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弗里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弗里施奥地利动物学家。1886年11月20日生于维也纳,1982年6月12日卒于慕尼黑。1910年在慕尼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罗斯托克大学(1912)、布雷斯劳大学(1923)和慕尼黑大学(1925)任教。1910年,他发现鱼类对颜色和亮度的辨别能力超过人类,成为研究鱼类色觉和听觉功能的先驱。通过研究蜜蜂的行为,1919年首次发现了蜜蜂用“圆圈舞”和“摆尾舞”传递食物信息的秘密;1944年进一步发现“圆圈舞”是回巢的采蜜蜂向同伴指出附近有蜜源的信号,而“摆尾舞”则是向同伴暗示远处有蜜源的信号;1949年提出了“地磁的日周期性波动是蜜蜂‘时钟’的外界因素”的论断。他的主要著作有《蜜蜂的生活》、《蜜蜂的舞蹈语言和方位确定》等。1962~1964年任“蜜蜂研究协会”主席。1973年因研究蜜蜂行为有卓越贡献而与奥地利的K.Z.劳伦茨和英国的N.延伯根共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弗里施 弗里施1911 —Frisch瑞士德语作家。出生于苏黎世一个建筑师家庭。1931至1933年在苏黎世大学学习德语文学,后因父亲去世而辍学,以新闻工作谋生。他后来又学过建筑工程,当过建筑师,50年代初成为专业作家。他早年的作品并不出色,1947年上演了他的闹剧《中国长城》才引起文坛注意。这个剧本摒弃“场”和“幕”的模式,而由24个“景”组成,人物古今都有,除秦始皇外,还有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 、俄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法国的拿破仑,以及文艺作品中的一些人物。该剧表现技术进步与人类境况的矛盾,散布核恐怖,反对原子战争。他后来发表的两个剧本《毕德曼与纵火犯》和《安多拉》获得广泛的好评。前者寓意深刻,说明对于一切危害人类的罪恶势力,在其刚出现时必须予以抵制和斗争,否则将酿成巨大的灾祸。后者描写了欧洲的排犹运动怎样造成对犹太人的社会偏见,形成对无辜者的精神迫害。弗里施的两部重要小说是《施蒂勒》和《能干的法贝尔》,探讨了人的“同一性”的辨认问题,即一个人有了过错或劣迹,能否放弃或抹掉原来的身份而变成另一个人。这两部小说都揭示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在形式上现实的描述同人物的内心独白交织在一起,语言简练、含蓄,表现手法新颖。他后来创作的小说还有《就叫我甘腾拜因吧》、《蒙陶克》、《人类出现在新生世》、《蓝胡子》等。弗里施喜爱旅行,足迹遍及欧、亚、非、美各大洲,1975年曾来中国访问。 ☚ 迈耶尔 迪伦马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