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引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引用 (1)概念 引用是指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词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的一种修辞方法。 (2)种类 引用可分为明引、暗引、意引三类。 ①明引:正面明白地引用原句,又叫“正引”。例如: 鲁迅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②暗引:引用时不指明文句的出处和来源。例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苦恼和喜悦,在人生中是经常碰到的。 ③意引:不引原话而只引原话的意思。例如: 恩格斯在谈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曾说过,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 明引、暗引又叫“直接引用”,意引又叫“间接引用”。 (3)引用的作用 ①使语言生动活泼、丰富多彩。②能增强话语的说服力和战斗力。③用“意引”可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引用;引证yǐnyònɡ yǐnzhènɡ【同】 都是动词;都指援引别人的话,援引公理、格言、谚语来作为自己观点的根据;都是中性词;都有书面语色彩;都能作谓语和宾语;都不能重叠。 引用yǐnyòng❶用别人的话或事作为依据 引用yǐnyòng❶ 〈动〉用别人或其他书籍上的言辞或事例作为根据:引用《论语》︱准确引用外文著作。 引用又称引语、引话、引证、援、事类。修辞格之一。在自己的话语中插入现成的谚语、成语、诗词、故事等, 以提高表达效果。 如 “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四人帮’ 垮台之后, 读书的空气又如同春意一般浓了。”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是引用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里的两句。 引用可使论据确凿, 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语言精炼、 含蓄, 生动活泼, 提高表现力。 关于引用的分类, 说法不一。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分为 “明引”和 “暗用”两类;有分成 “明引”、 “暗引” 和 “意引” 三类的; 也有分“明引”、 “暗引”、 “正用”、“反用”四类的; 还有分为“明引”、 “暗引” 和 “引经”、 “稽古”、 “出新”、 “反用” 五类或 “明引”、 “暗引”、 “意引”; “引经”、 “稽古”、 “出新”、 “反用”六类的。 罢黜、罢官、罢免、罢职、撤差、撤职、褫革、褫职、黜斥、黜免、黜退、黜逐、丢官、革职、解职、免职、去职、削籍、削职;拜除、拜官、拜命、封官、复任、复职、加官、进用、录用、起用、任命、任用、授官、委任、叙用、选官、引用、重用、擢用○罢黜bà chù(动)〈书〉免除(官职):~百官|相继~|~返回乡里转眼间就遭~。 ○罢官bà guān(动)解除官职:他~了 |被~的人|~返乡。 ○罢免bà miǎn(动)选民或代表机关撤销他们所选出的人员的职务;免去(官职):~权|~一切职务|常委会由代表大会选举或~|正式~。 ○罢职bà zhí(动)解除职务:他已被~|受~处分以后,他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年迈不胜其任,请旨~|罢他的职。 ○撤差chè chāi(动)旧时称撤销官职:不怕~|区长~了|大管家~了。 ○撤职chè zhí(动)撤去职务:~法办|他已被~|受到~处分|撤不撤职要看他的表现。 ○褫革chǐ gé(动)〈书〉剥夺官服,革除功名:不加~|兵败诈病,居家~|既~而无怨。 ○褫职chǐ zhí(动)〈书〉革去官职:~为民| 因事~|为官一世,不曾~。 ○黜斥chù chì(动)解除官职;斥退:屡遭~|~归田园|~回乡。 ○黜免chù miǎn(动)〈书〉罢免(官职):礼多的升官,礼少的~|屡遭~|~无能之辈|非有大故,无或~。 ○黜退chù tuì(动)贬黜:~小人|一一~。 ○黜逐chù zhú(动)贬逐:~为庶人|一生不遇,几遭~。 ○丢官diū guān(动)失去官职:~而回|~保命|~归故里|大不了~|终归是要~的|~去职。 ○革职gé zhí(动)撤职:~留用|受~处分|~降罪|~回家|革他的职。 ○解职jiě zhí(动)解除职务:已被~|请求~|~为民 |突然~|~还乡。 ○免职miǎn zhí(动)免去职务:~待用 |他被~了 |遭到~|罢官~|就地~|免了主任的职。 ○去职qù zhí(动)不再担任原来的职务:~还家| 因病~|年老~|突然~|丢官~。 ○削籍xuē jí(动)〈书〉革职:坐受贿~|~为民|~待罚|~闲居。 ○削职xuē zhí(动)〈书〉撤职:~为民|~降罪|~回籍|~闲住|罢官~。 ●拜除bài chú(动)拜授官职:~逢时|君已先~|~官爵。 ●拜官bài guān(动)授官:一人~,门庭若市 | 士卒皆~|~者数人。 ●拜命bài mìng(动)受命,多指拜官任职:~仅数月 |~疆场。 ●封官fēng guān(动)封赏官职:~许愿|~加爵|~晋爵|~赐赏。 ●复任fù rèn(动)恢复原任职务:遇赦~|刚被罢职,又要~|~三年,每年外加俸三百石|~云贵总督。 ●复职fù zhí(动)免职或撤职后又恢复原职:等待~| 已经~|顺利~|尚未~|释放后即行~|~不久就调回原单位。 ●加官jiā guān(动)晋升官阶:~进禄|~晋爵|~封赏|~进秩,封为韩王。 ●进用jìn yòng(动)选拔任用:~贤良之吏|此人可以~|何时得~|~善人,共成政道。 ●录用lù yòng(动)任用:择优~|量材~|~才能|~新人|公司~了六名大学生|你正式被~。 ●起用qǐ yòng(动)泛指提拔任用:~新秀|~战功显赫者|公司何时~你的|他们再一次~这位年轻人。 ●任命rèn mìng(动)下命令任用:~大使|~为厂长|接受新的~|~手续。 ●任用rèn yòng(动)委派职员担任职务: ~能人| 另有~ | ~贤者。 ●授官shòu guān(动)给予官职:~无方|随才~|量能~,贤愚有差|~选贤。 ●委任wěi rèn(动)派人担任职务:~状|被~为省长|~他总理政务|~书还未发|公司~了一名副总经理。 ●叙用xù yòng(动)〈书〉任用(官吏):~得法|按功~|永不~。 ●选官xuǎn guān(动)选任官职:按资格~|~条例|靠德才~|吏部在~过程中大肆收受贿赂。 ●引用yǐn yòng(动)任用;援引(人):~旧部|~天下名士。 ●重用zhòng yòng(动)(把某人)放在重要工作岗位上:~人才|~贤能|得到~|准备~|决心~|受皇上~|得到朝廷~。 ●擢用zhuó yòng(动)〈书〉提升任用:即日~|~贤士|~高才|破格~。 引用 引用修辞方式(辞格)之一。就是引用古人的言论或事迹来增强行文的表现力。古汉语中这种修辞手法主要体现在“稽古”和“引经”中。参见“稽古”“引经”条。 ☚ 双关 稽古 ☛ 引用辞格之一。亦称“引证”。即把别人的话或其它资料引到自己的作品, “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以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可信性。如汉·贾谊《论积贮疏》: “管子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引用范围宽泛:或引言,或引事,或引文,凡名言、成语、谚语、典故、人物、事件等,均在所引之列。从形式上分,有明引和暗引;从内容上分,有正引和反引。 任用 任用任 用(除用;断用) 以 庸 试(试用) 授(授用) 肩 服 委用 委使 另见:提拔 委派 录用 用人 ☚ 任用 任用人员 ☛ 引用/引证/引据 ☚ 假设 引用 ☛ 引用 引用援(援用;攀援) 攀引 另见:写作 方法 证明 根据 ☚ 引用 引证 ☛ 引用对享有版权作品的原文或其修改后的内容的利用。不仅包括引用书籍、报刊、杂志中的文字内容,而且还包括引用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中的内容。例如,为了评论一部电影,就可以在电视中播放一段该影片的有关部分内容。但这种内容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各国版权法对引用都作了规定。 引用 088 引用辞格的一种,又称引语。系引用现成的名言、警句、谚语、诗文、寓言、典故等以提高表达效果的修辞方法。有明引、暗引、意引三种。明引直接引用原文,可注明出处及作者。暗引亦引用原文,但不注明出处与作者。如“我想三五月明之夜,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周瘦鹃《苏州游踪》)意引只间接引述原意,而不直接引用原文。如“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 婉曲 夸张 ☛ 引用修辞格的一种。在说话或写作中引入现成的语句(包括名言、警句、成语、谚语、寓言故事等)来说明问题,或在驳论中引进对方话语作为靶子加以批驳的方法。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话是有道理的。” 引用 引用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可以援引他人的话语或典实等。引用可分为引言、引文、引事,或明引、暗引等。这种修辞方法因为引用的是内涵精警的格言、名言,或者熟悉的历史故事,或者形象生动、脍炙人口的文字等,故能增加文章的理论色彩和说服力,因能唤人联想,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也常有韵味深长之妙。例如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中“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就引用了《后汉书·李膺传》中“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一事。又如唐王勃《滕王阁序》中“酌贪泉而觉爽”用《晋书·吴隐之传》写吴路过贪泉时特意“酌而饮之”事。可参见有关词条。 ☚ 互省 引文 ☛ 引用quote;cite;invok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