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原因
1987年10月这次股市灾难的直接原因有:
❶商行利率提高必然使股价下跌。此次风潮前,不少国家提高了银行利率。暴跌前一周,美国各大商业银行优惠利率在已连续三次上调的基础上,又提高0.5个百分点,很短时间就提高了27.6%。
❷美国外贸逆差居高不下。1987年初,美国总统里根曾预言当年外贸逆差将比1986年减少300~400亿美元。但是,10月14日商业部公布8月份的外贸逆差仍高达156.8亿美元,使得1~8月的累计数已达1160多亿美元,从而1987年的外贸逆差超过1986年已成定局,导致人们对美国经济的信心进一步动摇。
❸1987年10月14日、18日,美国财政部长就国际经济问题两次发表谈话,其中提出了要重新调整西方七国财政部长于1987年2月7日通过的稳定汇率目标区的《卢浮宫协议》,还对联邦德国提高其回购协定利率不满,并暗示,如果西德等国不配合美国行动,美元有可能进一步下跌。美元不稳的前景自然对股市形成冲击。
❹1987年10月19日,美国袭击并摧毁了伊朗在海湾的石油钻井平台,使其介入海湾冲突的程度升级,人们担心油价上涨影响经济,投资积极性下降。
❺电子计算机交易程序的使用以及通讯卫星的全时空信息传递,使股票交易事实上成为世界大市场,成交数量之大和速度之快,以及各地市场相互影响之迅速,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为股市短时间大起大落提供了技术条件。在股市炒得过热的前提下,极易使之因国际政治经济条件变化而突然迅速崩溃。
出现“黑色星期一”的基础性原因是:
❶美国日趋严重的财政赤字、外贸逆差和外债负担。进入80年代以后,美国的财政赤字(年度发生额,下同)从1980年的257亿美元急剧增加到1986年的1524亿美元,外贸逆差从1980年的361.9亿美元攀升到1986年的1461.4亿美元。以至美国从债权国沦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1986年的外债余额已高达2636亿美元。1987年这三项指标仍在继续上升。其结果是迫使美元贬值和保持较高的利率水平。事实上,直到这次风潮发生的前一周,美国还在提高银行利率。由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特殊地位,其经济的此种态势必然影响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价格。
❷对世界经济影响力较大的西方主要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不能协调其政策和行动。他们出于各自的利益,或是达不成协议,比如1986年9月的西方十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官员在巴黎集会,讨论运用全球性政策参与世界经济以及改善多边管理机制问题,就未能达成最后协议;或者即使达成协议,在执行中也往往不断摩擦扯皮、走样变形、各取所需而又相互指责,不能真正落实。这当然不利于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
❸经济增长缓慢而金融交易过于膨胀。据1987年初的资料称,美国纽约金融市场一天的交易量高达10000亿美元,而全美国一天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不过100多亿美元;纽约外汇市场一天的交易额约1000亿美元,而每天的平均贸易额只有500亿美元;欧洲美元市场的年交易额高达75万亿美元;为同期世界贸易总额的25倍。价值形式的运动如此惊人地脱离其物质运动基础,它发生剧烈波动就具有必然性。
❹物极必反。美国和世界其他主要证券市场的股价行情从1982年8月开始扶摇直上,为期已逾5年。5年中,世界股票价格上涨了3倍左右,而资金平均利润率起伏变化不大,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不到15%。股票价格涨得过头,下跌是必然的,“黑色星期一”可以说是市场规律对股价涨过头的一种自发调整。英国著名证券专家、《金融时报》专栏评论家大卫·弗罗伊德说:“这是一次真正的从未见过的市场力量的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