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极
辞赋名篇。唐代元结作。载见《元次山文集》。包括《思元极》、《望仙府》、《怀潜君》三首。其命名缘起,如序所述:“引极,兴也。喻也。引之言演,极之言尽。演意尽物,引兴极喻,故曰引极。”可见此题篇幅短小,而深有寄托。其文采用骚体,假托比兴,演述主题。《思元极》表现作者对元气至和境界的追求,《望仙府》抒发其保持纯真人性的愿望,《怀潜君》则寄托其隐居求玄的志向。三首连环回互,体现了作者思想中蔑视世俗希望高举远引的 一面,而结构上既分又合,终是一体,又成为其体制上的特色之一。元极在浩浩苍苍之上,仙府隐深山幽林之间,潜君处沧淼汹涛之下,而作者不辞艰难,上下求索,终不免于“思不从兮空踟蹰,心回迷兮意萦纡”,由此可见其深受楚辞尤其是《九歌》美学精神的影响。全篇文辞古雅,饶有情韵,而风格绵缈芊丽,偏于阴柔,与作者本人之《演兴》四首偏于刚强激愤适成对照。此篇颇为宋人晁补之、朱熹所称赏,被录入《楚辞辩证》,并受到有“尘外之趣”(朱熹《楚辞后语》)的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