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仪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仪舌zhāng yí shé见“舌在”。李白《赠崔侍御》:笑吐张仪舌,愁为庄舄吟。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耳垂无伯乐,舌在有张仪。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仪舌忻忧在,舒帷誓不褰。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张仪舌 【出处】:《史记·张仪列传》:“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答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故事】: 战国时候, 有个出名的游说家叫张仪。他年轻时求学一结业,就东奔西走, 游说诸侯。有一次他到了楚国, 恰好楚国丞相的玉璧失窃了。丞相的门人熟知张仪是个穷鬼,品行也不好,认定这丞相的璧是他偷走的,于是马上把他抓来,鞭笞了几百下,然后才把他放了。张仪回到家里,他妻子看着丈夫身上的伤痕流着眼泪劝告道:如果你不读书游说,怎么会蒙受这样的耻辱呀!张仪对妻子说:别的不管了,你先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妻子随即说舌头还在,这时,张仪精神一振地说:“这就好了!” 【意思】:张仪的舌头还在,仍可游说诸侯。后用以表示仍有进取的资本或条件。 【古例】:唐·李白《赠崔侍御》:“笑吐张仪舌,愁为庄舄吟。”唐·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仪舌忻犹在,舒帷誓不蹇。”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耳垂无伯乐,舌在有张仪。”
张仪舌《史记·张仪列传》:“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后以此指人善辩,或游说帝王,博取功名。李白《赠崔侍御》:“笑吐张仪舌,愁为庄舄吟。” 张仪舌❶泛指人的舌头。清唐孙华《六月十五日自书斋入内足误践衣而蹶伤唇流血创甚戏作》诗: “待补方于唇,幸全张仪舌。” 张仪舌指张仪遭楚相斥笞后问妻舌是否在之事。形容能言善辩。语出《史记·张仪列传》:“张仪已学而游说诸候。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 掠笞数百, 不服,之。 其妻曰:‘嘻! 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答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唐李白《李太白全集》九《赠崔侍御》:“笑吐张仪舌,愁为庄舄吟。”刘献廷《幽居》诗之七:“学《易》忘年老此生,张仪舌在悔纵横。” 说话的嘴 说话的嘴嘴(指说话时的):口头 齿牙 ☚ 口的各部分 嘴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