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东廧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东廧子 【概况】: 异名 东廧(《本草拾遗》),东墙(《齐民要术》),沙蓬米(《康熙几暇格物编》)。 基源 为藜科沙蓬属植物沙蓬的种子。沙蓬属全世界约6种,中国约3种。 原植物 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L.)Moq.(A.arenarium Bieb.) 历史 本种始载于唐《本草拾遗》,云:“东廧生河西。苗似蓬,子似葵,九月、十月熟,可为饭。 ”《植物名实图考》引《康熙几暇格物编》:“云:沙蓬米,沙地皆有之。鄂尔多斯所产犹多。枝叶丛生,似胡麻而小。性暖,益脾胃,易于消化,好吐食之益,作为粥,滑腻或食……”又云:“德州志,产登相子,沙地多生,一名沙米,作羹甚美。”所述应是本种。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15~60cm。茎直立、由基部多分枝,浅绿色,坚硬,具不明显的条棱,幼时全株密生分枝毛,后期毛部分脱落。叶无柄,互生,披针形至条形,长1.3~7cm,宽2~10mm,先端渐尖有短针刺,基部渐狭、叶脉浮凸,纵行,3~9脉。 花序穗状,无总花梗,通常1(~3)个著生叶腋;苞片宽卵形,先端骤尖有短针刺,稍反折;花两性,花被片1~3,膜质;雄蕊3;子房卵形,柱头2。胞果圆形或卵形,扁平,除基部外周围有翅,在其顶部有两个长的喙状突起,突起先端的外侧又各有1小齿。 种子直立,扁平,圆形。花果期8~10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589页.图1178) 生境与分布 生于沙丘和沙地。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河南和西藏。 蒙古、原苏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欧洲也有分布。 。【药性】: 性味 ❶ 《本草拾遗》:“甘,平。” 功效 通利大肠。 主治 饮食积滞,噎膈反胃。 ❶ 《本草拾遗》:“益气轻身,坚筋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煮食,9~15g。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感冒发烧,肾炎:东廧子9~15g,配方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