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平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张平1917—1986山东曲阜人 张平张平逝世 山西日报1978年1月11日 张平
张平(1917—1986)近现代曲阜(今属山东)人,生于昆山(今属江苏)。本姓倪,名家驹、梦良。回族。长于外祖父家。小学毕业。在校时曾与姐主演《仙女和牧羊人》。后去上海做影片公司练习生、影戏院收票员及码头工人。1936 年春为上海建兴建筑公司学徒,并与剧友业余组织雷电剧社。次年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参加先锋剧社、救亡演剧第五队,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参演《广州暴动》《血祭上海》《团圆》等大型话剧,参加鲁迅艺术学院筹委会工作并为戏剧系首期学员,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 年任鲁艺实验剧团演员兼剧务科科长,随团赴山西前线八路军总部慰问演出,曾参演、主演《流寇队长》《大丹河》《日出》《带枪的人》等剧。后曾任鲁迅艺术学院办公室主任、延安大学校部主任,积极参加鲁艺秧歌运动,主演大型秧歌剧《周子山》,1944 年获陕甘宁边区演出一等奖。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东北民主联军文工团秘书、文工一团副团长等。1948 年末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在影片处女作《光芒万丈》中主演老工人周明英。1950 年在影片《钢铁战士》中饰演我军排长张志坚成名,1957 年获文化部颁优秀国产影片故事片一等奖及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平奖。又先后主演《高歌猛进》《辽远的乡村》《沙家店粮站》等近十部影片。1954 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1956 年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训练班学习,参演《罗密欧与朱丽叶》《小市民》《桃花扇》等剧。1959 年结业后回北影厂,饰演影片《风暴》中的孙玉亮、《探亲记》中的三儿、《小兵张嘎》中的钟亮、《千万不要忘记》中的丁海宽、《停战以后》中的顾青等。1977 年在故事片《十月的风云》中饰演省委书记徐建,后参演《柳暗花明》《丹心谱》《潜网》《白鸽》等影片。曾当选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 张平 张平1954—小说家。陕西西安人。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他的小说多以关注社会生活为主题。早期作品写个体和家庭的命运,趋向于悲情的结局,代表作有《祭妻》。后来他开始将题材从个别家庭向社会官场发展,描写官场黑暗的错综复杂的网,这张网形成巨大合力与法律相抗衡;在这张网的庇护下,那些非法分子横行霸道,强奸民女,挪用公款、危害百姓。代表作有《天网》等。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抉择》写另一张罪恶之网,这张网以清官李高成的妻子为核心,遍及党政机关和要害部门,他们相互勾结,侵吞国家资产。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处于各种矛盾冲突中的李高成的形象,小说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不久改编成电影《生死抉择》,深受观众欢迎。另有长篇小说《孤儿泪》《法撼汾西》《十面埋伏》等。 ☚ 刘恒 温瑞安 ☛ 张平中国电影演员。1917年11月20日生,1986年10月17日去世。祖籍山东曲阜,生于江苏昆山。回族。1937年随上海救亡演剧五队赴延安。翌年在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后任鲁艺实验剧团演员。曾在《日出》、《带枪的人》等剧中饰演角色,并主演大型秧歌剧《周子山》。1948年后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1950年主演影片《钢铁战士》,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个人一等奖。1953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在《风暴》(1959)、《停战以后》(1962)、《怒潮》(1963)等30余部影片中扮演角色。 张平 张平原名张承训,早年就读于当涂中学、南京安徽中学。抗日战争初组织安徽省当涂县抗敌流动宣传团。1938年相继入民族革命大学、陕北抗日军政大学。不久参加新安旅行团,武汉沦陷后,辗转到苏北解放区,任新安旅行团总干事。后在日军扫荡中牺牲。 ☚ 焦恭士 刘镇 ☛ 张平 张平1906—1950永顺县人。土匪头子。1943年加入国民党。与官府勾结无恶不作。当地民谣云: “天见张平,日月不明; 地见张平,寸草不生; 人见张平,九死一生。” 1949年疯狂参与湘西“三二事变”,攻城掠地,烧杀奸淫,弄得湘西十数县暗无天日。5月任暂十一师师长。7月任古丈县县长。1950年因组织土匪顽强抵抗解放军被击毙。 ☚ 谭影竹 左学谦 ☛ 张平❶十六国时期前秦将领,代郡(今属山西)人。初为后赵石虎部将,及冉闵灭后赵,平率所部称藩于前燕。平据跨新兴、雁门、西河等地,有众十余万,自称并州刺史,屡寇前秦境。坚遣苻柳率讨之,柳败,坚自率兵伐之,前锋邓羌获张平养子张蚝,平众溃,请降,坚以平为右将军,后卒于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