好,天子在整个早上大宴嘉宾,劝嘉宾畅饮,再次向嘉宾敬酒,宴会气氛显得热烈而隆重。前人曾指出:“大抵此诗首章已尽其意,下两章只是咏叹以加重焉耳。櫜重于载,载重于藏;好诚于喜,喜诚于贶;厚于右,右尊于飨。”(陈子展《诗经直解》引辅广语)这段评语,对理解诗意很有帮助。
 对此诗主题,古今无有异议。这种天子以彤弓赏赐诸侯的制度,后世没有沿袭下来。只是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载有晋王李克用临死时“以三矢赐庄宗(其子李存勖)”之事。这可算是周代赏赐彤弓彤矢的遗风及变种了。

《诗经》之《彤弓》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彤弓

 〔原文〕
 彤弓弨兮,
 受言藏之。
 我有嘉宾,
 中心贶之。
 钟鼓既设,
 一朝飨之。
 (藏、贶、飨,阳部。)
 彤弓弨兮,
 受言载之。
 我有嘉宾,
 中心喜之。
 钟鼓既设,
 一朝右之。
 (载、喜、右,之部。)
 彤弓弨兮,
 受言櫜之。
 我有嘉宾,
 中心好之。
 钟鼓既设,
 一朝酬之。
 (橐、好、酬,幽部。)
 〔译文〕
 放松弦儿的红漆弓,诸侯受赐珍藏到家里。我有好宾客,诚心赠礼表示赞赏。钟鼓乐器已经备好,从早设宴到中午。
 放松弦儿的红漆弓,诸侯受赐带回家中。我有好宾客,心里无比欣喜。钟鼓乐器已经备好,从早饮酒到中午。
 放松弦儿的红漆弓,诸侯受赐插进袋中。我有好宾客,心中无限宠爱。钟鼓乐器已经备好,从早敬酒到中午。
 〔评介〕
 《彤弓》三章,章六句。这是周天子赏赐有功诸侯的乐歌。《诗序》说: 《彤弓》是天子“赐有功诸侯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晋侯献楚俘于王,赐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矢千。”《左传》襄公八年载: “季武子赋《彤弓》。宣子曰:‘我先君文公献功于卫雍,受彤弓于襄王,以为子孙藏。’”《左传》昭公十五年云:“彤弓虎贲,文公受之。”《左传》再三侈夸晋文公受赐彤弓之荣光,可见赐诸侯以弓矢,乃周初所定之礼制,报功之大典。
 全诗以天子之口吻,述说赐弓典礼之隆重和宴会欢洽的气氛。“彤弓弨兮,受言藏之。”弨,弛貌,指放松弓弦。弓弦放松,可以使弓得到长久保存而不致损伤。《荀子·大略》:“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这两句写周天子把放松弦儿的红漆弓,在宫廷宴会上赐给有功的诸侯,诸侯非常荣幸地接过彤弓,把它珍藏起来。即陈奂《诗毛氏传疏》所说:“诸侯受彤弓于天子,守而藏诸祖庙也。”二章“受言载之”,三章“受言櫜之”,与首章“受言藏之”意近。言,语助词。“载,亦藏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櫜 (gāo),弓箭袋,此处是把弓插进袋中藏好的意思。各章中间二句: “我有嘉宾,中心贶之”,“我有嘉宾,中心喜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是写天子称赞有功受赐的诸侯。“我”,天子自称。嘉宾,称诸侯。贶 (kuàng),善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贶,古通作况。《广韵》: ‘况,善也。’ 中心贶之,正谓中心善之。”所谓“喜之”、“好之”亦与“贶之”意近。周天子一再表达对有功诸侯的赞赏、喜欢,说明天子“略无矜伐之词,最见盛世圣王成功不居之意” (吴闿生语)。各章最后两句,写庆功酒宴。“钟鼓既设,一朝飨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钟鼓既设,一朝酬之”。飨,设宴款待。右,通“侑”,劝酒。酬,亦劝酒之意。所谓“一朝飨之,谓既赐彤弓之日即飨之,同在一朝也。”(姚际恒《诗经通论》)天子设宴款待有功诸侯,君臣频频致意,互相劝酒,一派喜庆热烈的气氛。
 此诗不用比兴,以赋直陈其事,写得亲切而朴实。全诗三章,各章结构、句式相同,采用反复咏唱的形式来抒情,造成强烈的感染力。“大抵此诗首章已尽其意。下两章只是咏叹以加重焉耳。櫜重于载,载重于藏。好诚于喜,喜诚于贶。酬厚于右,右尊于飨。”(《传说汇解》)

《诗经》-《彤弓》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彤弓

 彤弓弨兮! 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彤弓弨兮! 受言载之。我有嘉宾。心中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 受言橐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钏鼓既设,一朝之。

 这是一首周天子举行宴会,赏赐有功诸侯时君臣合唱的乐歌。
 古人对“赋”的解释,有多种意思,其中就有“合唱”的意思。朱自清说:“古代多合唱,春秋赋诗才多独唱,但乐工赋的时候似乎还是合唱的。”经他考证后又说,“大概‘赋’原来就是合唱。”(《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赋、比、兴通释》)《彤弓》是一首赋诗,当是在宫廷宴会上君臣合唱的乐歌。《彤弓》,彤,红色。彤弓,就是红色漆弓。《荀子·大略》:“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又据《左传》记载,周天子曾多次把弓矢等物赏给有功的诸侯。这可能是周王朝的一种制度。可见《彤弓》一诗,歌咏的就是周天子举行宴会,将彤弓赏赐给有功的诸侯的事情。
 全诗共三章,各章句式、用语大致相同,只更动了少数几个字。这样反复咏唱,感情激切,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有助于充分地表达出周天子赠物给诸侯,那种对诸侯无限宠爱之情,和诸侯接受赏赐之后,万分欣喜感激的心情。本诗通篇采用“赋”的表现手法,平铺直叙,意思比较好懂。大致可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个方面,是各章的前两句。叙述诸侯立了战功,周天子把弦儿松松(“弨”,放松弓弦) 的红色漆弓,在宫廷宴会上赐给他们。诸侯接受了赏赐,心中无限感激,便把彤弓拿回去收藏好,以便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受言藏之”的“言”连接两个动词,相当于而; 二章的“载”“载”一般训为用车载。马瑞表《毛诗传笺通释》说“载,亦藏也”; 三章的“橐”,弓袋,也是把弓插在弓袋中藏好的意思。) 所以这部分内容,既颂扬了周天子的洪恩浩荡,又表达了诸侯乐意用命,并因受到赏赐而感到无尚光荣。
 第二个方面,是各章的中间两句。叙述周天子在金殿上举行盛大宴会,请来有功的诸侯宴饮,反复称赞他们个个都是勇敢善战的英雄(“我有嘉宾”中的“我”是天子自称,“嘉宾”,指诸侯)。周天子还一再表示从内心感到无比的喜悦,由衷地愿意赏赐给他们,以表达对众位英雄的无限宠爱(“中心”即内心; 贶,赠送)。这部分内容,表现了周天子对“嘉宾”的喜爱。
 第三方面,是各章的最后两句。叙述隆重而热烈的宴会开始了,金殿上钟鼓齐鸣,君臣彼此频频敬酒,从早晨摆宴一直到中午(“飨”,当时盛大宴会的名称;“右”, 通“侑”, 劝酒;“”, 亦作酬, 宾主彼此敬酒的意思)。这隆重的场面,这热烈的气氛,是庆功的酒宴,也是对周天子的文治武功和爱惜人才的美德的颂扬。
 总之,《彤云》这首诗,在《诗经》里属于为周王朝的统治者歌功颂德的诗篇。这类作品具有很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夸饰、赞美的是统治者及其集团; 宣扬的君权至上、英雄至上的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彤弓

彤弓

〔原文〕
彤弓弨兮,
受言藏之。
我有嘉宾,
中心贶之。
钟鼓既设,
一朝飨之。
(藏、贶、飨,阳部。)
彤弓弨兮,
受言载之。
我有嘉宾,
中心喜之。
钟鼓既设,
一朝右之。
(载、喜、右,之部。)
彤弓弨兮,
受言櫜之。
我有嘉宾,
中心好之。
钟鼓既设,
一朝酬之。
(橐、好、酬,幽部。)
〔译文〕
放松弦儿的红漆弓,诸侯受赐珍藏到家里。我有好宾客,诚心赠礼表示赞赏。钟鼓乐器已经备好,从早设宴到中午。
放松弦儿的红漆弓,诸侯受赐带回家中。我有好宾客,心里无比欣喜。钟鼓乐器已经备好,从早饮酒到中午。
放松弦儿的红漆弓,诸侯受赐插进袋中。我有好宾客,心中无限宠爱。钟鼓乐器已经备好,从早敬酒到中午。
〔评介〕
《彤弓》三章,章六句。这是周天子赏赐有功诸侯的乐歌。《诗序》说: 《彤弓》是天子“赐有功诸侯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晋侯献楚俘于王,赐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矢千。”《左传》襄公八年载: “季武子赋《彤弓》。宣子曰:‘我先君文公献功于卫雍,受彤弓于襄王,以为子孙藏。’”《左传》昭公十五年云:“彤弓虎贲,文公受之。”《左传》再三侈夸晋文公受赐彤弓之荣光,可见赐诸侯以弓矢,乃周初所定之礼制,报功之大典。
全诗以天子之口吻,述说赐弓典礼之隆重和宴会欢洽的气氛。“彤弓弨兮,受言藏之。”弨,弛貌,指放松弓弦。弓弦放松,可以使弓得到长久保存而不致损伤。《荀子·大略》:“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这两句写周天子把放松弦儿的红漆弓,在宫廷宴会上赐给有功的诸侯,诸侯非常荣幸地接过彤弓,把它珍藏起来。即陈奂《诗毛氏传疏》所说:“诸侯受彤弓于天子,守而藏诸祖庙也。”二章“受言载之”,三章“受言櫜之”,与首章“受言藏之”意近。言,语助词。“载,亦藏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櫜 (gāo),弓箭袋,此处是把弓插进袋中藏好的意思。各章中间二句: “我有嘉宾,中心贶之”,“我有嘉宾,中心喜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是写天子称赞有功受赐的诸侯。“我”,天子自称。嘉宾,称诸侯。贶 (kuàng),善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贶,古通作况。《广韵》: ‘况,善也。’ 中心贶之,正谓中心善之。”所谓“喜之”、“好之”亦与“贶之”意近。周天子一再表达对有功诸侯的赞赏、喜欢,说明天子“略无矜伐之词,最见盛世圣王成功不居之意” (吴闿生语)。各章最后两句,写庆功酒宴。“钟鼓既设,一朝飨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钟鼓既设,一朝酬之”。飨,设宴款待。右,通“侑”,劝酒。酬,亦劝酒之意。所谓“一朝飨之,谓既赐彤弓之日即飨之,同在一朝也。”(姚际恒《诗经通论》)天子设宴款待有功诸侯,君臣频频致意,互相劝酒,一派喜庆热烈的气氛。
此诗不用比兴,以赋直陈其事,写得亲切而朴实。全诗三章,各章结构、句式相同,采用反复咏唱的形式来抒情,造成强烈的感染力。“大抵此诗首章已尽其意。下两章只是咏叹以加重焉耳。櫜重于载,载重于藏。好诚于喜,喜诚于贶。酬厚于右,右尊于飨。”(《传说汇解》)

☚ 湛露   菁菁者莪 ☛

彤弓

彤弓

朱红色弓。彤,tóng。《小雅·彤弓》一章:“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毛《传》:“彤弓,朱弓也。以讲德习射。弨(chāo),弛貌。”郑《笺》:“谓王策命也。王赐朱弓,必策其弓以命之。”《荀子·大略篇》:“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陈乔枞《四家诗异文考》:“《公羊定四年传》何休注: ‘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婴弓,士卢弓。’”王先谦《集疏》: “《北山经》: ‘燕山多婴石。’注: ‘石似玉,有符采婴带,所谓燕石也。’婴弓之婴盖同。天子、诸侯皆彤弓矢,天子弓有雕饰,故曰雕弓,大夫、士皆卢弓,大夫弓亦有文饰,故曰婴弓也。”朱熹《集传》: “受言藏之,言其重(zhòng)也。受弓人所献,藏之王府,以待有功,不敢轻予人也。”

☚ 役车   彤管 ☛

彤弓

特指天子赐给大臣得专征伐的武器。唐李德裕《述梦诗四十韵》: “赤豹欣来献,彤弓喜暂橐。”暂橐,暂藏而不用。
●《书·文侯之命》: “王曰: 父义和,其归视尔师,宁尔邦。用赉尔尔秬鬯一卣,彤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父往哉。” 王: 周平王,幽王子,名宜臼。义和: 晋文侯,名仇。父: 周天子对同族诸侯的称呼。师: 军队。赉(lai): 赏赐。秬鬯: 祭祀用的香酒。卣(you):酒器。彤: 红。卢: 黑。周平王夺取政权之时,因晋文侯辅佐王室有功,大加褒奖,并给以赏赐。平王赐文侯以美酒弓矢等,并希望他回去整顿军队,安定国家。

彤弓

彤弓

朱红色的弓。古代帝王以赐有功诸侯者。《尚书·文侯之命》:“彤弓一,彤矢百。”孔《传》:“诸侯有大功,赐弓矢,然后专征伐。彤弓以讲德习射,藏示子孙。”《荀子·大略》:“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

☚ 彤卢   危弓 ☛

彤弓

天子所用弓。鄭玄《三禮圖》:“彤弓,天子所用。” (《玉函山房輯佚書》)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賜賦部 > 賞賜 > 彤弓
彤弓  tónggōng

古代天子賜予有功諸侯,使其專征伐之赤色弓。《詩·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毛傳:“彤弓,朱弓也,以講德習射。”鄭玄箋:“王賜朱弓,必策其功以命之。”孔穎達疏:“爲弓者皆漆之以御後霜露,漆之爲色赤之而已……色以赤者,周之所尚,故賜弓赤一而黑十,以赤爲重耳。”《漢書·王莽傳》:“於是莽稽首再拜……龍旗九旒,皮弁素積,戎路乘馬,彤弓矢、盧弓矢,左建朱鉞,右建金戚。”

彤弓

红色的弓。古代天子用来赏赐有功之臣,使专用于征伐。《诗经·小雅·彤弓》:“~弨兮,受言藏之。”(弨:放松弓弦。)《荀子·大略》:“天子雕弓,诸侯~,大夫黑弓,礼也。”

各种弓

各种弓

木弓:弧(桃~)
以桑木作的弓:桑弧
古代较射时用以射靶的弓:侯弓
用兽角装饰的弓:角弓 燕弧 燕角之弧
朱红色的弓:彤弓
黑色的弓:卢(卢弓) 玈弓 黑弓
刻绘花纹的弓:雕弓
未张的弓:
弦拉紧的弓:张弓
大弓:路弓 戎弓
费力大的弓:硬弓(轻拉~) 铁弓
强劲的弓:弸 强弓 强弩
一种强劲的弓:铁胎弓
坚牢的弓:坚弓 桑弓 桑弧
好的弓:良弓 宝弓 燕弓 燕弧 铣珧 鹊血(鹊血弓) 鹊面弓 杨叶弓
不正的弓和弯曲的箭:拨弓曲矢

☚ 弓   弓的各部 ☛

红色

红色

赪 赤(赤色;赤红) 丹(丹红;丹渥;~枫) 彤(~云;~弓) 绯(~衣) 騂 炎 赩红 醉晕
红色与白色:赤白
红和白合成的颜色:退红 粉红(粉红色)红白色 白红色 醉杨妃色
比较深的粉红色:洋红
红色和青色:丹青
形容红色:火(火色;火赤;~伞;如~)
像红宝石那样的颜色:宝石红 玛瑙红
像石榴花一般的朱红色:石榴红
像朱砂一样的红色:朱砂 朱丹
正红色:朱红
有光泽的红色:
变红,呈现红色:红(变红)
经霜后变成红色:霜红
陈腐而变红:陈赤
因受冻而变红:霜醉

☚ 很红   红的间色 ☛

彤弓

施以赤色漆之弓。天子用来赏赐有战功之诸侯,以示荣宠。《尚书·文侯之命》:“用赉尔秬鬯一卤,彤弓一,彤矢百。”

彤弓

用赤色漆的弓。天子用来赏赐有战功的诸侯,以示荣宠。 《尚书·文侯之命》: “用赉尔秬鬯一卤,彤弓、彤矢百。”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