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榕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张榕1884—1912辽宁抚顺人 张榕1884—1912近代民主革命者。原名焕榕,字荫华,号辽鹤,奉天(今辽宁)抚顺人。青少年时感愤于沙俄侵华暴行,立志益世救国。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到北京,学俄文于译学馆,并结交进步人士次年在奉天兴京(今辽宁新宾县)组织“关东独立自立军”,以图抗俄。1905年在北京结识吴樾,参与谋炸出洋考察宪政五大臣,事败,吴樾死,张亦被捕。在狱中,与典狱长王璋结成莫逆之交。1908年,王领其越狱逃日本。宣统二年(1910年)返回大连,策动关外武装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在沈阳与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等联合组织“保安会”,任副会长,因见其没有革命气息,又成立“联合急进会”,任会长,同时建立武装,谋迫清帝退位,建设共和政体。并派人到辽阳、凤城等地运动军警,准备发动武装起义,旋因遵守南北停战而止。在此期间,他与赵尔巽进行了一些斗争,但对赵存幻想,寄希望于谈判。1912年1月,他赴赵德义楼宴,被张作霖派特务枪击而死。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在南京为张举行追悼会。遗诗有《辽鹤集》。 张榕
张榕
张榕 奉天抚顺(今属辽宁)人。原名焕榕,字阴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入北京译学馆。次年日俄战争爆发后,在兴京(今新宾)、海龙一带组织关东独立自卫军。1905年因炸出国考察宪政五大臣被捕。1908年越狱,逃亡日本,易名黄仁葆,加入同盟会。1911年11月在奉天成立联合急进会,被推为会长。1912年1月23日被张作霖暗杀。好诗文,有《辽鹤集》行世。 张榕1884—1912字荫华,镶黄旗汉军人。光绪三十年(1904)日俄战争起,于辽东破家财训练乡勇,改编地方团练,组建“关东独立自卫军”,以御外侮,遭清廷迫害,走避天津。宣统元年(1909),当日本帝国主义改筑安奉路之时,发动奉天商、学各界人士抵制日货。三年十月武昌起义爆发,立即响应,被秘密公举为奉天省都督兼总司令,后因事泄未成。继而与同盟会员组织联合急进会,被推为会长,总部设在沈阳,并派人到吉林组织分会。1912年被张作霖杀害。 张榕1884—1912清末同盟会员。字荫华。汉军镶黄旗人。光绪三十年(1904),日俄战争爆发,改编地方团练,组织“关东独立自卫军”,以御外侮,遭清廷迫害,避走天津。宣统元年(1909),发动奉天商、学各界人士抵制日货。三年,响应武昌起义,组织奉天革命党人进行推翻封建政权的活动,被秘密公举为奉天省都督兼总司令,因事泄未成。后与同盟会员组织联合急进会,被推举为会长,在沈阳设总部,并派人到吉林组织分会。1912年,被东北军阀张作霖杀害。 张榕1884—1912原名焕榕,字荫华,号辽鹤。近代辽宁抚顺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与丁开璋等在兴京(今新宾)、海龙一带组织“关东独立自卫军”,被清政府勒令解散。次年到北京,创办秘密刊物, 宣传革命。八月(9月)与吴樾谋刺出洋考察宪政五大臣,被捕入狱。三十四年越狱逃亡到日本,参加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回国。武昌起义后,在沈阳先后担任“保安会”副会长、 “联合急进会”会长,积极活动,策划起义,后因遵守南北谈判的停战条约,作罢。1912年初被张作霖杀害。著有《辽鹤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