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王乐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王乐府 张王乐府中唐诗人张籍和王建乐府诗的并称。二人皆擅作乐府诗,既用古题,又创新题。所写诗篇,均能继承并发展《诗经》、汉乐府民歌的传统,尖锐地针砭时弊,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不幸遭遇,体裁多用短篇七言歌行,风格通俗明晓,平易浅近,世称“张王乐府”。 宋许𫗱云:“张籍、王建乐府宫词皆杰出。”(《彦周诗话》)曾季狸云:“唐人乐府唯张籍、王建古质。”(《艇斋诗话》)明胡应麟称:“元白长篇,张王乐府。”(《诗薮》内编卷三)清翁方纲曰:“张王乐府,天然清削,不取声音之大,亦不求格调之高,此真善于绍古者。较之昌谷,奇艳不及,而真切过之。”(《石洲诗话》)后人亦有张、王优劣之论。有的认为张胜于王,如元吴师道引时天彝语曰:“建乐府固仿文昌,然文昌姿态横生,化俗为雅,建则从俗而已。”(《吴礼部诗话》)宋周紫芝云:“唐人作乐府者甚多,当以张文昌为第一。”(《竹坡诗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籍以乐府鸣一时,其骨体突出王建上,后人概称张王,未为笃论。”也有的以为王胜于张。实则王诗题材较广,描写细致含蓄,语言浅俗明晰;张诗抒发爱国感情较王更为突出,语言比较典型,可谓各有所长。 ☚ 张王 张籍王建体 ☛ 张王乐府 张王乐府中唐诗人张籍、王建的乐府诗。张籍(约767—约830),字文昌。善作乐府歌行,题材广泛,反映各种现实矛盾,如《塞下曲》、《筑城词》、《伤歌行》、《樵客吟》等。多为“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语言质直自然,常用白描手法。颇受白居易推崇,被认为是“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读张籍古乐府》)。姚合在《赠张籍太祝》中认为他“古风无手敌,新语是人知”。王建(约767—约830),字仲初。亦善乐府,所作大都七言歌行,用韵平仄相间,频频换韵,所以节奏铿锵有力。作品涉及各类社会问题,以典型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绝少在诗中议论。代表作是《田家行》、《簇蚕辞》、《水夫谣》、《白紵歌》等。风格独特,思想深刻,与张籍齐名,并称“张王乐府”。元代杨士弘认为:“王张乐府体发人情,极于纤悉,无不至到”(《唐音》)。 ☚ 祭文中千年绝调 百代词曲之祖 ☛ 张王乐府中唐诗人张籍和王建乐府诗的并称。两人乐府题材广泛,主题深刻,多指责时弊,同情民生之作,尤善以七言歌行写简括爽利、感情凝重之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