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可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可久约1270—1348后

元代散曲作家。字小山(一作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庆元路(治今浙江宁波)人。曾做过管理税务之小官,一生不得志,后隐居西湖,纵情山水。他毕生致力于散曲创作,留存作品小令七百五十一首、套曲七篇,是元代散曲作家中留存作品最多的。其散曲以描写江南景物居多,对江南一带名山胜水多有题咏,有一定艺术性;也有少数写闺情和应酬之作。因过分注重形式与格律,刻意追求词藻的华丽、对仗的工整与声律的谐协,而使散曲失去了原来俚俗生动、质朴自然的特色。著有《今乐府》、《苏堤渔唱》、《吴盐》、《新乐府》四种,近人辑为《小山乐府》六卷。

1

(曲)元·张可久

抖征衫。望江南。

晓奁开月衰容鉴。恨墨黏云远信缄。

冻呵胶雪扁舟缆。利名全淡。


15

(词)元·张可久

西风曾放蓝溪棹,月冷玉壶秋。

粼粼浅水,丝丝老柳,点点盟鸥。

翰林新画,云山古色,老我清愁。

淡烟浑似,以高祠下,七里滩头。

按:北曲联乐府续集吴监
(词)元·张可久

东风西子湖边路,白发强寻春。

尽教年少,金鞭俊影,罗帕香尘。

蹇驴破帽,荒池废苑,流水闲云。

恼余归思,花前燕子,墙里佳人。

按:北曲联乐府前集今乐府
(词)元·张可久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

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

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

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按:北曲联乐府前集今乐府
(词)元·张可久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

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脍银丝。

白家池馆,吴王花草,长似坡诗。

可人怜处,啼鸟夜月,犹怨西施。

(词)元·张可久

松风十里云门路,破帽醉骑驴。

小桥流水,残梅剩雪,清似西湖。

而今杖履,青霞洞府,白发樵夫。

不如归去,香炉峰下,吾爱吾庐。

按:北曲联乐府前集今乐府
(词)元·张可久

小楼还被青山碍,隔断楚天遥。

昨宵入梦,那人如玉,何处吹箫。

门前朝暮,无情秋月,有信春潮。

看看憔悴,飞花心事,残柳眉梢。

按:北曲联乐府前集今乐府
(词)元·张可久

龙湫山上云屯寺,别是一乾坤。

桧参百丈,雪深半尺,梅瘦三分。

几时亲到,松边弄水,月下敲门。

相思无奈,烟萝洞口,立尽黄昏。

按:北曲联乐府前集今乐府
(词)元·张可久

西风吹得闲云去,飞出烂银盘。

桐阴淡淡,荷香冉冉,桂影团团。

鸿都人远,霓裳露冷,鹤羽天宽。

文生何处,琼台夜永,谁驾青鸾。

按:北曲联乐府续集吴监
(词)元·张可久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

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

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按:北曲联乐府前集今乐府
(词)元·张可久

罗衣还怯东风瘦,不似少年游。

匆匆尘世,看看镜里,白了人头。

片时春梦,十年往事,一点诗愁。

海棠开后,梨花暮雨,燕子空楼。

按:北曲联乐府续集吴监
(词)元·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按:北曲联乐府前集今乐府
(词)元·张可久

三高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蒙。

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

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

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按:北曲联乐府前集今乐府
(词)元·张可久

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干。

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

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

老僧同醉,残碑休打,宝剑羞看。

按:北曲联乐府前集今乐府
(词)元·张可久

松江遇雪(原作开吴淞江遇雪,从太平乐府卷五改)

一冬不见梅花面,天意可怜人。

晓来如画,残枝缀粉,老树生春。

山僧高卧,松炉细火,茅屋衡门。

冻河堤上,玉龙战倒,百万残鳞。

按:北曲联乐府前集今乐府
(词)元·张可久

笙歌苏小楼前路,杨柳尚青青。

画船来往,总相宜处,浓淡阴晴。

杖藜闲暇,孤坟梅影,半岭松声。

老猿留坐,白云洞口,红叶山亭。

按:北曲联乐府前集今乐府

6

(词)元·张可久

为乐府杨氏晓莺春赋,次海粟学士韵

爱金衣公子,偏占得,绿杨堤。

喜蔼蔼韶光,熹熹曙色,恰恰娇啼。

惊飞。

踏翻花影,曳残声、犹在画楼西。

仙客词添琴谱,佳人梦断罗帏。

庞眉。

退叟命新题。

雅宇重名姬。

笑银蝶交关,青鸾相对,紫燕双栖。

凄迷。

暮年□□,向阴阴、夏木听黄鹂。

何必五更杜宇,张生已自言归。

(词)元·张可久

笑多情明月,又随我,上扬州。

爱十里珠帘,千钟美酒,百尺危楼。

风流。

聒天笳鼓,记茱萸、漫下菊花酒。

淮水东来渺渺,夕阳西去悠悠。

巡游。

当日锦帆收。

翠柳缆龙舟。

但老树寒蝉,荒祠野鼠,古渡闲鸥。

娇羞。

美人如玉,算吹箫、座客不胜愁。

未可腰钱鹤背,且将十万缠头。

(词)元·张可久

就岩阿深处,结层屋,上空蒙。

喜着屐穿花,卷帘看雨,拄笏临风。

玲珑。

夏云一片,隔篱芭、独立舞仙风。

睍睕黄鹂个个,阴森绿树重重。

吟翁。

无日不诗筒。

杯酒尽从容。

更罅石盘梅,阳坡护笋,曲坞移松。

芙蓉。

古台直上,倚高寒、长啸月明中。

谁信扁舟苕霅,得游阆苑崆峒。

(词)元·张可久

有书来问讯,算忘了,若耶溪。

想命被文魔,情因酒困,心为花迷。

东西。

百年过半,玉堂人、久矣隔云泥。

锦树莺嘲蝶弄,翠萝鹤怨猿啼。

凄凄。

江远暮山低。

梅屋□幽栖。

喜陶公无钱,坡公不饮,庄子无妻。

玻璃。

碧湖秋水,为几声、渔唱住苏堤。

白发老将至矣,青山归去来兮。

(词)元·张可久

又三高祠下,依古柳,缆轻舟。

渺飞过垂虹,相迎画鹢,劳动沙鸥。

凝眸。

绿阴多□,小红帘、犹是酒家楼。

万古清风范蠡,一轮明月苏州。

休休。

不似少年游。

两鬓已经秋。

记乌鹊新桥,黄鹂旧市,白虎荒邱。

风流。

美人何在,但离离、草色辨长州。

莫上姑苏台上,夕阳无限诗愁。

(词)元·张可久

看红梅未了,搴杜若,结幽兰。

喜树遮云鬓,地开月面,竹亸风鬟。

投竿。

钓鱼台下,似画舫、和雨阁前滩。

龙挂古藤千丈,鹤眠矮屋三间。

跻攀。

危磴小阑干。

松外倚高寒。

且缓步寻诗,忘怀唤酒,满意看山。

斓斑。

紫苔外晕,拂苍云、字字碧琅玕。

说与花间胜友,主人未可清闲。


4

(词)元·张可久

倚栏杆不尽兴亡。

数九点齐州,八景湘江。

吊古词香,招仙笛响,引兴杯长。

远树烟云渺茫,空山雪月苍凉。

白鹤双双,剑客昂昂,锦语琅琅。

(词)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词)元·张可久

红尘不到山家。

赢得清閒,当了繁华。

画列青山,烟铺细草,鼓奏鸣蛙。

杨柳村中卖瓜。

蒺藜沙上看花。

生计无多,陶令琴书,杜曲桑麻。

(词)元·张可久

写黄庭、换得白鹅。

旧酒犹香,小玉能歌。

命友南山,怀人北海,遁世东坡。

昨日春,今日秋,清閒在我。

百年人,千年调,烦恼由他。

乐事无多。

良夜如何。

去了朱颜,还再来么。


4

(词)元·张可久

断塘流水洗凝脂。

早起索吟诗。

何处觅西施。

垂杨柳、萧萧鬓丝。

银匙藻井,粉香梅谱,万瓦玉参差。

一曲乐天词。

富贵似、吴王在时。

(词)元·张可久

霖铃秋雨打空阶。

人坐益清齐。

门掩小蓬莱。

怕有客、寻真到来。

楼头碧远,山眉青小,口树挂苍苔。

且莫写离怀。

看隔水、芙蓉正开。

(词)元·张可久

黄岩秋色雨频频。

楼上着闲身。

凉意逼羊裙。

更添得、砧声耳根。

寒香吹桂,暗苞绽橘,红日晓窗温。

客至莫论文。

只坐守、方山看云。

(词)元·张可久

溶溶一叶不成衣。

恰待弄春晖。

幽懒意迟迟。

只可向、山中自怡。

清歌遏玉,娇鬟亸翠,纤月映蛾眉。

来往且孤飞。

问行雨、巫咸未知。


3

(词)元·张可久

芳亭饮。

仙帷寝。

兰姬曾遗茱萸锦。

苍凫舄。

红鸾席。

烟林凝紫,土花生碧。

忆忆。

(词)元·张可久

金钗股。

瑶琴谱。

洞天相见神仙侣。

东风恶。

庭花落。

旧欢雨散,余情云薄。

莫莫。

(词)元·张可久

红云岛。

黄鹂晓。

关情又是春归了。

愁如织。

娇无力。

恨花填曲,怨感吹笛。

惜惜。


3

(曲)元·张可久

绿树当门酒肆,红妆映水鬟儿。

眼底殷勤座间诗。

尘埃三五字,杨柳万千丝,记年时曾到此。

(曲)元·张可久

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挂冰帘。

倚树哀猿弄山尖,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

比人心,山未险。

(曲)元·张可久

无是无非心事,不寒不暖花时,妆点西湖似西施。

控青丝玉面马,歌金缕粉团儿,信人生行乐耳!


3

(词)元·张可久

鸳鸯浦,鹦鹉洲。

竹叶小渔舟。

烟中树,山外楼。

水边鸥。

扇面儿、潇湘暮秋。

(词)元·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风味属谁家。

瓦甃悬冰箸,天风起玉沙。

海树放银花。

愁压拥、蓝关去马。

(词)元·张可久

花垂露,柳散烟。

苏小酒楼前。

舞队飞琼佩,游人碾玉鞭。

诗句缕金笺。

懒上苏堤画船。


3

(词)元·张可久

山童说。

清霜一夜芭蕉折。

芭蕉折。

梅花开也,满湖风雪。

墨痕碎碎题诗叶。

玉英棵棵丁香结。

丁香结。

忍教孤负,小山明月。

(词)元·张可久

寻芳屦。

出门便是西湖路。

西湖路。

傍花行到,旧题诗处。

瑞芝峰下杨梅坞。

看松未了催归去。

催归去。

吴山云暗,又商量雨。

按:北曲联乐府后集苏堤渔唱
(词)元·张可久

花能语。

一枝香玉芳心吐。

芳心吐。

旧家姊妹,若兰秦女。

荷枯柳倦鸳鸯浦。

相逢为我歌金缕。

歌金缕。

文游台上,浅云疏雨。


3

(词)元·张可久

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望。

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

采莲人语荷花荡。

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词)元·张可久

飞梅和雪洒林梢。花落春颠倒。

驴背敲诗暮寒峭。路迢迢。

相逢不满疏翁笑。寒郊瘦岛。

尘衣风帽。诗在灞陵桥。

(词)元·张可久

晚风吹上海云腥。

山色秋偏净。

了得相思去年病。

不堪听。

尊前一曲阳关令。

斜阳恁明,寒波如镜,分照别离情。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嘉兴府部

3

(词)元·张可久

弹初罢,酒暂歇。

醉诗人、满山红叶。

问山中、许由何处也。

剩猿啼、冷泉秋月。

(词)元·张可久

载酒人何处,倚阑花又开。

忆秦娥、远山眉黛。

锦云香、鉴湖宽似海。

还不了、五年诗债。

(词)元·张可久

东风景,西子湖。

湿冥冥、柳烟花雾,黄莺乱啼胡蝶舞。

几秋千、打将春去!


3

(曲)元·张可久

断桥流水西林渡。

暗香疏影梅花路。

蹇驴破帽登山去。

夕阳古寺题诗处。

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

伤心和靖先生墓。

(曲)元·张可久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残,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

一行一行(xing2),当即。写入相思传。

(曲)元·张可久

直钩曾下严滩钓。

清风自效苏门啸。

蜜蜂飞绕簪花帽。

野猿夜守丹炉灶。

扁舟范蠡高,五柳陶潜傲。

南华梦里先惊觉。


3

(曲)元·张可久

松风小楼香缥缈,一曲寻仙操。

秋风玉兔寒,野树金猿啸,白云半天山月小。

(曲)元·张可久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

梨花小窗人病酒。

(曲)元·张可久

平安信来刚半纸,几对鸳鸯字。

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

东风草堂飞燕子。


2

(曲)元·张可久

人生底事辛苦。

枉被儒冠误。

读书。

图。

驷马高车。

但沾着者也之乎。

区区。

牢落江湖。

奔走在仕途。

半纸虚名,十载功夫。

人传梁甫吟,自献长门赋。

谁三顾茅庐。

(曲)元·张可久

潜身且入无何。

醉里乾坤大。

蹉跎。

和邻友相合。

就山家酒嫩鱼活。

当歌。

百无拘逍遥,千自在快活。

日日朝朝,落落跎跎。

酒瓮边行,花丛里过。

沉醉后由他。


2

(词)元·张可久

别高沙诸友,用鹦鹉曲韵

想从一月秦邮住。

笑我是不耕种村父。

话醒吟酒不成欢,灯下怯云羞雨。

想梅花梦到孤山,又逐雪鸿南去。

寨儿中燕侣莺俦,远望我认旗指处。

按:案宋金人词皆无黑漆弩一调流传,惟元人卢挚作黑漆弩词,序谓所作乃和田不伐韵。田不伐名为,宋徽宗时,曾为大晟府典乐,可见黑漆弩词调北宋时已有。惜今田不伐原作已不传,可能此调乃采自民间,元人小令即沿用之,特唱时音律转细。天一阁本小山乐府录此两首归入词一类,亦可证此调原系词调。
(词)元·张可久

为乐府焦元美赋,用冯海粟韵

画船来向高沙驻。

便上蹑探梅吟屦。

对金山有玉娉婷,两点愁峰眉聚。

倚西风目断行云,懒唱大江东去。

借中郎爨尾冰弦,记老杜曾游此处。


2

(曲)元·张可久

红馥馥的脸衬霞。

黑髭髭的鬓堆鸦。

料应他必是个中人打扮的堪描画。

颤巍巍的插著翠花。

宽绰绰的穿著轻纱。

兀的不风韵杀人也嗏。

我不住了偷睛儿抹。

(曲)元·张可久

红馥馥的脸衬霞。

黑髭髭的鬓堆鸦。

料应他必是个中人,打扮的堪描画。

颤巍巍的插着翠花。

宽绰绰的穿着轻纱。

兀的不风韵煞人也嗏。

是谁家。

我不住了偷睛儿抹。


2

(词)元·张可久

百年浑似醉,满怀都是春,高卧东山一片云。

嗔,是非拂面尘。

消磨尽,古今无限人。

(词)元·张可久

水冷溪鱼贵,酒香霜蟹肥。

环绿亭深掩翠微。

梅。

落花浮玉杯。

山翁醉。

笑随明月归。


2

(曲)元·张可久

黄庭小楷。白苧新裁。

一篇闲赋秋怀。上越王古台。

半天虹雨残云载。几家渔网斜阳晒。

孤村酒市野花开。长吟去来。

(曲)元·张可久

金华洞冷。铁笛风生。

寻真何处寄闲情。小桃源暮景。

数枝黄菊勾诗兴。一川红叶迷仙径。

四山白月共秋声。诗翁醉醒。


2

(曲)元·张可久

刘伶不戒。

灵均休怪。

沿村沽酒寻常债。

看梅开。

过桥来。

青旗正在疏篱外。

醉和古人安在哉。

窄不勾筛。

哎我再买。

(曲)元·张可久

衣松罗扣。

尘生鸳甃。

芳容更比年时瘦。

看吴钩。

听秦讴。

别离滋味今番又。

湖上藕花堤上柳。

飕。

浑是秋。

愁。

休上楼。


2

(曲)元·张可久

白鹭洲边住。黄鹤矶头去。

唤奚奴。鲙鲈鱼。

何必谋诸妇。酒葫芦。

醉模糊。也有安排我处。

(曲)元·张可久

今日红尘在,明日青春过。

枉张罗。

枉张罗。

枉张罗。

世事都参破。

饮金波。

饮金波。

一任旁人笑我。


2

(词)元·张可久

叹诗癯。

十年香梦老江湖。

笙歌又是钱塘路。

往事何如。

青鸾写恨书。

红锦题情疏。

翠馆酬春句。

桃花结子,乳燕将雏。

(词)元·张可久

水晶宫。

四围添上玉屏风。

姮娥碎剪银河冻。

搀尽春红。

梅花纸帐中。

香浮动。

一片梨云梦。

晓来诗句,尽出渔翁。


2

(曲)元·张可久

寺前。

洞天。

粉翠围屏面。

隔溪疑是武陵源。

树影参差见。

石屋金仙。

岩阿碧藓。

湿云飞砚边。

冷泉。

看猿。

摇落梅花片。

(曲)元·张可久

瘿杯。

玉醅。

梦冷芦花被。

风清月白总相宜。

乐在其中矣。

寿过颜回。

饱似伯夷。

闲如越范蠡。

问谁。

是非。

且向西湖醉。


2

(曲)元·张可久

葛花袍纸扇芭蕉。

两袖仙风万古诗豪。

富贵劳劳。

功名小小。

车马朝朝。

算只有青山不老。

是谁教白发相饶。

休负良宵。

百斛金波,一曲琼箫。

(曲)元·张可久

唤西施伴我西游。

客路依依,烟水悠悠。

翠树啼鹃,青天旅雁,白雪盟鸥。

人倚梨花病酒。

月明杨柳维舟。

试上层楼。

绿满江南,红褪春愁。


2

(曲)元·张可久

诗情放,剑气豪,英雄不把穷通较。

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

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曲)元·张可久

依仙洞,结把茅。

清风两袖长舒啸。

问江边老樵。

访山中故交。

伴云外孤鹤。

他得志笑閒人,他失志闲人笑。


2

(词)元·张可久

帕罗残粉浥啼痕。

远岫湿寒云。

枫叶寒江,芦花夜雪,孤雁怕离群。

归来独对银釭坐,锦被待谁温。

歌谱羞拈,舞衣闲挂,何处不思君。

(词)元·张可久

美人歌舞竞湖中。

秋镜簇春红。

载酒船来,洗花雨过,清似水晶宫。

御罗单扇题新字,争看蕺山翁。

石上棋残,松边曲破,策马入樵风。

按:以上四十二首词,见天一阁本张小山乐府中

2

(词)元·张可久

小玉栏杆月半掐,嫩绿池塘春几家。

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

(词)元·张可久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

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


2

(曲)元·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曲)元·张可久

半泓秋水金星砚。一幅寒云玉版笺。

美人索赋鹧鸪天。琼杯争劝。

珠帘高捲。燕归来海棠庭院。


1

(曲)元·张可久

云冉冉,草纤纤,谁家隐居山半崦。

水烟寒,溪路险。

半幅青帘,五里桃花店。


1

(词)元·张可久

别来时。

绿笺犹寄相思。

自当年、黄州人去,不烦朱粉重施。

翠屏寒、秋凝古色,朱奁空、影淡芳姿。

蝶抱愁香,莺吟怨曲,残红一片洗胭脂。

更谁汲、香泉菊井。

寂寞水仙祠。

西泠甃、苔衣生满,懒曳筇枝。

尚依依、月移疏影,黄昏翠羽□差。

问丹砂、石涵坠井,寻古寺、金匾题诗。

岁晚江空,童饥鹤瘦,匆匆舍此欲何之。

且重和,四时渔唱,象管写乌丝。

仙翁笑、梅花折得,上闹竿儿。


1

(曲)元·张可久

西窗酒醒。

衾闲半幅,鼓转三更。

起来无语伤孤另。

何限幽情。

金琐碎帘前月影。

玉丁当楼外秋声。

凭阑听。

吹箫凤鸣。

人在雪香亭。


1

(词)元·张可久

翠袖清风品玉笙。

罗裙凉月按瑶筝。

少年不饮若为情。

老眼那知谁尔尔,小楼无复旧卿卿。

石林高卧听松声。


1

(曲)元·张可久

香风瑞锦窠。凉月素银波。

兰舟夜如何。晚凉也末哥。

万顷湖光镜新磨。小玉娥。

隔翠荷。采莲歌。


1

(词)元·张可久

天边白雁写寒云。镜里青鸾瘦玉人。

秋风昨夜愁成阵。思君不见君。

缓歌独自开尊。灯挑尽。

酒半醺。如此黄昏。


1

(曲)元·张可久

清泉翠碗茯苓香。暖雾晴丝杨柳庄。

微风小扇芭蕉样。兴不到名利场。

将息他九十韶光。夜雨花无恙。

邻墙蝶自忙。笑我疏狂。


1

(词)元·张可久

与谁,画眉,猜破风流谜。

铜驼巷里玉骢嘶,夜半归来醉,小意收拾,怪胆禁持,不识羞谁似你。

自知理亏,灯下和衣睡。


1

(曲)元·张可久

老梅边,孤山下。

晴桥螮蝀,小舫琵琶。

春残杜宇声,香冷荼蘼架。

淡抹浓妆山如画。

酒旗边三两人家。

斜阳落霞。

娇云嫩水,剩柳残花。


2

(曲)元·张可久

海棠香雨污吟袍。

薜荔空墙闲酒瓢。

杨柳野风凉野桥。

放诗豪。

一半儿行书一半儿草。

(曲)元·张可久

花边娇月静妆楼,叶底沧波冷翠沟,池上好风闲御舟。

可怜秋,一半儿芙蓉一半儿柳。


1

(曲)元·张可久

满庭落叶响哀蝉。秋入生绡扇。

池上芙蓉锦成片。雨馀天。

倚阑只欠如花面。诗题翠笺。

香消金串。罗帐又孤眠。


1

(词)元·张可久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

红叶山斋小小。

有谁曾到?

探梅人过溪桥。


1

(曲)元·张可久

莺羽金衣舒晚风。燕嘴香泥沾乱红。

翠帘花影重。玉人春睡浓。


1

(曲)元·张可久

寒潭玉龙。

仙山么凤。

春断南枝,人在西楼,笛怨东风。

曲未终。

酒不空。

罗浮仙梦。

月黄昏暗香浮动。

张可久

张可久1270?—1349 ?

字小山(一作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县)人。由路吏转首领官。曾漫游湘、赣、闽、皖、苏、浙各省。晚年久居杭州。专写散曲,尤致力于小令。《全元散曲》辑其作品八百数十件,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居首位。题材较狭窄,多写山光水色和个人情怀,亦多怀古应酬之作。善吸收诗词手法入曲,风格清劲,当时即负盛名,明清仍推崇不衰。有《小山乐府》。

☚ 袁桷   睢景臣 ☛
张可久

张可久1270前—1340后

字小山,一作字伯远。或以为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元庆元路(今浙江鄞县)人。曾任路吏转首领官,历桐庐典史,监处州酒税等职,或作幕昆山,一生沉抑下僚。晚年定居杭州,卒于至正间。毕生致力于散曲创作,有《苏堤渔唱》、《小山北曲联乐府》、《吴盐》等集,多与卢挚、贯云石倡和。今人辑有《小山乐府》,共留存小令八百九十五首,套数九套,是元散曲家中作品最多的一位,与乔吉并称为元散曲两大家。作品或咏自然风光,或写颓放生活,亦有闺情、应酬之作,风格典雅清丽,不失自然,并吸收诗词的声律、句法、词藻于散曲中,为一些由诗词转为散曲的作家开了先路。当时及后人均对其曲作出很高评价。在元有钱惟善、刘时中、贯云石、冯子振等人为其乐府集作序,或写诗文称颂;明清之后则更对之称誉不已,贾仲明诩他为“荆山玉,合浦珠,压倒群芳”,朱权评其词“如瑶天笙鹤”、“词林之宗匠”,李开先更认为“元之张、乔,其犹唐之李、杜乎”(《乔梦符小令序》),可见其影响之深。

☚ 黄公望   马谦斋 ☛
张可久

张可久生卒年不详

字小山(郑玉《师山先生文集》卷四《修复任公祠记》提到“四明张久可可久”。似名久可,字可久。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张伯远,字可久,号小山。”朱彝尊《词综》、沈辰垣《历代诗馀》:“张可久,字伯远,号小山。”《四库总目提要》卷二○○:“张可久,字仲远,号小山。”兹从《录鬼簿》说),庆元路(治今浙江宁波)人。近人罗忼烈据赵必𤩪《秋晓先生覆瓿集》卷二《贺新郎》“用张小山韵贺小山纳妇”一词,推断可久生于宋末,即生于1268—1270年左右。卒于1348年以后,可能寿八十以上(《元散曲家张可久》,见《两小山斋论文集》)。以路吏转首领官,曾为桐庐典史。至正初,年七十馀,尚为昆山幕僚(李祁《云阳集·跋贺元忠遗墨卷后》),与卢挚、贯云石等唱和,称马致远为先辈,以散曲盛称于世。著有《张小山北曲联乐府》三卷,《外集》一卷,其中有沿用词调《人月圆》、《太常引》、《忆秦娥》、《霜天晓角》二十四首。又天一阁本《张小山乐府》中有词四十二首。《全金元词》一并收录,凡六十六首。

☚ 兀颜思忠   杨载 ☛

张可久约1270—?

一作张久可,字伯远,一作仲远,号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县)人。元代散曲作家。与乔吉并称“乔张”。初为路吏,转首领官,历桐庐典史、昆山幕僚等。因仕途不得意,遂纵情声色,漫游江南,晚年久居西湖,专写散曲,尤致力于小令。著有《今乐府》、《苏堤渔唱》、《吴盐》、《新乐府》四种,近人辑为《小山乐府》六卷。《全元散曲》辑其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数九套。
索引:张可久、久可,伯远、仲远,小山。

张可久

 元代散曲作家。字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一生仕途失意,致力于散曲创作。有《苏堤渔唱》等散曲集,后人辑为《小山乐府》。
张可久

112 张可久1280?—1348后

元代散曲作家。一说名久可,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以路吏转首领官,一生不得志,时官时隐,足迹遍布江、浙、皖、闽、湘、赣等地,晚年久居杭州。他专攻小令,有作品800余首。作品多为抒写怀才不遇的抑郁感伤和归隐生活的情和景。作品讲究格律音韵和字句的和美工整,融诗词名句入曲,蕴藉工丽,是元散曲自然真率转入清丽雅正的关键人物,在散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著有《小山乐府》。

☚ 张养浩   萨都剌 ☛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80—1348后Zhang Kejiu

元代散曲作家。一说名久可,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生平不详,曾以“路吏转首领官”(《录鬼簿》),仕途上很不得志,时官时隐。
张可久专力写散曲,极负盛名,是元代“清丽派”散曲作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讲究音韵、格律,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善于融化唐宋诗词的意境入曲,提高了曲的格调。这一特点体现了元代后期散曲创作的变化。张可久的散曲多以吟咏山水、消闲寻乐为内容,如〔金字经〕《春晚》、〔红绣鞋〕《天台瀑布寺》、〔落梅风〕《碧云峰书堂》等。也时有一些表现民间疾苦、感慨世态炎凉之作,如〔庆东原〕《和马致远先辈韵》九首、〔卖花声〕《怀古》、〔醉太平〕《感怀》等,表现了作者愤世嫉俗的情绪。
张可久著有《今乐府》、《苏堤渔唱》、《吴盐》、《新乐府》四种,近人辑为《小山乐府》六卷。

☚ 卢挚   贯云石 ☛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后

元代散曲作家。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元钟嗣成《录鬼簿》说他 “以路吏转首领官”,是管税务和文书的吏员,还做过桐庐典史、昆山幕僚等职,仕途颇不得志,平生足迹遍及湘、赣、闽、浙、苏、皖等地,晚年久居杭州。一生专力于散曲创作,尤长于小令。著有 《今乐府》、《吴盐》、《苏堤鱼唱》等,现存有大一阁藏明代影元抄本《小山乐府》,明李开先编《张小山小令》,清胡莘皞钞本 《小山乐府》 6卷,任讷整理重编本《小山乐府》等,隋树森《金元散曲》共收其小令855首、套曲9首,数量居元散曲家之冠。其作品题材广泛,有咏史怀古、愤世疾俗,有对闲居归隐生活的渴望,有交游酬唱,有咏物品题和山水风光等等,其中以描绘山光水色和闲适文人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如写西湖之作 〔南吕·一枝花〕《湖上晚归》,写作者携妓游湖的生活,景与人的活动完美结合,绘景如画,境界优美,对仗工整,音调合谐,被认为是元人套曲的代表作,和马致远的《秋思》套并提,李开先誉之为“千古绝唱”。他的〔中吕·红绣鞋〕《隐士》、〔中吕·山坡羊〕《春睡》、〔中吕·满庭芳〕《春晓》、〔正宫·醉太平〕《感怀》,均被《中原音韵》的《作词十法》选入,为定格范例,评析其对偶、音律、语句和平仄。此外〔中吕·卖花声〕《怀古》、〔红绣鞋〕《天台山瀑布》等,因其思想和现实意义,也为人称道。他善于吸收诗词的声律,句法入曲,讲究格律音韵,注重词藻修饰,力求蕴藉工丽,形成清丽典雅又不失自然的风格,脱离了元前期散曲白描的特色,对元散曲风格由前期尚自然真率转向后期清丽雅正,起了重要作用,是元散曲清丽派代表人物。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说“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有不吃烟火食气,真可谓不羁之才。若被太华之仙风,招蓬莱之海月,诚词林之宗匠也”。

☚ 关汉卿   耶律楚材 ☛

张可久约1280—1348后

元散曲家。字小山,一作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县)人。以路吏转首领官。仕途不得意,遂放浪山水,多抑郁之词。留存散曲855首,数量冠元散曲家之首。多描写田园山水、歌咏归隐之作,亦有写闺情及应酬往来者。格律工整,多采诗词句法入曲,风格典雅。有《小山乐府》六卷,为近人所辑。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80—1348

元代散曲作家,一说名久可,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曾以路吏转首领官(民务官),相当于税课大使,还做过桐庐典使。他时官时隐,足迹遍及江、浙、皖、闽、湘、赣等地,一生奔波,不太得志。一生专致于散曲的创作,是元代散曲“清丽派”的代表作家,散曲作品传世最多,但题材较狭窄,大都为写景、送别、谈禅、咏物、赠答之作,也有一些反映世道险恶、贤愚不分、怀才不遇、生活窘迫的作品。他的散曲艺术颇具特色;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字句和美;讲究蕴藉工丽,而且常常熔铸诗、词名句,形成一种清丽典雅而不失自然的风格,脱离了元散曲前期白描的特色,对元散曲风格由前期的本色转向后期的典丽起了重要作用。在其作品中尤以描写山光水色的作品最为突出,绘景如画,境界优美。如写西湖之作《南吕·一枝花·湖上晚归》,用丰富的比拟和想象,勾勒西湖晚景,精心雕章琢句,融合前人名句,创造出恬静清雅的境界,被李开先誉为“千古绝唱”。著有《小山乐府》,《全元散曲》辑其小令855首,套曲9套。

☚ 杨维祯   张养浩 ☛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后

元代散曲家。字小山,或谓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以路吏转首领官。一生怀才不遇,落魄江湖,足迹遍及湘、赣、闽、皖、苏、浙,晚年久居杭州。著有《今乐府》、《苏堤渔唱》、《吴盐》、《新乐府》四集,《全元散曲》辑其套数9套、小令855首,数量居元人之冠。其曲多写名山胜水与胸中牢骚,次则谈禅吊古、赠答送别。所作注重形式格律,工于字句雕琢,常以诗词句法入曲,形成典雅蕴藉的风格特征,一些描写江南风物的篇章则“清而且丽,华而不艳”。套数《南吕·一枝花(湖上晚归)》为其代表作,明人誉之为“古今绝唱”,诗酒风流的内容固无足取,然写景优雅,状物细致,对照工整,音调和谐,颇见作者功力。小令《中吕·卖花声(怀古)》、《中吕·普天乐(道情)》、《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或叹生灵涂炭,或寄黍离之悲,或刺人心险恶,在其作中立意均另具一格。

☚ 张养浩   睢景臣 ☛

张可久1279~about1351Zhang Kejiu

sanqu writer of the Yuan Dynasty,also named Xiaoshan,meaning Small Mountain. Works:Ballads of Xiaoshan,etc.

张可久

元著名散曲家。字仲远,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以路吏转首领官, 又曾漫游江南。专力写散曲,留存作品七百余篇,为元人中最多者。与乔吉齐名,称“乔张”。题材较广泛,多写自然风景,流露怀才不遇的心情。风格雅丽,文辞工巧。著有《小山乐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5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