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弟子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弟子规

 原名《训蒙文》,经贾有仁(木斋)修订后改现名。蒙书读本。一卷。清李毓秀撰。
 李毓秀,字子潜。山西绛州人。秀才资格,因撰《弟子规》死后牌位被供奉于绛州先贤祠。
 本书为清代后期广为流传的蒙学教材之一。全书共一千零八十字。分五节: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选择《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仿《三字经》体例,三言成句,句句谐韵,较全面地诠释了古代家庭教育的主要精神。重点突出,语言浅显,字数少,易记诵。
 《弟子规》简明而又具体地表达了封建社会立身处世的规范。如“入则孝、出则弟”内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叫,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泛爱众而亲仁”内有:“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因而被列为“开蒙养正之最上乘”。
 在清代后期具有极大影响,有取代《三字经》之势。清人周保璋《童蒙记诵编》说:“近李氏《弟子规》盛行,而此书(指《三字经》)几废。”清末许多地方政府饬令所属州县,以之为私塾、义学的童蒙必读书。
 除单行本,收入各种丛书:《西京清麓丛书续编·蒙养书九种》、《西京清麓丛书外编·蒙养书十三种》、《东听雨堂刊书·小儿书辑八种》及津河广仁堂所刻书、周氏师堂所编书。另《复性斋丛书》收有清人王桧心增订本。

弟子规 - 古代制度 - 可可诗词网

弟子规

 《弟子规》是一部对学童进行封建伦理教育和学习指导的蒙学教材。清代李毓秀撰辑,贾有仁修改。全书共1 080字,以孔子《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选择《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纂辑而成。在体例上仿《三字经》,句句押韵。全书共分五节,第一节为“总纲”,类似今书之“引子”。文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第二节讲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辈;第三节讲饮食起居、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第四节讲仁慈爱心,不要嫌贫谄富,要行善积德,亲近仁者。最后一节讲实行孔孟之道和学习儒家经典文献的互补性及读书的方法。书出版后,不胫而走,被誉为是“便于诵读讲解而皆切于实用“的”开蒙养正之最上乘,不仅蒙学中学童必读,在社会上也流传。清人周保璋在《童蒙记诵编》中说:“近李氏《弟子规》盛行,而此书(指《三字经》)几废。”由此可见当时影响之大。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教材部 > 蒙學教材 > 弟子規
弟子規  dìzǐguī

蒙學修身課本。清初李毓秀編寫。全書共一千零八十字,分五部分,以《論語·學而》中所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爲綱,採用三言韻語形式,通俗講解學童應遵循的封建倫理道德和行爲規範。清代中葉以後影響甚廣。今有多種坊本傳世。

弟子规

初名《训蒙文》。传统蒙学读本。清代李毓秀编撰。后由儒生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全篇以《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思想为纲,以学规、学则的形式对少年儿童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该篇分“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五个部分,共1080字。《弟子规》作为我国封建社会较完备的一部学生守则,内容十分丰富,从言谈举止到衣食住行,从对待长上到交友处世,都作了具体的规定。这部蒙学教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封建糟粕固然不少,但其中也有许多关于道德修养尤其是公德修养的内容,今天看来仍然是可取的,如尊师敬长、文明礼貌、勤劳节俭、勿贪勿奢、爱众亲仁、矜怜贫苦、待人接物、务求诚信,等等。它三字一句,齐整押韵,易记易循,操作性强。不仅被许多私塾、义学作为必读课本,而且作为“劝善”箴规,广为流传。

弟子规

《弟子规》Dizi gui

我国封建时代蒙学识字课本。初名《训蒙文》,是根据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而成的。它的中心思想是围绕 《论语·学而》 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阐发的。除总叙外,其余四部分的标题都是从上引文字中摘取的。《训蒙文》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山西新绛人,出身于富家豪门,是清代的 “国学”生员。他将《童蒙须知》改编为 《训蒙文》。以后, 清代儒生山西平阳人贾存仁 (字木斋), 又对《训蒙文》进行修订,始改名 《弟子规》。“弟子规”即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其中,对侍奉父母、尊重师长、为人处事、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很具体的要求,实际上是我国封建社会比较完备的一部青少年、学生守则。全书共360句,1 080个字,文句通俗易懂,为三言韵语便于背诵,因而甚为普及,曾被收入《清麓丛书》、《养蒙书十种》、《童蒙必读书》等丛书。清代末年有些地方官府明文规定它为私塾、义学的必读教材,甚至作为“劝善”书籍,在祠堂、茶馆、书馆中进行宣讲, 使它流传更为广泛。

☚ 凡将篇   女四书 ☛

弟子规

《弟子规》Dizigui

清代的启蒙课本。为李毓秀编撰。它以学则、学规的形式对儿童进行封建伦理教育。全书对《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那句话,用三字一句的韵文加以解释。释文共1080字,包括《论语》原话共1110字。基本内容是要求弟子。听从父母之命,长者之言,对长者要孝敬。以长者为先。对待兄弟,也要以“长者先”。日常生活中,要“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日勤于梳洗,衣贵洁,不贵华。在道德修养方面,“见人善,则思齐”,“见人恶,则内省。”对待人际关系、要亲仁,“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对待别人应“与宜多”,“取宜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妄尊自大。若上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则要学圣文,在学习态度上,“勿自暴,勿自弃”,“功夫到,滞塞通”,勤勉学习,达到圣贤的地步。

☚ 三字经   千字文 ☛
000077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