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当归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归散

理血剂之一。出自《元亨疗马集》。当归30克、天花粉20克、黄药子20克、枇杷叶20克、桔梗20克, 白药子20克、牡丹皮20克、白芍药20克、红花15克、大黄15克、没药20克、甘草10克。为末, 开水冲调,候温灌服。马、牛150~300克。功能活血止痛,宽胸利气。主治胸膊痛。证见胸膊疼痛、束步难行、频频换足、站立困难者宜用。方中当归、红花、白芍药、没药活血通络, 散瘀止痛; 牡丹皮、大黄、花粉、黄药子、白药子清热凉血, 消肿破瘀; 枇杷叶、桔梗宽胸下气, 引药上行直达病所; 甘草协调诸药。各药合用, 共起祛瘀血、调肺气、止疼痛的功用。
临证用于马、牛瘀血结在胸中的胸膊痛。若加行气散瘀药川芎、川楝子、青皮、三七等疗效尤佳。本方去桔梗、白药子、红花,名止痛散(《元亨疗马集》),亦治马胸膊痛。

当归散

❶《金匮要略》方。当归、黄芩、芍药、川芎各一斤,白术半斤。为粗末,每服一方寸匕,酒或温开水送下,日二次。功能养血安胎,清热健脾。治妊娠胎动不安,及产后虚弱,恶露不行。方中当归、芍药、川芎养血和血,安养胎元; 黄芩清热安胎; 白术健脾安胎。
❷《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方。泽兰、当归、续断、牛膝各十两,芍药、白芷、川芎、肉桂、细辛各五两,川椒(去目)、川乌各三两,桔梗、甘草各四两 (或加白杨皮)。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治打扑损伤,筋骨折断,皮肉破碎,壅滞结肿不散,或作痈疽,疼痛至甚,或因损后中风,手足痿痹,不能举动,筋骨缝纵,挛缩不舒,或劳役所损,肩背四肢疼痛。
❸《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方。当归 (微炒)、木香、槟榔、麝香(细研) 各一两。为细末,入麝香研令匀,每服二钱,用童便煎,和渣服。治恶疰,胁肋连心刺痛。
❹《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方。当归(微炒)、阿胶珠、炮姜、白术、赤芍药、炮附子各一两,炙甘草半两,姜厚朴一两半,乌梅肉(微炒) 二两。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去渣温服。治白痢,腹痛不止。
❺《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当归二钱,木香、官桂、炙甘草、人参各一钱。为粗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服。治小儿变蒸,有寒无热。
❻《普济本事方》卷十方。当归、川芎、芍药、山茱萸、黄芩各一两,白术半两。为细末,每服二至三钱,温酒调服,日三次。治月经不调,或三、四月不行,或一月再至,腰腹疼痛。
❼《银海精微》卷下方。当归、生地黄、赤芍药、川芎、甘草、菊花、木贼、黄芩、大黄、白蒺藜、木通、栀子各等分。水煎服。治睑停瘀血证。
❽《丹溪心法》卷五方。当归、炒穿山甲、炒蒲黄各半两,朱砂一钱,麝香少许。为末,每服二钱,酒调服。治闭经。
❾《秘传外科方》引李世安方。当归尾二两,川芎、荆芥穗、葛根、乌药、独活、赤芍药、白芷、升麻各一两,羌活、甘草、防风、枳壳各半两,红花、苏木各二分半。为粗末,每服五钱,加灯草十数茎,乌豆十粒,水煎,病在上食后服; 病在下食前服。治疔疮。如疼痛,加乳香、没药、白芷各五分;疮热不退,加栀子、筀竹青、栀子仁各少许;大便闭,加枳壳一两;躁烦加灯心十茎、竹茹一团;渴者加天花粉一两;肿者加甘草、降香各半两;眼晕者,倍加川芎、白芷、荆芥、防风;渴而小便闭者,加滑石一两。

当归散powder of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中兽医方剂名。出自《元亨疗马集》。由当归、天花粉、黄药子、枇杷叶、桔梗、白药子、丹皮、白芍、红花、大黄、没药、甘草组成的散剂。功效和血止痛,宽胸顺气。主治胸膊痛,症见束步难行,频频换脚,站立困难。

当归散 《金匮要略》卷下

【组方药物】 当归 黄芩 芍药 芎各210克 白术105克
【制剂用法】 上药5味,杵为散。每服6克,温酒送下,每日2次。
【主要功效】 养血健脾,清热安胎。
【适应病证】 妊娠胎动不安。
【方义分析】 此为仲景名方。方中当归、芍药补肝养血,合芎能舒气血之滞;白术健脾补气,黄芩坚阴清热。合而用之,可奏养血健脾,清热安胎之效。
【编者按语】 本方用量,芎归用量重,而白术用量轻。若临床改为汤剂,芎归与白术的用量比例宜反之。


当归散 《理伤续断秘方》

【组方药物】 泽兰 川当归各300克 芍药 白芷 川芎 肉桂(去粗皮)各150克 川续断 牛膝各300克 川乌 川椒(去目)各90克 桔梗 甘草各120克 细辛150克(以上俱要净称)或加白杨皮120克
【制剂用法】 上药14味,为极细末。每服6克,热酒调下。
【适应病证】 跌打伤损,皮肉破碎,筋骨寸断,气血瘀滞,壅结成肿;或痈疽疼痛难忍;或中风痿痹,手足不随,筋骨挛缩;或劳役所损,肩背四肢疼痛。


当归散 《圣惠方》卷五十九

【组方药物】 当归30克(锉,微炒) 乌梅肉60克(微炒) 阿胶(捣碎,炒令黄燥) 干姜(炮裂,锉) 白术各30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赤芍药 附子各30克(炮裂,去皮、脐) 厚朴4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剂用法】 上药9味,捣筛为散,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煎取90毫升,去滓温服。
【主要功效】 温中收涩。
【适应病证】 白痢,腹痛不止。


当归散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方药物】 当归6克 木香 官桂 甘草(炙) 人参各3克
【制剂用法】 上药5味,锉散。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去核),同煎服。
【适应病证】 小儿变蒸,有寒无热,及虚寒腹痛。


当归散 《医方类聚》卷二百○八引《养生必用》

【组方药物】 当归 川山甲(灰炒) 蒲黄各15克(炒) 辰砂3克 麝香少许
【制剂用法】 上药5味,为细末。每服6克,热酒调下;如不吃酒,薄荷醋汤亦可。
【主要功效】 破瘀通经。
【适应病证】 痛经,闭经。


当归散 《本事方》卷十

【组方药物】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黄芩(锉,炒)各30克 白术15克 山茱萸45克
【制剂用法】 上药6味,为细末。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1日3服。
【适应病证】 妇人经候不匀,或3、4月不行,或1月再至,腰腹疼痛;产后气血虚弱,恶露内停,憎寒发热。
【加减应用】 证属虚寒者,去黄芩,加桂30克。


当归散 《三因方》卷十四

【组方药物】 当归(洗) 木香(煨) 赤茯苓 桂心 槟榔 赤芍药 牡丹皮 陈皮 木通 白术各等分(各锉,焙干)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为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紫苏叶2片,淡木瓜如指大1片,同煎至120毫升,温服1日3次。觉气下或小便通利为效。
【适应病证】 全身水肿,足胫尤甚,二便不畅,喘急气逆,膇(zhuì坠)骨间冷,口苦舌干,心腹坚胀。
【加减应用】 脏寒者,去槟榔;腹大脐凸,加大腹皮、木猪苓各30克。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忌鸡肉、咸、酸、海味。


当归散 《活幼心书》卷下

【组方药物】 当归(去芦,酒洗) 赤芍药各60克 大黄36克(半生半炮) 川芎 制麻黄各15克 甘草30克(半生半炙)
【制剂用法】 上药6味,为粗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2片,煎至100毫升,温服。
【主要功效】 调理气血,和解表里。
【适应病证】 小儿湿热内蕴,泻下白痢,烦躁不宁。


当归散 《银海精微》卷下

【组方药物】 当归 生地黄 赤芍药 川芎 甘草 菊花 木贼 黄芩 大黄 白蒺藜 木通 栀子各等分
【制剂用法】 上药12味,水煎服。
【适应病证】 眼睑瘀血。


当归散 《寿世保元》卷四

【组方药物】 当归9克 赤芍6克 生地黄9克 黄连1.8克 红花2.4克 石膏6克
【制剂用法】 上药6味,锉散。水煎服。
【适应病证】 血分有热,身发斑疹。

当归散dāng guī sǎn

方剂名。《本草纲目》木部第36卷卫矛。
【方源】《和剂局方》。
【组成、用法】用当归(炒)、鬼箭(去中心木)、红蓝花各一两。每服三钱,酒一大盏,煎七分,食前温服。
【功用主治】产后败血。

当归散dānɡɡuīsǎn

❶《金匮要略》方。当归、黄芩、芍药、川芎各一斤, 白术八两。为末, 每服一方寸匕, 日两次, 酒或温开水送服。治妊娠胎动不安, 及产后虚弱,恶露不行。
❷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方。泽兰、当归各十两, 芍药、白芷、川芎、肉桂各五两, 续断、牛膝各十两, 川乌、川椒、桔梗、甘草各四两, 细辛五两(或加白杨皮)。为末, 每服一钱, 热酒送服。治跌扑损伤, 筋骨皮肉受损, 瘀血肿痛, 或手足痿痹, 挛缩不舒, 或劳损肩背, 四肢疼痛。
❸ 《秘传外科方》引李世安方。当归二两,川芎、荆芥、葛根、乌药、独活、赤芍、白芷、升麻各一两, 羌活、甘草、防风、枳壳各五钱, 红花、苏木各二分五厘。为粗末,每服五钱, 加灯心草十根, 乌豆十粒, 水煎服。治疔疮。

当归散

当归散

本方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方由当归(锉,微炒)、赤芍药、刘寄奴、没药、延胡索、枳壳(麸炒微黄,去穰)各等分组成。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热酒调下。现用法为多作汤剂,分二次温服。但用量宜根据证情酌定。功能活血散瘀,调经止痛。 主治妇人久积血气,小腹㽲刺疼痛,或月经不行,小腹胀疼者。本方所治证属血瘀气滞所致,故治从散瘀调经立法。方中当归、赤芍活血化瘀,主以调经;刘寄奴破瘀消积,专以通经;没药、元胡相配,散瘀血,止疼痛;枳壳破气散满,助以行血。诸药相须,共成活血祛瘀,调经止痛之功。本方主要用于妇女因气滞血瘀所致的闭经。临床常以月经过期不行,小腹疼痛作胀,脉滑实为辨证要点。对于上腹部外伤所致的瘀血内阻,腹胀满闷,疼痛拒按,甚则如刺,或引及胸胁,呼吸咳嗽皆感作痛者亦可使用。
没药散(《博济方》卷四) 又名四味调经止痛散。当归(洗)、红花(拣净)、没药、元胡索(炒)各等分。上药为细末,每服二钱,童便、黄酒调下。功能活血定痛。主治血气不行,心腹作痛,或行经疼痛,或月经不调,日晡发热者。
痛经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又名经期腹痛丸。当归75克,白芍50克,川芎37.5克,熟地黄100克,丹参75克,红花25克,五灵脂(醋炒)50克,益母草300克,香附(醋制)75克,木香12.5克,青皮12.5克,山楂炭75克,元胡50克,炮姜12.5克,肉桂12.5克,茺蔚子25克。上十六味,先取益母草、茺蔚子、丹参和熟地25克,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其余十二味及熟地黄75克共为细粉,过筛混匀,用浓缩液(酌留部分包衣)与适量的水泛为小丸,用浓缩液包衣,每服6~9克,日1~2次,临经时服。功能活血散瘀,调经止痛。主治妇女冲任虚寒,血瘀气滞,经行腹痛者。孕妇忌服。

☚ 桃仁汤   红花当归散 ☛
000042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