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Dì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临汾、运城、忻州,陕西之韩城,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考略》亦载。其注云: “ 《池北偶谈》: ‘山东章丘有弟姓。’ 张澍云: 上古医有弟父。又,或汉人赵弟之后。今山西曲沃多此姓。” 汉代有弟畜、弟泽、弟史; 宋代有弟邦僯,聚众三千人造反。 弟dì同胞而後生的男子(古代也包括女子)。漢武帝《李夫人賦》:“弟、子增欷,洿沫悵兮。”弟,李夫人之弟李延年,子,李夫人之子昌邑王。 弟 弟(一)dì ❶弟弟。《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邶风·谷风》二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小雅·斯干》一章:“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马瑞辰《通释》:“诗盖谓兄弟相亲爱以诚,无相欺诈。” (二)tì,通“悌”。参见〔岂弟〕条。 ☚ 兑 完 ☛ 弟读音t·ui(ˊ),为ui韵目,属i—ei—ui韵部。徒回切,平,灰韵。 ❶[弟佗]犹颓唐;引申为低俯歪斜貌。 上一条: 魋 下一条: 腿
弟读音d·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特计切,去,霁韵。 ❶同父母且比自己年龄小的男子。 ❷泛指同辈但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 ❸门生;学生;弟子。 上一条: 第 下一条: 焍
弟读音t·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特计切,去,霁韵。 ❶同“悌”。弟弟无条件顺从哥哥,谓之悌。《荀子·王制》:“劝教化,趋孝弟。” 上一条: 逷 下一条: 剃 弟〔di〕deb goud. 弟弟 〔di·di〕deb goud. 弟兄 〔di·xiong〕 nab goud. 弟die242[tiε]❶弟弟 ⊳汝有几隻~(你有几个弟弟)? ❷年长者对年轻男性的称呼,伴随的话语多带有告诫意味,类似普通话的“年轻人”。 弟ㄉㄧˋdì二2930见「弟人」、「弟儿」、「弟子」、「弟兄」、「弟们」、「弟仔」、「弟则」、「弟希」、「弟弟」、「弟拉」、「弟佬」、「弟郎」、「弟咧」、「弟宫」、「弟哥」、「弟得」、「弟婶」、「弟崽」、「弟脾」、「弟嫂」、「弟儿们」、「弟兄些」、「弟奶奶」、「弟老官」、「弟妇嫂」、「弟弟菜」、「弟妹子」、「弟娃儿」、「弟娘子」、「弟婶妇」、「弟新妇」、「弟子孩儿」、「弟兄伙子」、「弟兄伙里」、「弟兄伙的」、「弟兄淘里」、「弟仔弟仔」   弟dì对比自己年龄小的同辈男子的称呼 △ 胞~|堂~|表~|贤~。 弟❶称同父母或同辈亲戚中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妹︱~妇︱兄~︱胞~︱舍~︱仲~︱季~︱小~︱如~︱内~︱表~︱堂~︱襟~︱兄~阋(xi)墙︱难(nan)兄难~。 ❷男性朋友间的谦称;称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朋友:仁~︱贤~︱小~︱盟~︱师~︱砚~︱称兄道~。 ○~子(学生、徒弟)︱徒~(跟随师傅学习的人)︱子~(泛称年轻的后辈)丨纨(wan)绔(ku)子~。 弟dì❶ 同父母的、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弟弟。 ❷ 〈名〉同辈亲戚中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表弟│堂弟│妻弟。 ❸ 姓。 弟(2次) 弟弟。称同胞而后生的男子,对“兄”而言。舜服厥~ ~何欲《天》 另见[眩弟] 弟dì同父母后生的男子。《诗经·卫风·氓》:“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天问》:“兄有噬犬,弟何欲?”王逸注:“弟,秦伯弟鍼也。”《天问》:“舜服厥弟。” 弟di弟妇 弟妹 弟媳 弟兄 弟子 胞弟 表弟 襟弟 昆弟 老弟 令弟 盟弟 内弟 女弟 妻弟 仁弟1 如弟2 舍弟3 师弟堂弟 徒弟 小弟 贤弟 兄弟 义弟 子弟 宗弟 仲弟 把兄弟表兄弟 带徒弟 堂兄弟 兄弟阋墙 兄友弟恭 称兄道弟 高干子弟膏粱子弟 难(nan)兄难(nan)弟 纨袴子弟 四海之内皆兄弟 弟dì❶弟弟:近日邢夫人之胞~邢德全也酷好如此(聚赌),故也在其中。(七五·1846) ❷朋友间的自我谦称:雨村忙笑问(冷子兴)道,“老兄何日到此?~竟不知。今日偶遇,真奇缘也。”(二·34) 弟❶易也。《禮記·表記》:“《詩》 云:莫莫葛藟,施于條枚; 凱弟君子,求福不回。” 鄭玄注: “弟,易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弟,如字,本又作悌,音同,注及下皆同。” ❷人行之次也。《孝經·廣孝道章》:“教民禮順,莫善於弟。” 鄭玄注: “弟,人行之次也。” (《鄭氏佚書》) 兄←→弟xiōng ← → dì兄:哥哥。 弟:弟弟。 【例】 正哭着,我老二来了,那天我们兄弟俩也象今天一样,在地塄上坐了很久很久。(马烽:《太阳刚刚出山》) 弟dì〖名词〗 弟弟。对“兄”而言(25)。《郑伯克段于鄢》: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除掉,何况是国君宠爱的弟弟呢! 《郑伯克段于鄢》:段,郑伯弟也。——段是郑伯的弟弟。《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我的弟弟子由,刚巧在济南。
弟tì〖动词〗 用同“悌”。守弟道(2)。《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段不守弟道,所以不说弟。《象祠记》: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象如果还不守弟道,就不可以说家庭和睦。 弟dì❶ 弟弟。《韩非子·五蠹》:“故饥岁之春,幼~不饷。”(饷:给人食物)。 ❷ 同“第”。❶ 次序。《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 ❷ 只,只管。《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重射,臣能令君胜。”又《淮阴侯列传》:“~举兵,吾从此助公。” ❸ 宅第。《史记·荆燕世家》:“臣观诸侯邸~百余。” 另见650页tì。
弟tì敬爱兄长。后写作“悌”。《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而好犯上者鲜矣。” 另见104页dì。 弟 弟称妻。蔡元培《与黄仲玉》:“仲玉吾~。”又“祝~安。” ☚ 女弟 荆妻 ☛
弟 弟弟弟。也常用作朋友相互间的谦称。蓝润《寄王提封》:“~久困于外,难以言悉,若补遐方,苦境更何以堪之也。辱知爱三十余年,敢以达之。”谭嗣同《致龙萸溪》:“盛怀谦下,奖饰逾恒,使~益愧悚不自聊耳。”廖承志《致蒋经国》:“偏安之局,焉能自保。有识之士,虑已及此。事关国民党兴亡绝续,望~再思。” ☚ 先兄 家弟 ☛ 弟*diB5DC ❶弟弟:二~/小~/胞~。 ❷亲戚中同辈份而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表~/妻~/堂~。 ❸朋友相互间的称呼:小~/老~/兄~。 ❹〈文〉与“第”同。次第。 ❺弟子;门徒:徒~。 弟 弟弟(弟弟;胞~;小~;内~;堂~)阿连 弟和兄:弟兄 弟昆 对弟的尊称:贤弟 难弟 兄称弟:仁弟 称自己的弟:家弟 令弟 贤弟 对自己弟弟的爱称:介弟 对他人之弟的敬称:介弟 令弟 贵弟 贤弟 贤仲 对他人之弟的尊称:淑弟 称结拜的弟弟:如弟 最小的弟弟:季弟 同宗非嫡生的弟:阿戎 堂弟 年纪小的弟:幼弟 小弟 ☚ 兄 姐妹 ☛
弟子 弟子徒(徒与;徒众;徒役;徒侣;徒属;徒党;门徒) 生(生徒;学生) 弟(弟徒) 门人 门生 门眷 门下(门下士;门下生;门下客) 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词:友悌 友弟 友生 年幼未冠的弟子、学生:门童 登门拜师受业的弟子:及门之士 同一师门的弟子:门墙桃李 师门弟子:郎君 受业的弟子:及门(~第子) 门第子 师父传艺所收的最末一个弟子:关门弟子 内心敬仰、但未能直接受教的弟子:私淑弟子 私淑门人 最满意的弟子:得意门生 高才弟子:高足 深通各种学问的弟子:达徒 同门弟子中成绩优良者:高弟 众弟子:诸生 (学生或徒弟:弟子) ☚ 徒弟 文人 ☛
朋友 朋友朋(朋知;朋游;朋侣) 友(友人;友好;友生;友朋;友执;倗友;校~;战~) 雨 仇匹 交契 知闻 随肩 周旋人 泛指朋友、同年、同僚、同学等:同袍 各种朋友:三朋四友 宾客朋友:宾友 宾侣 用作对他人朋友的美称:贤友 敬称对方的朋友:贵友 对同辈友人的尊称:仁兄 朋友的美称:俊游 对朋友表示亲爱的称呼:卿 朋友间以兄弟相称:称兄道弟 对年轻朋友的爱称:弟(小弟) 朋友的代称:泛爱
另见:同伴 亲戚 交往 交情 友谊 帮助 ☚ 朋友 各种朋友 ☛ 兄弟/贤弟/贤棣/仁弟/元弟/小弟/胞弟/舍弟/愚弟/令弟 ☚ 把兄 兄弟 ☛
弟 弟用于对朋友谦称自己,对方年龄比自己可大可小。或称“小弟”。 ☚ 兄 吾兄 ☛ 弟dì;tì(一) 特计切,去荠。 ❶同“第”。次第。《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一本作“第”。 ❷弟弟。《左传·隐公三年》:“父慈子孝,兄友~敬。” ❸同“娣”。妹妹。《史记·管蔡世家》:“蔡侯怒,嫁其~。” ❹弟子;徒弟。贾至《工部侍郎李公集序》:“孔门之~,洙泗遗徒。” ❺假如;即使。《史记·吴王濞传》:“~令事成,两主分争。” (二) 徒礼切,上荠。同“悌”。恭顺。《荀子·王制》:“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 〖弟〗 (一)粵 dai6〔第〕普 dì ❶ 次序,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第」。許慎《說文解字》:「〜,韋束之次〜也。」司馬遷《史記.循吏列傳》:「公儀休者,魯博士也。以高〜為魯相。」 ❷ 弟弟。《木蘭辭》:「小〜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二)粵 dai6〔弟〕普 tì 通「悌」,弟妹順從兄長,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悌」。孟軻《孟子.告子下》:「堯舜之道,孝〜而已矣。」
弟dì❶同父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 ❷亲戚中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如:表弟,堂弟。 ❸朋友相互间的谦称(多用于书信)。如:师弟,老弟。 ❹姓。 弟dì ❶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而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 younger brother:令 ~ your younger brother; 舍 ~ my younger brother; 妻 ~ one's wife's younger brother;younger brother-in-law ❷ (泛指家族或亲戚中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表 ~ cousin ❸ (朋友相互间的谦称,多用于书信) I ❹ (姓氏) a surname:~ 旭 Di Xu ◆弟弟 younger brother;brother; 弟妇[媳] younger brother's wife;sister-in-law; 弟妹 (弟弟和妹妹) younger brother and sister;[口] (弟媳) younger brother's wife;sister-in-law; 弟兄 brothers; 弟子 disciple;pupil;follower 弟dì ❷岂弟君子|兄弟阋墙
❸高业弟子|入室弟子|兄友弟恭
❹称兄道弟|膏粱子弟|难(nán)兄难(nán)弟|难(nàn)兄难(nàn)弟|纨绔子弟|纨袴子弟|误人子弟
弟dì (甲) (金) (篆) 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像树干上缠绕着绳索。商承祚认为是“梯”之初文。最早的梯子可能是绳子做的,后来进化为木梯、竹梯、电梯。梯有等级层次之分,引申为次第。后被借作“兄弟”的“弟”,另造“梯”字代之。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dì 第(次第) 递(传递) 娣(古代姐姐对妹妹的称呼) 俤(同“弟”,用于人名) ti 阴平:梯(电梯) 锑(一种金属) 阳平:鹈(鹈鹕) 绨(厚绸子) 去声:剃(剃头) 涕(鼻涕) 悌(孝悌) 绨(一种比绸子厚实、粗糙的纺织品)
弟(dì)“ ,韋束之次弟也。从古字之象。凡弟之属皆从弟。 ,古文弟,从古文韋省,丿声。”(特计切) 徐锴《系传》:“积之而顺不相戾者,莫近于韋,故取名于韋束之次弟。” 甲骨文作 、 、 ,金文作 、 ,象缯缴缠绕有次第之形,故引申为次第,再引申为兄弟。姚孝遂云:“卜辞用为兄弟之弟:‘壶弟曰 …… 弟曰 。’”[1]《侯马盟书》309有“兄弟”一词。战国包山楚简作 、 、 ,郭店楚简作 、 。 弟部只有一个属字,“ ”下云:“周人谓兄曰 。从弟,从眔。”就是昆弟本字。 弟dì(7画)
  【提示】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弟dì7画 八部 (1)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龄小的男子: 兄~|胞~。 (2) 亲戚中同辈而比自己年龄小的男子: 堂~|表~。 (3) 男性朋友之间对小于自己的人表示亲近的称呼或自我谦称: 贤~|~拟于近日赴京。 弟 ☚ 弟部 夂部 ☛ 弟dì甲骨文、金文、小篆都与隶楷形近似。象绳索绕“弋”(yì本是带着绳子的箭,射鸟兽用)状。有“次第”义。是“第”的本字。引申指同父母的年纪比较小的男子。常重叠用。又如:兄弟|弟兄|姐弟。引申指同辈年纪比较小的男性。如:师弟。组词有:弟子(旧时学生对师自称或别人指称)。 弟★常◎常
dì表意,甲骨文、金文象用绳索依次缠绕,把箭矢缚在矫正器上之形,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弟”。本义表示有次第,是“第”的本字。(一说本义为矫正,与“弗”同。)引申为次第、同父母所生的比自己小的男性、同辈中比自己小的男性等。 【辨析】 以“弟”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i,但声调和声母不同。dì:递、第、娣、睇∣tī:梯、锑∣tí:鹈、绨∣tì:剃、涕、悌。弟 (dì)上象丱角,下象足,從兄之狀也。《説文》以爲形聲字,似非。 【按】丱,音guàn,古代兒童束的上翹的兩隻角辮。 弟 ☚ 嚚 利 ☛ 000013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