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当仁,不让于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仁,不让于师【名句】当仁,不让于师 语出《论语·卫灵公》。面临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后用“当仁不让”指能做的事就主动承担,毫不谦让。 当仁,不让于师当: 面临。面临合乎仁义的事情,即使对师长也不必谦让。指做好事是应尽的责任,要勇于承担。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例] 王珪从子求续经,子曰:“叔父,通何德以之哉?”珪曰:“勿辞也,~,况无师乎?”(隋·王通《中说·关朗》)|君子无先人之心,惟于学则否也。故曰:“~。”盖仁者,吾心之德,而为之在我,奚让焉。(明·王直《楮轩记》)|一方面认为弟子必须“温恭自虚”,另一方面又看到“后生可畏”,而主张“~”,殷切地期望着“青出之于蓝而青于蓝”。这种观念,至后世更发展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至理名言。(赵昌平等《二千年前的哲言》一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