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方。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白术各四两,泽泻、川芎(一作三两) 各半斤。为末,每服一方寸匕,酒调送下,日三次。功能养血和血,健脾利湿。治妊娠腹中𫐆痛。 当归芍药散 《金匮要略》卷下【组方药物】 当归9克 芍药18克 茯苓12克 白术12克 泽泻12克 川芎9克 【制剂用法】 上药6味,杵为散。每服6克,温酒送下,1日3次。 【主要功效】 疏肝健脾。 【适应病证】 妇人妊娠,肝郁气滞,脾虚湿胜,腹中疠痛。现用于妇女功能性水肿、慢性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妊娠阑尾炎,以及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脾功能亢进等属脾虚肝郁者。 【临床验证】 1.保胎顺产:临床观察91例,发现本方可缩短分娩时间,减轻阵痛,使新生儿、早产儿发育良好。对高年初产、臀位高产、初产双胎、曾剖腹产者及有流产、早产史者,在分晚时服用本方均可安全顺产。作者指出:本方尽可能早服,直至分晚时为好(《产科上妇人科》1978,11:1720)。用本方治疗胎位异常者170例,转胎成功率达80.6%,以妊娠29~36周内服用本方成功率最高(《福建中医学》1959,4:11)。2. ABO血型不合者:以本方去泽泻,加益母、菟丝、杞子、木香,治疗93例夫妇ABO血型不合的孕妇,其中16例有习惯性流产史者加用黄体酮,结果:足月产者86例,早产1例,流产6例,成功率92.4%(《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3:137)。3.妊娠中毒:以本方治疗妊娠中毒症患者24例。结果:症状改善者22例,其中症状全部消失者11例(《福建中医药》1959,4:11)。又报告以本方治疗中度妊娠高血压52例,服药后血压下降或被控制不再升高,生产时无滞产及产后出血、母婴均良好(《中级医刊》1985,7:315)。4.产后恶露不尽:以本方治疗产后出血,月经不调,上环后或取环出血等437例,有效率为91.3%(《湖北中医》1982,2:22)。5. 不孕症:以本方治疗24例,结果12例怀孕,均足月产;亦有报告治疗20例,结果均受孕生子(《国外医学》中医中药》1981,4:576及《中成药研究》1984,10:30)。6.功能性子宫出血:治99例,有效率90.9%(《中医杂志》1983,6:425)。 【方义分析】 本方为仲景名方。主治妇人肝虚气郁,脾虚血少,肝脾不和之证,重用芍药以敛肝止痛,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合泽泻淡渗利湿,佐当归、川芎调肝养血。诸药合用,共奏肝脾两调,补虚渗湿之功。 【实验研究】 1. 调节垂体——孵巢轴功能:本方可提高促进黄体释放激素的值,与克罗米酚同用有协同作用,能增加体内雌二醇及孕酮的含量,对脑垂体——卵巢轴内分泌激素有平衡调整作用。2.改变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本方可使妊娠大鼠血液粘度明显降低,可成反比地增加循环血流量。多数重症妊娠中毒症患者血液粘度升高,可见本方上述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胎盘及肾的循环血量,从而改善妊娠中毒症状。能抑制血小板凝集。3.抗贫血作用:本方有明显治疗贫血作用,各组成生药及混合制剂中含有叶酸、复合叶酸、烟酸碱和维生素H等抗贫血成分,其中以当归、川芎、芍药含量最高(《中药通报》1957,1:42)。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六气经纬丸”(《元和纪用经》)。据《元和纪用经》所载,本方原用于养生,能“祛风,补劳,养真阳,退邪热,缓中,安和神志,润泽容色;散寒邪、温瘴、时气。安期先生赐李少君久饵之药,后仲景增减为妇人怀妊腹痛方。”录此供方源研究参考。 当归芍药散dānɡɡuīsháoyàosǎn《金匮要略》方。当归三两, 芍药一斤, 茯苓、白术各四两, 泽泻、川芎各八两。为末, 每服一方寸匕, 日三次, 酒调送服。治妊娠腹中绵绵作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