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锡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锡纯1860—1933

河北盐山人
为中西医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医学中参西录》。
字:寿甫

张锡纯

略论张锡纯的中医教育思想 余国俊 中医教育1983年2期

张锡纯1860~1933

清末至民国间医家。字寿甫。河北盐山人。自幼学习四书五经,青年时期开始学习医学。民国初年,曾在国民党军阀统治的部队里任军医正数年。后又转回医界,在沈阳创办立达中医院,在天津办“国医函授学校”。曾自习西医,并试图吸收西医的长处以补充中医,是中西医汇通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其代表作,对中西医学术的沟通曾作过大胆的尝试,如应用西药加中医复方治疗疾病等,在医学界有一定的影响。

张锡纯(1860~1933)

字寿甫,河北盐山人。家世业儒,但其父精于医。他曾两次应试,不第。因而弃儒学医。是天津和东北等地的名医。曾在天津主办国医函授学校。张氏钻研古典医学著作的精神很有特点,没有门户之见,也不泥古,并且主张参取西医之长,中西汇通。是当时中西汇通派的主将之一。临证几十年,自制不少有效方剂。所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三期,后合编为8卷。张氏去世后,又由其子及门人编写成第4~7期。4期为药物学讲义,5期为医论,6期为医案,7期为伤寒讲义。以前三期为最重要,属传统的“方书”性质。共分35类。每类均以方为目,随方附论。其所论及的范围涉及到生理、病理、方药、问辨及医案等,并杂以西医的理论和治法。体例杂乱而无系统。但所列之方为其经验之结晶,多数切合实用,为一般中医所乐用。因而影响较大。

张锡纯

近代中西汇通医家。1860年生于河北省盐山县。1900年前后十余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使其学术思想趋于成熟。1909~1931年先后完成其《医学衷中参西录》6期的编纂,多次印刷,又于1933年不顾73岁高龄,创办四年制函授学院。《医学衷中参西录》100多万字,张锡纯自拟方约200首,古人成方或民间验方亦约200首,方、药、法、论均结合临床治验进行说明,故被尊为“医学实验派大师”。1933年去世。

张锡纯

080 张锡纯1860—1933

医学家。河北盐山人。幼时读经书,两次科举不中。后随父学医。30岁后读西医10余年,认为西医新异之理,多包括于中医之中,力图沟通中西医,为中国近代中西医汇通派主要代表之一。1918年在沈阳创办立达中医医院,为中国第一所中医式医院。临证上,讲究细微的观察和记述病情,建立了完整的病历。治疗上大胆尝试中西药并用。他勇于探索,深入民间调查,亲自体验药物功效。对中医脾胃的论治、脱症等中医理论也有所创新。1928年定居天津,办国医函授学校,培养中医人才。曾与江苏陆晋笙、杨如候,广东刘蔚楚同负盛名,时称医林四大家。又与慈溪张卫甫,嘉定张三雷齐名,也称名医三达。代表作有《衷中参西录》。

☚ 王士雄   恽铁樵 ☛

张锡纯(1860—1933)zhāngxīchún

近代医学家。号寿甫。河北省盐山县人。父亲精于医, 他钻研古典医籍, 能遵古而不泥古, 主张参取西医之长, 中西汇通。临证几十年, 自制不少有效方剂。撰有《医学衷中参西录》, 流传较广, 是近代中西汇通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锡纯

张锡纯

张锡纯

张锡纯(1860~1933年),近代医学家,字寿甫,河北盐山县人。幼时读经书,习举子业,两次攻考科举落第。父通医,遵父嘱而学医。自谓三十岁以后读西医,颇喜其讲解新异,多出中医之外。后又十余年,于医学研究功深,乃知西医新异之理,多包括在中医之中。为学力图沟通中西医,为中国近代中西医汇通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张氏于辛亥后曾应德州驻军统领黄某之聘,任军医正。1918年在沈阳创办立达中医医院,任院长。该院为中国近代第一所中医式医院。1928年定居天津,并办国医函授学校,培养中医人材。曾与江苏陆晋笙、杨如候,广东刘蔚楚同负盛名,时称医林四大家,又与慈溪张生甫,嘉定张山雷齐名,也称名医三达。代表著《衷中参西录》(1918年)为其一生治学临证经验和心得之汇集。
张氏逢西学涌入中国之时,时代的影响,使他致力沟通中西医学,认为“沟通中西原非难事”,主张以中医为主体,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所谓“欲求医学登峰造极,诚非沟通中西医不可”。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为其沟通中西医之主导思想。他在前人的汇通中西医的基础上,在基本理论方面,特别是脏象学说和解剖生理的互证。如: 脑为元神,心为识神;心力衰竭与肾不纳气相通;脑充血与薄厥相近;《难经》所论肺为五脏六腑之所始终,相当与西医生理学上的小循环等等。他的汇通,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处,这是历史条件的局限,是可以理解的。在临证上,他讲究细致的观察和记述病情,建立了完整的病历,其主要特点并不在于他曾大胆尝试中西药并用,而在于注重实际,勇于探索,在可能的条件下,通过自身的体会去追求知识,并独创了许多新的方剂,体验了许多中药的性能,对诸如萸肉救脱、参耆利尿、白矾化痰热;三七消疮肿;生硫黄内服治虚寒下痢; 蜈蚣、蝎子定风消毒等等,均能发扬古人之说,扩大中药效用。其它如对石膏、生山药、代赭石等药的应用,均独具匠心,在医界享有盛名。为验明药性,他不惜亲自尝试,如对巴豆、硫黄之毒性,甘遂、细辛、麻黄、花椒等之峻烈,均曾验之于己。为弄清小茴香是否有毒,不耻下问于厨师,诸此均说明他的实践精神。他对于中医理论,亦有独到体会和论述如脾胃的论治,主张脾阳与胃阴并重,升肝脾与降胆胃兼施,补养与开破相结合,如对脱症,主张病机在肝,治疗不仅发展了升补肝气、大气的补气固脱法,而且重视酸敛。又如对大气下陷证中的喘、寒饮结胸、气郁、中气下陷等证的鉴别诊断等等,均有独特体会。此外,他还注重食治,采用了山药、核桃、芝麻、鸡子黄、大葱、萝卜等三十余种食物,结合药物去治疗某些顽证。

☚ 力钧   何廉臣 ☛

张锡纯1860—1933

近代医学家。字寿甫。河北盐山人。精于医学,对古典医籍深有研究,遵古而不泥古,主张中西汇通。制方用药有独到之处,自制方剂甚多。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