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張張(张)Zhāng

现行最常见姓氏。据有关部门统计,张姓系我国现行最大姓氏之一,总人口在一亿以上,分布几遍全国各地。汉、满、蒙、回、鲜、壮、京、黎、水、苗、怒、白、彝、羌、土、侗、布朗、纳西、土家、布依、赫哲、仫佬、仡佬、拉祜、景颇、阿昌、基诺、哈尼、门巴、锡伯、东乡、撒拉、裕固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 《姓氏考略》据《风俗通》 注云: “张、王、李、赵,黄帝赐姓。”
❷又,其注引 《唐书·世系表》 云: “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赐姓张。”
❸郑樵注云: (张氏) 世仕晋,晋分为三,又仕韩,此即晋公族,以字为氏者。谱家谓: 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观孤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 (按: 弧星,《姓氏词典》引作“张星”,误),赐姓张氏。此非命姓氏之义也。(按: 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世,《姓氏词典》 引作 “始”),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可无疑也。赵有张谈,韩有张开地,赵、韩分晋,皆张侯之裔也。此以字为氏,系出解氏。
❹或为高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有故改氏》:“金张浩,辽阳人,本姓高氏,东明王之后。曾祖霸,仕辽为张氏。”
❺或为蒙古族人名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赐姓》载: “明赐元人姓名: 哈喇尼敦曰张善; 藏布曰张志义。”
❻或以地名为姓。《续通志·氏族略·总论·以国为氏》: “金特嘉氏,其先世居张皇堡,尝以张为氏。”此以地 (国) 为氏,出自女真族。
❼清代高丽族亦有张姓,散处易州、望京等地方。见 《清通志·氏族略》。
❽或为满族姓氏所改: 清代满族之爱义氏、罕楚氏、彰锦氏、扎拉哩、扎库塔、颜札、赫乌里等多个姓氏或改为张氏。
❾或为韩氏所改。汉张良,本韩公族,避秦难改姓张。
❿ 《姓氏考略》 据 《方舆纪要》 注云: “汉诸葛亮赐龙佑那为张氏。”龙佑那,白族之先。《中国人的姓名·白族》亦载: “三国诸葛亮赐仁果九代孙龙佑那张姓。”(11)《三国志·魏志》载: 魏将张辽,本姓聂,改为张氏。(12)《中国人的姓名·白族》又载: 唐赐南诏国大首领将军乐进求张姓。乐进求,本无姓,后为张乐进求。(13)彝族之张姓,则由“都卑普” (蜂族)、“对素普” (鸟族)、“薄以鱼普” (虎族)、“阿鲁普“(獐族)、“那普” (黑族) 等所改,见 《中国人的姓名·彝族》。(14)羌族之张姓,则由 “耶给” 所改。本为人名,汉意 “獐子”,以名为姓,盖取其汉意 “獐” 之音,谐以汉姓 “张” 而得。(15)土族之张姓,则由 “姜加·孔”、“姜加·阿寅勒” 所改。土族语“姜加·孔”,意为姜加人; “姜加·阿寅勒”意为姜加村,后或取其首音 “姜”,谐以音近似之汉姓 “张” (或作 “章”) 而为单姓。(16)赫哲族之张姓,由则 “瞻” 字音讹而得。或称: “张凯喜本不姓张,民国初年在登记他祖父的名字时,执笔人认为其祖父的名字语音太长,不好写,便以其祖父的官名‘瞻仁大人’ 的第一个 ‘瞻’ 改写成 ‘张’。”(17)苗族之张姓,今贵州之台江一带有分布,由万姓所改。(18)阿昌族之 “张”姓,则出自 “喇准”; 或称汉张姓融入阿昌而为 “喇准” 氏。(19)基诺族之张姓,分布於云南之景洪,由 “谢也撒”所改。(20)锡伯族之张姓,则由张佳氏所改。(21)东乡族之张姓或始自大湾头门宦创始人穆罕因底尼。相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裔,阿拉伯人。穆罕因底尼到临夏传教时比较贫困。到东乡地区以后,大湾头的群众送给他九亩地。此后,他以一个侨居的传教士逐渐成为自耕自食的东乡族人。由于大湾头的人都姓张,穆罕因底尼随乡入俗也姓了张,取名张玉皇,字普吉,后来人们就把大湾头门宦称为张门门宦。大湾头的张姓人,原来是汉族,后皈依了伊斯兰教,连同姓氏一同融入东乡族。(22)达斡尔族之张姓,则由札模氏所改,系出倭哷哈拉。后或取“札莫” 之首音,谐以音近之汉姓 “张”而得。注(14)——(22)参见《中国人的姓名》。
“出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十四望。《张氏谱图》 云有四十三望(《姓氏考略》)。”
汉代有张骞,出使西域; 又有张衡,发明家; 又有张机,医家; 三国时蜀有张飞、魏有张辽; 唐代有张九龄; 明代有张煌言; 当代有张大千。

張zhāng

❶弓上弦。張衡《南都賦》:“騄驥齊鑣,黄閒機張。”黄閒,弩名。
❷張網捕捉。揚雄《長楊賦》:“張羅罔罝罘,捕熊羆豪豬虎豹狖玃狐兔麋鹿。”
❸施,設。司馬相如《美人賦》:“芳香芬烈,黼帳高張。”
❹張開,擴大。揚雄《逐貧賦》:“言辭既罄,色厲目張。”
❺姓。《漢書》班固《幽通賦》:“單治裏而外凋兮,張修襮而內逼。”顏師古注引應劭曰:“張,張毅也,外修恭敬,斯徒馬圍皆與亢禮,不勝其勞,內熱而死。”

“张”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

“张”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ㄓㄤzhāng2953理;理睬。西南官话。四川成都〖〗。不要~他。李劼人《天魔舞》第二七章:「我好心好肠地去请人打牌,鬼也没一个~我的。」沙汀《祖父的故事》:「你不要~他!」湖南郴州。湖北随州。贵州清镇、桐梓。跌倒;倒。冀鲁官话。山东寿光〖〗。一不注意,~倒地了‖墙~过来了,快闪开。山东莒南〖〗。树~了。中原官话。江苏徐州〖〗。坐稳,别~过去了!◈ 《聊斋俚曲集・墙头记》第二回:「使气力撮上墙,松了手往下~,真如死狗一般样。」假装;故意做作;冒充。闽语。广东汕头〖〗。~神~鬼‖~三日新人样装几天规矩。《石点头》第十四回:「也有~鬼热,挜相知的道:我辈本与老兄同学,有缘有缘。」《平妖传》第十三回:「老妈妈~神捉鬼的道。」广东揭阳〖〗。伊~生毛~到肖死他装病装得很像。广东潮阳〖tion33〗。福建厦门〖〗、莆田〖〗、东山〖tion33〗、仙游〖〗、永春〖〗。探望;看望。吴语。上海〖〗。《吴歌甲集》:「一鬎鬁生病,二鬎鬁~病。」江苏苏州〖〗。去~俚一埭去探望他一趟。《海上花列传》第十二回:「今朝一早,我就要叫阿珠到周双珠搭来~耐。」江苏常州〖〗。买监点些苹果去~~病人。窥探。江淮官话。江苏东台。清嘉庆二二年《东台县志》:「觇视谓之~。」吴语。上海〖〗。《上海民间故事选・猫姑娘》:「他跑去~~,屋里有个姑娘烧饭」江苏苏州〖〗。清乾隆十二年《苏州府志》:「侦视曰~。」江苏靖江、吴县、昆山。浙江宁波〖〗。应钟《甬言稽诂・释动作》:「俗称窥视曰~。」设机关等捕取鸟兽。闽语。福建莆田〖〗。~老鼠。广东揭阳〖〗。欲~老虎着用陷井要装捕老虎须用陷阱。广东汕头〖〗。~鸟‖~猫鼠老鼠。设计陷害人或占人便宜。闽语。广东汕头〖〗。~食人。盛。客话。广东。罗翙云《客方言・释言》:「俗以器盛物曰~。~即盛音之变。盛以碗,曰碗~;盛以盘,曰盘~。」受;承受。晋语。山西忻州〖〗。~忽着唡受冷了。徽语。安徽绩溪〖〗。我打扇,你~风‖米撒出来了,快点去拾个家伙来~着快去拿个器具来接着。加;放。冀鲁官话。河北南部〖〗。作菜少~点盐,我不吃咸。打。中原官话。河北魏县〖〗。再哭我可~你呀!砸。晋语。河南汲县〖〗。再~两下,就钉上了。河南安阳:他~了我一砖头。摆。闽语。福建福清〖〗。~死款摆架子。福建厦门〖〗。~身势摆出架式。福建长乐〖〗、仙游〖〗。修理。冀鲁官话。山东。《聊斋俚曲集・翻魇殃》第五回:「有一~罗的。」晋语。河南获嘉〖〗。~鞋的。支。湘语。湖南吉首〖〗。~起耳朵。瞪眼。江淮官话。安徽安庆〖〗。小孩耍赖。闽语。台湾〖〗。因年老或受强烈刺激而面部表情呆滞。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王家老汉都九十咧,看上去都~掉咧。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娃娃都让吓~掉咧。得意忘形。中原官话。陕西中部。言语、举止不文明或不稳重。中原官话。山西吉县〖〗。把。晋语。山西太原〖〗。一~镰‖一~铁锨。江淮官话。安徽六安、庐江。赣语。江西宜春〖〗。一~椅子。安徽太湖、怀宁。客话。福建永定下洋〖〗。一~刀子。广东梅县〖〗、东莞清溪〖〗、深圳沙头角〖〗、中山南蓢合水〖〗。粤语。广东广州〖〗。一~刀。广东台山台城〖〗、高明明城〖〗、阳江〖〗。广西陆川〖〗。一~椅。香港〖〗。澳门〖〗。闽语。广东中山隆都〖〗。辆。西南官话。云南玉溪〖〗。一~汽车‖一~拖拉机。云南昆明〖〗、曲靖〖〗、昭通〖〗、文山〖〗。◇ 李角《牡丹卖药》:「(他)找了~汽车让我们坐上,一直开到矿山大广场。」江淮官话。安徽肥东、肥西、庐江、舒城、六安。吴语。浙江金华岩下〖〗。一~汽车。湘语。湖南长沙〖tsan33〗。一~车。赣语。江西高安老屋周家〖〗。一~拖拉机。闽语。广东潮州〖tsߵia33〗。床。晋语。山西榆次〖〗、忻州〖〗。一~被子。客话。广东中山南蓢合水〖〗、深圳沙头角〖〗。一~被。粤语。广东广州〖〗、中山石岐〖〗、斗门斗门镇〖〗、江门白沙〖〗、鹤山雅瑶〖〗。一~被。闽语。福建莆田〖tiu53〗、仙游〖tiu44〗。一~棉被。广东中山隆都〖〗。封。粤语。广东开平赤坎〖〗。一~信。闽语。福建闽侯洋里〖〗、永春〖〗、厦门〖〗、福州。座。赣语。江西宜春〖〗。一~山。闽语。福建仙游〖tiu44〗、莆田〖tiu44〗。一~厝。架。吴语。浙江金华岩下〖〗。一~飞机。盏。江淮官话。江苏扬州、高邮、盐城、泰州:一~灯。吴语。江苏金坛西岗。面。吴语。浙江绍兴。鲁迅《故事新编・理水》:「飞车看得清楚了,车上插一~旗,画着一个黄圆圈在发毫光。」扇。湘语。湖南长沙〖tsan33〗。一~门。顶。吴语。浙江金华岩下〖〗。一~轿。粤语。广东广州〖〗。一~蚊帐。艘。闽语。广东海康〖tio213〗。一~船。篇。闽语。福建厦门〖〗。一~社论。只。中原官话。山西汾西〖〗。一~手。条。中原官话。山西汾西〖〗。一~腿。片。粤语。广东广州〖〗。两~树叶。枝。胶辽官话。山东长岛〖〗。一~橹。这样。胶辽官话。山东昌邑、潍县。装有机关的设备。闽语。福建莆田〖〗。老鼠~。

張张

(7次)
❶陈设布置。与佳期兮夕~ 擗蕙櫋兮既~《歌·人》 ~咸池奏承云兮《远》
❷张网捕捉。罻罗~而在下《章·诵》
❸张挂。罗帱~些《魂》大侯~只《大》
❹一种类似弧的弓。设~辟以娱君兮《章·诵》

星名。《易是類謀》:“房心,招拒,虚,張合持。” 鄭玄注: “虚、張,南北角名。” (《漢學堂叢書》)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二十八宿 > 張宿 > 張
張  zhāng

即張宿。

張zhang

8F88
“张”的繁体。

張zhāng

Z088
“张”的繁体。

〖張〗

(一)粵 zoeng1〔章〕普 zhānɡ

❶ 拉開弓。許慎《說文解字》:「〜,施弓弦也。」(本指將弦安在弓上,後引申為開弓。)《詩經.小雅.吉日》:「既〜我弓,既挾我矢。」(挾【粵 hip3〔怯〕普 xié】:用胳膊夾着。)
❷ 緊張。《禮記.雜記下》:「〜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文武弗為也。一〜一弛,文武之道也。」(弛:鬆懈。)
❸ 張開。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目叱之。」(叱【粵 cik1〔斥〕普 chì】:喝罵。)
❹ 展開,伸張。蒲松齡《聊齋誌異.促織》:「〜尾伸鬚。」
❺ 擴張,擴大,有成語「明目〜膽」。諸葛亮《出師表》:「誠宜開〜聖聽。」(開〜:擴闊。聖聽:聖明的見聞。)
❻ 誇張,誇大。范曄《後漢書.皇甫張段列傳》:「微勝則虛〜首級,軍敗則隱匿不言。」
❼ 陳設,鋪張。劉向《戰國策.秦策一》:「〜樂設飲,郊迎三十里。」

(二)粵 zoeng3〔脹〕普 zhàng

❶ 同「帳」,帳幕。荀況《荀子.正論》:「居則設〜容,負依而立。」
❷ 通「脹」,肚內膨脹。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年》:「將食,〜,如廁。」

張()


中山王方壺, 殷周金文集成9735,戰國晚期
隹(唯)宜(義)可(張)。
按: 从糸。

九年將軍戈,殷周金文集成11325,戰國晚期
𨟻(將)軍張二月漙宫我亓(其)

廿年距末,殷周金文集成11916,戰國
尚上張乘。

古璽彙編3861,戰國
(孫)張。

古璽彙編3422,戰國
張。

古璽彙編622,戰國
王張。

包山楚簡·文書95,戰國
卲無割(害)之州人鼓(鼗)張恘訟鄢之鳴(狐)邑人某與亓(其)大市米人杳(本)。

郭店楚墓竹簡·窮達以時10,戰國
𩦋(驥)馰(約)張(常)山, 騹(騏)𥤧(塞)於(棘), 非亡𦡊(體)壯也。

漢印文字徵
張掖尉印。

漢印文字徵
張隆私印。

漢印文字徵
張震。

漢印文字徵
張弘。

漢印文字徵
張勝。

漢印文字徵
張護私印。

漢印文字徵
張述之印。

漢印文字徵
張長卿。

漢印文字徵
張異方。

漢印文字徵
張欽。

蕩陰令張遷碑陽,東漢
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君高祖父敏,舉孝廉,武威長史,巴郡朐忍令,張掖居延都尉。

趙儀碑,東漢
遭謝酉張除反……

爾朱紹墓誌,北魏
悲風旦舉,愁雲夜張。
《説文》 : “張,施弓弦也。从弓長聲。”

☚ 弧   彊 ☛
000041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