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穆1805—1849清末学者。初名瀛暹,字石洲,山西平定人。贡生出身。其学问渊博, 张穆张穆传 容 庾 岭南文史1985年2期 张穆(1416—1487)明昆山人。字敬之,号勿斋。张和弟。正统四年(1439 年)进士。授工部营缮司主事,历刑部主事、员外郎,景泰六年(1455 年)进郎中。天顺元年(1457 年)擢山东副使,兼理学政,以去贪兴文教称名宦。成化三年(1467 年)进浙江右参政。次年罢归,门人故吏为买田松江以终老。生平晓畅法律,所断无冤案。博学喜汲引后进,文行与兄颉颃称二张先生。著有《勿斋集》。 张穆1805—1849字石州,山西平定人。道光年间优贡生。精通天文、地理,并对算术、经史以及训诂颇有研究。曾任正白旗官学教习。鸦片战争后,投降派极力宣传敌人已经伏首“受抚”,天下太平无事,他对此持有不同见解。对广东、福建、江苏等省人民自发反抗英国侵略者的爱国精神,极为称赞,充分肯定了群众反抗外国侵略者作用和意义。主张鼓励人们研究望远镜、火轮船、水车等新式器物发展新科学。 张穆 217 张穆1805—1849清代学者。山西省平定县人。初名瀛暹,字诵风、石州、硕洲等。治经史、通天文、历算之学,尤精于西北史地、训诂。所著《蒙古游牧记》(16卷)。编年史与郡国地志相表里,详述从古至道光年间蒙古各部王公世系、地域分布、历史沿革;对各部变迁、山川名称之演变、城堡驿站兴废,均有考证。其他著作有《斋文集》、《魏延昌地形志》、《元裔表》、《顾亭林年谱》等。 ☚ 民族史民族学学者 何秋涛 ☛ 张穆1805~1849清代官吏。字石州,山西平定人。道光时贡生。精通天文、地理,对算术、经史以及训诂颇有研究。曾任正白旗官学教习。鸦片战争后,投降派极力宣传敌人已经伏首“受抚”,天下太平无事,他对此持有不同见解。对广东、福建、江苏等省人民自发反抗英国侵略者的爱国精神,极为称赞。主张鼓励人们研究望远镜、火轮船、水车等新式器物,发展新科学。 张穆1805—1849清代著名学者。山西平定人,初名瀛暹,字诵风,一字硕洲、石洲(一作石舟),晚号靖阳亭长。道光十一年(1831)优贡生,曾充正白旗汉教习。道光十九年应顺天乡试,以受诬作弊被斥,自是绝意举业,潜心经史,从事著述。精训诂,通天文、算术,尤精于西北史地之学。与时人何秋涛以考据之业相契合。曾为祁巂藻校订其父祁韵士所著《皇朝藩部要略》。复为贯彻所抱编年史书应与郡国地志相表里之主张,广采清代官书及旁见之蒙古史料,用史志结合体裁,撰成《蒙古游牧记》,详记自古以来蒙古各部历史沿革、世系,游牧所在,舆地形势,各盟旗建置由来,旗境四至,掌旗王公封爵、嬗代,及清政府控驭各盟旗之策。内容丰富,考证精详,举凡元亡以后蒙古各部政治变迁之所系,城堡、驿乘兴废之所关,悉备于一书。未及脱稿而卒,经挚友何秋涛补成后行世。此书对国内外学术界影响颇大,曾被译为俄文、日文本。穆还将《魏书·地形志》所述之分并建革,重加排纂,讨论细及坡塘堰泽,惜未刊稿佚。其他著作有《元裔表》、《顾亭林先生年谱泽》、《阎潜丘(若璩)先生年谱》、《㐆斋文集》、《㐆斋诗集》等。又编辑有《连筠簃丛书》,收录皆称精选。 张穆1805—1849字石洲、涌风、石舟、硕洲。清山西平定人。书香官宦世家出身。少时勤奋好学,才华横溢,精通天文、算术及西北地理之学,对经史、训诂致力尤深。但别无功名,仅是优贡。道光二十六年(1846),著《蒙古游牧记》,记载蒙古各部游牧所在地,历朝沿革、道里四至等项,引用史料极为丰富,成为国际史学界瞩目的蒙古史地专著。还辑著了《顾亭林先生年谱》、《阎潜邱先生年谱》、《㐆斋诗文集》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