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心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心一1877—?甘肃永靖人 张心一我的自述 张心一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3辑第53页 张心一1897~中国现代农业经济专家。原名张继忠(求学时期用名,英文名C.C.Chang),甘肃省临夏县人。幼时在家务农,养成了艰苦奋斗的性格。13岁入小学,17岁(1914)考上甘肃省公费入清华学堂(实际是留美预备学校,现清华大学前身),学习8年,于1922年毕业,赴美国留学。1925年在依阿华农学院畜牧系毕业后,到康乃尔大学攻读农业经济学,1926年获硕士学位。经他的导师华伦查期间, 目睹北伐的革命形势, 他放弃了赴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初衷,决心留在国内为振兴农业服务。 1927年夏, 张心一应邀到南京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任教, 并兼任农业推广系主任。为使教学内容结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他常去南京郊区调查农民经营农业的状况。1929年南京国民党政府立法院成立统计处,他应刘大钧之邀到该处主持农业调查统计工作, 同时在金陵大学兼课。在两年多时间内,他通过抽样调查,搜集整理多方面的统计资料, 编写出反映全国农业生产基本情况的《中国农业概况估计》一书。同时约请分布在各地农村的几千名农情报告员, 采用每年填报几次表格的办法, 取得广泛的资料, 创办了反映当时农业动态的《农情报告》,在中国开此项工作之先河。为“太平洋学会”拟于1932年在日本开会,张心一用英文写出了《中国粮食问题》(副题为“中国14省粮食供给和需要的研究”)一书, 用统计数字说明东北三省是中国的粮食基地, 不容许被外国侵占。此书后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译成中文出版。1933年初, 张心一得到当时国防设计委员会翁文灏、钱昌照的支持, 在江苏省句容县试办了人口与农业普查,于1934年3月编写出《试办句容县人口农业总调查报告》,以翔实的资料, 反映出该县人口分布和粮食产销的实况。为当时社会条件下实行这种普查提供了调查组织工作和统计方法等方面的经验。张心一还参加了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卜凯(J. L. Buck)主持的“中国土地利用调查研究工作”,先后到甘肃、青海和广西等边远省区进行农民土地利用抽样调查, 所获成果编入卜凯主编的《中国土地利用》 一书 (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1937年出版)。他多年来从事农村经济调查所取得的材料, 成为该书中“八大农区”划分等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1933年秋,张心一应国防设计委员会翁文灏、钱昌照的邀请, 计划去苏联调查社会主义农业如何应付世界农业不景气的状态, 并赴德国参加“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拟召开的第三届学术讨论会, 后因会未开成, 也未获得到苏联调查的签证, 乃到法国、丹麦、比利时、英国、美国及日本, 考察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农业不景气的状况及这些国家的对策。 1934年初,张心一应约到中国银行主持农贷工作。他采取的办法是: 以农民组织的信用合作社为主要贷款对象, 相信农民会把贷款用于发展生产, 以其收益偿还贷款, 只需银行在其用途上派人指导监督, 而不需物质抵押。他每年招聘学农的大专毕业生为农贷员,负责帮助合作社把贷款用于生产项目。他主持此项工作7年(1934~1940),身边只有一个练习生帮助他,农贷员发展到500多人,贷款范围达十几个省, 贷款数最多时约1亿元国币, 凡到期的贷款均获偿还。1940年冬, 国民党政府以张心一是甘肃人和美国留学生, 委任他去担任甘肃省建设厅厅长。他到任后把企业、事业同行政分开管理, 取消了厅、处、科长插手企业、事业单位的权力; 节约使用政府有限的事业补助费, 充分利用有关银行大量投资和贷款, 创办了水利林牧公司、矿业公司、水泥公司等企业。同时, 从重庆和外省聘请了沦陷区失业的高级专家主持公司的经营管理,在平川地区扩大灌溉面积, 在荒山造林种草, 在甘肃开始了牛奶、奶油的生产和供应。按他自己的话说,“为抗战增加了一点物质力量”。在此期间, 他还支持国际友人路易·艾黎(Rewi Alley)在甘肃山丹筹建一所工业合作协会培黎学校, 并担任名誉校长。 1949年后, 张心一在较长的时期中担任农业部土地利用局、土壤肥料局的副局长,对合理分配氮肥、推广使用磷肥和发展绿肥, 对开展土地利用规划、水土保持和土壤普查等项业务工作, 都深入到全国各地进行调查研究, 尽心竭力地作了许多业务指导和技术推广工作。由于这些工作大多是通过行政业务部门广泛发动群众实施的, 对各地实现农业增产的成效甚为显著。在50~60年代,他发表了《西北黄土高原的土地合理利用问题》(1954年)、《进一步发展我国南方的绿肥生产》(1962年)等专题论文。1978~1983年,张心一担任中国农学会专职副理事长, 积极组织农学界开展有关农业现代化问题的学术讨论和对外学术交流活动。1987年在他90寿辰之际, 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农学会为他举行了庆祝会,并编辑出版了《张心一纪念集》,收录了他历年来发表的重要著作14篇。 张心一是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的会员, 自该会1929年成立之日起即参与学术活动。在该会1988年举行的第20届会议上,张心一被授予“荣誉终身会员”称号。 张心一 张心一1892~1992原名张继忠, 兰州人,祖籍永靖县西乡大河家(今积石山县大河家乡)。中国当代著名农学家。出身贫寒。7岁入私塾, 1914年考入兰州中学,同年以官费考送北京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考入美国依阿华州农学院, 毕业后在康乃尔大学农业经济系深造, 获硕士学位。1926年秋回国后,在南京金陵大学任教。后历任国民党立法院统计处统计科长、国防委员会和考试院考选委员会特别委员、中国银行稽核。1941年至1946年任甘肃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计划处农业处长,中央农业部水土利用局、土壤肥料局副局长,中国农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第三届顾问。新中国建立前,他在国内首次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完成《中国农业概况估计》、《中国粮食问题》、《中国小麦的播种期和收获期》、《试办江苏句容县人口农业总调查报告》等,成为负有盛名的科学资料。任甘肃建设厅长期间,创办“水利林牧公司”,筹资兴办农林水利及工矿交通等几十个项目的企业和工程, 其中有当时全国最大的第一个土坝水库河西鸳鸯池水库,灌溉4万多亩土地的红古川湟惠渠,兰州徐家山试办水平沟、鱼鳞坑种草种树等。1944年,他托同学、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问兰州时带来92种牧草种籽和美国 “蜜露”甜瓜种籽,试种推广,成为西北重要特产的 “草木樨”和 “白兰瓜”。1992年7月30日,甘肃省农学会等单位主持,在兰州徐家山举行了他的骨灰抛撒仪式, 并立 “张心一教授纪念碑”。 ☚ 马鸿逵 俞方皋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