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深切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张深切1904—1965台湾南投人 张深切
张深切 张深切1904—1965小说家、剧作家。号楚女,南投人。1917年留学日本。1923年中断青山学院学业回祖国大陆。次年考入广州中山大学政治系,与他人一起组织“广东台湾革命青年团”,参加北伐。后返台领导台中学生运动,被日本当局逮捕,入狱三年。出狱后组织台湾演剧研究会,筹建并领导台湾文艺联盟,任常务委员长,并创办《台湾文艺》。抗战期间在北平国立艺专任教,主编《中国文艺》,曾被日本特务机关逮捕。光复后回台湾,任台中师专教务长,办过影片公司。他的文艺思想主张“为人生而艺术”。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鸭母》,自传体小说《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阳》),剧本《落阴》《遍地红》《邱罔舍》等。另有评论《对台湾新文学路线的一提案》《〈台湾文艺〉的使命》《振兴中国文化的意义》等。 ☚ 朱点人 黎烈文 ☛ 张深切 张深切1904.8.18——1965.11.8字南翔,笔名有者也、楚女等。台湾南投入。1917年8月离开台湾到日本东京求学,1923年经台湾去上海。曾组织国耻纪念日演讲会,抨击台湾统治当局的腐败,反映民众的悲惨生活。1927年在广东中山大学法科政治系读书时,参与组织广东台湾革命青年团,并参加北伐战争。同年回台湾组织学生罢课,被日本当局逮捕,入狱三年。出狱后,组织台湾话剧研究会。1934年在台中组织台湾文艺联盟,任常委。创办《台湾文艺》杂志,该杂志共出15期,对台湾新文学运动作出了贡献。在此同时,还担任《东亚新报》编辑主任等职。同年发表小说《鸭母》,运用戏剧手法来描绘人物,富于艺术感染力。1937年抗战爆发后,去北平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训育主任,国立新民学院日语教授,主编《中国文艺》。曾被日本特工组织逮捕,险遭杀害。在此期间,创作话剧《落荫》。1945年台湾光复后,回到台湾,任台中师专教务主任。创作有话剧《遍地红》、《邱罔舍》、《生死门》、《人间与地狱》、《婚变》、《荔镜传》,自传体小说《里程碑》(一名《黑色的太阳》)和散文《狱中记》、《谈中国说日本》等。 ☚ 张思恺 张惠良 ☛ 张深切1904—1965笔名楚女。台湾南投人。1923年毕业于日本青山学院。同年从台湾到上海与蔡惠如、彭华英等举行“国耻纪念日”演讲会,揭露日本殖民者统治台湾的罪行,宣传革命。1924年,入广州中山大学法科政治系学习。1927年3月初联合郭德钦及台湾籍军官林文腾等组成台湾革命青年团,从事抗日活动,协助北伐革命,发表《孙中山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日敬告中国同胞书》。后回台湾,领导学生罢课,任罢学作战委员会总指挥,为此被捕入狱三年。出狱后组织台湾演剧研究会话剧团。1934年5月成立台湾文艺联盟,被推举为委员长,创刊《台湾文艺》。在此前后,还曾担任《东亚新报》编辑主任、上海《江南正报》文艺部主任、大阪《朝日新闻》调查部记者等职。1939年任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导主任、《中国文艺》主编,再次被捕。1945年台湾光复后回到台湾,任台中师范教务主任。1947年后从事写作。著有《孔子哲学评论》、《广东台湾独立革命运动史略》、《我与我的思想》、小说《鸭母》,影剧作《落阴》、《邱罔舍》、 自传《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阳》)等。是一位彻底的民族主义者、出色的文学家。1965年11月8日病逝。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