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东北冷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东北冷害 中国东北地区的低温害。 东北地区,生长季节短,温度年际变化大,在低温年的生长期(5~9月)内,发生低温冷害的机率高,冷害程度也重。东北地区除高粱在局部地区有障碍型冷害外,其他旱田作物都属延迟型冷害。 水稻以延迟型冷害为主,兼有障碍型冷害。冷害对作物危害的程度以水稻、高粱、棉花最重,其次为玉米、大豆、谷子。东北冷害的分布可分为4个区: ❷ 黑龙江省中南部、吉林省东部地区。大于或等于10℃积温为2400~2800℃,冷害频率较高,高粱、水稻冷害严重,其他作物冷害较轻。 ❸ 吉林省西部与西北部、黑龙江省西南角、辽宁省东部山区。大于等于10℃积温为2800~3200℃,冷害频率较低,高粱、水稻冷害较重,其他作物冷害较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