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專講弟子事師禮節的書。原爲《管子》中的一篇。《漢書·藝文志》既收《管子》於道家,又在“孝經類”另列《弟子職》,可見漢初已重此書。宋以後成爲蒙學兒童必讀書之一。全書分學則、早作、受業、對客、饌饋、乃食、灑掃、執燭、請衽、退習等節,共六百四十四字,多爲四言韻語,便於誦記。清·洪亮吉《弟子職箋釋·序》以爲“乃古塾師相傳以教弟子”;莊述祖《弟子職集解·序》以爲“古者家塾教弟子之法”。今人郭沫若《管子集校》則以爲“《弟子職篇》當是稷下學宫之學則,故被收入《管子》書中。此中弟子頗多,先生亦不止一人,觀其‘同嗛以齒’及‘相要以齒’可證。且學中有‘堂’有‘室’,有寢有庖,師生均食息其中,規模宏大,决非尋常私塾可擬。”參見本類“稷下學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