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资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资平1894,一作1893、1895—1959,一说1947

广东梅县人
文学家。曾任暨南大学、大夏大学、中国公学文学教授。抗战期间投靠日本,成为汉奸文人,任汪伪“江苏省政府参议”和“中日文化出版社主任”等职。著有《飞絮》、《爱力圈外》、《上帝的儿女们》、《张资平全集》等。
原名:张星仪
笔名:张古梅、秉声、资平、黄群、敏君、维祖
别名:张伟民、张声、张星海

张资平

张资平评传
资平自传
史秉慧
张资平
上海现代书局1932年版181页
上海第一出版社1934年版139页,上海时
代出版社1934年版139页
现代中国作家录(张资平)
郁达夫、张资平及其影响
从张资平说到白克珠夫人
我的创作经过
多角恋爱小说家张资平
记附敌前一瞬的张资平
谈张资平与郁达夫
张资平
凌梅
甲辰
啸霞
张资平
苏雪林
陈庶
张风
陈敬之
读书月刊1930年1卷1—2期
新月1931年3卷1期
文艺杂志(上海)1932年1卷3期
文艺创作讲座1932年2卷
青年界1934年6卷2期
野草1940年1卷4期
*文坛1964年48期
*畅流1966年32卷12期,*文学研究会与
创造社第181页
张资平小传
张资平评传
张资平(1893—1947)
李立明
李立明
关国煊
*万人杂志1970年138期
*时代批评1979年35卷1期
*传记文学1982年42卷2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6册第305页
张资平访问记
张资平
迅俟
(美)包华德主编
沈自敏译
文坛史料第135页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民国人物传记
辞典第2分册第20页
张资平
张资平
张资平
张资平评传
张资平与三角四角恋爱
张资平
张资平
张资平
张资平(1893—1947)
贾逸君
李立明
阿英
方璧等
梅子
刘葆
钱杏邨
赵聪
中华民国名人传(下册)文学第32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371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第219页
当代中国作家论第277页
当代中国作家论第315页
*现代中国人物志第315页
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第2卷第43页
*现代中国作家列传第97页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第378页

张资平

张资平:人生的失败者
在金钱与政治的漩涡中:张资平评传
张资平和《冲积期化石》
鄂基瑞 王锦园
颜 敏
胡建强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209页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358页
文学报1986年3月27日

略谈张资平与他的文学生涯
文化汉奸张资平的人生道路
“脱了轨道的星球”——论创造社作家张资平
“汉奸文人”张资平
论张资平的小说创造
张资平穷途末路
鄂基瑞
倪墨炎
朱寿桐
许亚洲
张 华
黎 霞
临沂师专学报1986年3期
人物1987年5期
文学评论1989年1期
南京史志1990年4期
文史哲1999年4期
民国文坛名流归宿第407页
张资平

张资平1893—1959

小说家。广东梅县人。1911年留学日本进同文书院,后入东京帝国大学地质学系学习。1921年与郭沫若、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次年回国,出版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任武昌第四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1924年到上海专事创作。1928年创办乐群书店,主编《乐群》月刊。1932年与丁丁、曹雪松等组织絜茜社,出版《絜茜》半月刊。1940年参加南京汪伪组织,沦为汉奸。他的早期作品或写中国留学生的苦闷,或写因社会地位而引起的悲剧,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后期作品以描写男女青年性爱为主题,着重表现纵欲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哲学,被称为“三角恋爱的小说作家”,在青年中风靡一时。作品产量极大。有长篇《苔莉》《飞絮》《上帝的女儿们》《爱力圈外》等,短篇小说集有《蔻拉梭》《爱之焦点》等。另有《欧洲文学史纲》。新中国成立后从事矿物学和化工方面的编译工作。有《张资平小说集》。

☚ 陈衡哲   丁西林 ☛
张资平

张资平1893—1959.12.2

原名张星仪。曾用名张伟民、张星海。笔名有张声、秉声、维祖、张古梅等。广东梅县人。出身于破落的书香门第,从小在私塾读书。1906年进入教会办的广益中西学堂。自幼接受中西混杂的教育。1910年考入两广高等巡警学堂。1912年考取官费赴日本留学,先后在同文书院、明治大学预科、日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学习。1919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地质系学习。在日本学习期间结识了郭沫若等人,1920年开始酝酿成立创造社,他是主要发起人之一。在东京帝大学习期间,他于1919年发表处女作小说《约檀河之水》,同时开始写《冲积期化石》,于1922年2月出版,被认为是新文学初期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这期间他还写了《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等小说多种。这些作品是写实的,揭示了社会黑暗,具有反封建色彩。1922年归国后,与创造社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到中外合营的蕉岭铅行任经理兼技师,业余仍从事文学创作。1924年因矿山经营失败,应聘去湖北武昌师范大学任教。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后,他曾在郭沫若的国民革命军政治部的国际宣传局任职。大革命失败后,他返回上海参加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从日本归国到武汉时期,他结集的短篇小说有《爱之焦点》(1923年)、《长堤湖畔》(1925年)、《雪的除夕》和《不平衡的偶力》(1927年)、《植树节》(1928年)等,中、长篇小说《飞絮》(1926年)、《苔莉》(1927年)、《最后的幸福》(1927年),以及翻译作品和文艺理论著述等,他的创作成果十分引人注目。这些作品内容庞杂,有对知识分子贫困的不平,也有对社会黑暗的揭示,但主要还是描写爱的纠葛、公式化的三角恋爱关系。到上海后不久,他即与创造社脱离关系,开办乐群书店,出版《乐群》杂志。一度发表过带有“左”倾色彩的著述,后又攻击普罗文学。1930年参加邓演达的第三党任中央委员。不久脱离,开始到大学任教。1932年他在《申报·自由谈》连载长篇小说《时代与爱的歧路》,开始以一系列作品,重蹈三角恋爱的老路,受到文坛批评。他的文学创作也从此步入末路。1933年后与民族主义文学运动有过密切关系。1938年他回到上海后,开始与日本侵略军方面有所接触,为他们办杂志、当编辑。1939年日本当局发起兴亚建国运动,他是骨干人物之一。抗战胜利后,1947年因汉奸罪被捕入狱,不久获释,曾化名写过《隔叶黄鹂》、《绕弦风采》等小说。建国后曾在中文补习学校代课,于1955年被捕,判刑二十年,在安徽省劳改农场服刑。1959年病死。

☚ 张爱玲   张紫薇 ☛

张资平1893—1959

小说家。广东梅县人。曾留学日本。创造社最早成员之一。有《冲积期的化石》、《飞絮》、《苔莉》等作品。擅长描写爱情纠葛,作品有浓重的肉欲气息。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