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字同词指用不同字形记录同一单音词的现象。如异体字所记录的词。 异字同词书面语中存在的一种现象。即用不同的字记录同一个词。主要有三种情况:❶异体字。如《三国志·魏·王肃传》注引《魏略》: “言读书百徧而义自见”;又《贾逵传》注引《魏略》: “常自课读之,月常一遍”。“徧”和“遍”形异而义全同。 ❷通假字。如《史记·陈涉世家》: “士不敢贯弓而报怨”;《汉书·陈胜传》: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贯”是“弯”的通假字,形异而义同。 ❸古今字。例如《诗·齐风·南山》: “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又《左传·隐公元年》:“郑武公娶于申”。“取”和“娶”是古今字,形异而义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