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河间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河间集 张河间集诗文别集。东汉张衡撰。《后汉书·张衡传》称:“所著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间》、《七辩》、《巡诰》、《悬图》凡三十二篇。”《隋书·经籍志》集部著录“后汉河间相《张衡集》十一卷”,注:“梁十二卷,又一本十四卷。”又子部别录《灵宪》一卷、《黄帝飞鸟历》一卷,集部别录《五都赋》六卷(与左思合撰,内当有《二京赋》)。可见六朝时期张集有多本,至隋为十一卷本,似已不包括《灵宪》等篇。《旧唐书·经籍志》集部著录《张衡集》十卷,别录《二京赋》二卷,又子部著录《灵宪图》、《浑天仪》、《黄帝飞鸟历》各一卷。《新唐书·艺文志》同。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释“悬图”云:“《衡集》作《玄图》,盖‘玄’与‘悬’通。”说明唐十卷本尚有《悬图》篇。《宋史·艺文志》作《张衡集》六卷,大抵唐、宋以来逐渐散佚。明张燮《七十二家集》蒐辑遗文辑为《张河间集》六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合为诗文两卷,剔除误收的《周天大象赋》(隋李播作),实得四十四篇,其中收诗仅三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诗九题,二题为残句,最完善。注本有张震泽《张衡诗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 别集 蔡中郎集 ☛ 张河间集 张河间集二卷。收入诗歌及辞赋。其诗情真词丽,善用比兴,意绪缠绵,兴寄幽深。其中《同声歌》一首为完整的五言诗,标志着东汉时代早期文人五言诗的进步。《四愁诗》通篇七言,是文学史上较早的七言诗,对后世七言诗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清)吴汝纶有《张河间集选》一卷。 ☚ 张衡 张衡诗文集校注 ☛ 张河间集 诗文别集。二卷。张衡撰。初刊于明崇祯年间。 张衡,字平子。生于汉建初三年(78年),卒于汉永和四年(139年)。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安帝时征拜郎中,迁太史令,掌管天文。顺帝时复为太史令、迁侍中,后出任河间相三年,故世称“张河间”。最后征召为尚书,不久病卒。善属文,精通天文,历算,创制出水运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著有《灵宪》等科学著作。文学成就主要在赋和诗,原有集十四卷,已佚。是集系明末人张溥所辑。 《张河间集》二卷,卷一有赋两篇。卷二有赋六篇,另有五篇只存片断;文有疏、表、铭、诔等二十余篇;诗有三首。辞赋以《二京赋》、《归田赋》最为有名。《二京赋》在题材、体制上均仿班固的《两都赋》,但规模更为宏大,成为京都大赋“长篇之极轨”,而且,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也都显示出自己的特色。赋中除了林苑、祭祀、饮宴等描写以外,还增加了一些民情风俗,如都市中商贾、侠士、辨士的活动及杂技百戏的演出情况等,扩充了辞赋的表现内容。在表现手法上,于铺述之中引进议论说理,直接进行品评褒贬,使讽喻之旨更为明显直切。《归田赋》是一篇抒情小赋,表现作者在宦官专权、朝政日非的情况下,不肯同流合污而归隐田园的情怀,篇制短小,文辞清丽,而且骈偶成分,对魏晋抒情赋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张衡的诗以《四愁诗》最为有名。诗中以比兴手法抒写内心苦闷,以情诗的形式寄托政治怀抱和失意的忧伤,写得意绪缠绵,寄慨遥深。此诗是较早的七言诗,对后世七言诗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同声歌》是一首完整的文人五言诗,也是初期五言诗的重要作品。 张衡的辞赋,仍有堆砌辞藻的毛病,有些作品模拟迹痕也过于明显,这是应当予以指出的。 《隋书·经籍书》著录《张衡集》十四卷,已佚。今传本有明张溥辑刻的《张河间集》二卷,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别有明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本,六卷,附录一卷,前有张燮序。 张河间集 张河间集别集名。东汉张衡(曾任河间相)作。是集最早的编刊者不详,《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后汉河间相张衡集》11卷,早佚。唐、宋两代亦有人刊行过张集,分别为十卷和六卷,亦散佚。现存最早之刊本,为明代张溥所辑。张溥云:“东汉之有班张,犹西汉两司马也……浑仪灵宪,纲络天地;振龙发机,悬验若神,子云复生,未容抗迹。《二京》之赋,覃思十年,《长杨》、《羽猎》,风犹可续……政权下移,图谶繁兴,发愤陈论,务矫时枉,斯又昔者扬雄所无矣……始于《应间》,终于《思玄》,固平子之生平也”(《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全书共2卷,后附本传1篇,收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卷一专收《两京赋》,卷二收赋11篇,及诰、疏、议等各体文章,共计38篇。今有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张衡诗文集校注》。 ☚ 张正见集 陆云集 ☛ 张河间集 《张河间集》2卷。收辞赋和诗歌。其大赋融叙事议论说理为一体,较有特色。小赋篇幅短小,感情真挚,长于抒情,对魏晋抒情小赋影响很大。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 张衡 赵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