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开诚布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开诚布公;开诚相见

 异 开诚布公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布公:宣告,宣布。以诚待人,坦白无私。直陈性成语。偏重于“表白、无私”,以示内心的真诚。
祖逖对于部属的态度,更是开诚布公,爱护他们。(何兹全《祖逖北伐》四)两人一见面,局长便开诚布公地首先打开了话匣子。(李林海、蒋力《无名小卒之歌·一九八七年的足音》)
开诚相见 指真诚坦率地与人接触。
和一个不肯开诚相见的人在一起交谈,实在是件受罪的事。(王不天《普通党员》十四)你们的“总统”把“停止战事恢复和平”认为是一件事,声明必定开诚相见愿与中共商讨实现这件事的具体方法;你们则将战争与和平分割为两件事,不愿意派出代表和我们商讨停止战争的具体方法。(《毛泽东选集·中共发言人评南京行政院的决议》)
都有真诚、坦率的意思。都常作谓语,亦作定语、状语。
  • 上一篇: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 下一篇:开诚布公;推心置腹

“开诚布公;推心置腹”的拼音、意思、同义词、近义词-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开诚布公;推心置腹

 廖公的推心置腹、开诚布公,赢得无数国际友人的爱戴。(张宗刚《微笑在人间———读〈廖承志传〉》)
异 开诚布公 见153页。
推心置腹 将己赤诚之心推入人腹。比喻真诚待人。多指心灵深处的诚挚,也形容互相之间情谊深。比喻性成语。以“心”、“腹”设喻取譬,自然鲜明。
由于他平素对朝廷不满,又感于尚炯的推心置腹,就把他平日不轻易对人谈的话都谈了出来。(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促膝长谈,永生才知道这位房先生也是个穷人。(郭澄清《大刀记》第一卷开篇十一)
都有诚恳相待的意思。都可作各类句子成分。
  • 上一篇:开诚布公;开诚相见
  • 下一篇:开门揖盗;引狼入室

开诚布公kāichéng-bùɡōng

诚恳待人,坦白无私。
【同】推心置腹
【反】勾心斗角 明争暗斗

开诚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

〈成〉诚恳待人,坦白无私:我们开诚布公地谈谈吧。
【同义】肝胆相照│开诚相见。

开诚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

动词性,连动结构。对人诚意相待,坦诚无私,用于褒义。
【例】 一个人应该坚持真理,开诚布公,对别人对自己始终表里如一。(《报告文学》 1987年第2期91页)

开诚布公

(同)推心置腹 开心见诚 坦怀相待 肝胆相照
(反)钩心斗角 尔虞我诈

开诚布公

开诚:敞开诚心。布:公开。待人诚恳,坦白无私。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先是辅佐刘备打天下,继而又辅佐后主刘禅。他为相十几年,为蜀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史书评价他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肝胆相照、披肝沥胆[沥胆披肝]、推心置腹、开诚布公、开诚相见[推诚相见、开心见诚];钩心斗角[勾心斗角]、尔诈我虞[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假仁假义

○肝胆相照gān dǎn xiāng zhào

比喻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我两个一见,气味相投,~,我可瞒不上你来|我有一个~的朋友。

○披肝沥胆pī gān lì dǎn

比喻真心相待,开诚相见:某非卖主求荣,今遇明公,不敢不~|~,以效其忠|谁肯~,触冒威尊。也说〖沥胆披肝〗。

○推心置腹tuī xīn zhì fù

将己心置人人腹,比喻真诚待人:他摆出一种~姿态|我已经多年没有从别人嘴里听到这些~的话了。

○开诚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

诚恳相见,坦白无私:上头的公事是叫地方官时时接见商人,与商人~,联络一气|我很想和你~地谈谈|说句~的话,你那篇文章我不满意。

○开诚相见kāi chéng xiāng jiàn

对人敞开内心,诚恳相待:~,毫无隐瞒|我们~地谈一谈|大家~,通力合作,各尽所能。也说〖推诚相见〗、〖开心见诚〗。

●钩心斗角gōu xīn dòu jiǎo

比喻各用心机,明争暗斗,互相倾轧:~,争权夺利|他与~的市侩社会诀别了。也作【勾心斗角】。

●尔诈我虞ěr zhà wǒ yú

互相猜忌,互相欺骗:政治骗子惯于使用~的手段| 团结就要真的团结,~是不行的。也说【尔虞我诈】。

●明争暗斗míng zhēng àn dòu

公开和隐蔽地钩心斗角:~一齐来|这些敌人必然会和我们~| 旧官场中一向是~的。

●假仁假义jiǎ rén jiǎ yì

伪装的仁慈善良:~以行其私|~的,好不可恶|~地装好人。

开诚布公

开诚布公

语本《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谓诚恳待人,坦白无私。张元济《与商务董事会》:“时至今日,公司若能破除积习,事事均~,一切自能顺手。”

☚ 集思广益   同心协力 ☛
开诚布公

开诚布公

展示诚意和公道。形容诚意相待,坦荡无私。开、布:展示。

☚ 尽忠竭力   开诚相见 ☛
诚恳相待

诚恳相待

跟人接触时,诚恳地对待:披觌 坦怀 披肝胆 披肝沥胆 披肝沥血 披肝露胆 披沥肝胆 披露肝胆 披肝挂胆 披布肝胆 隳肝沥胆 隳肝尝胆 肝胆披沥 沥胆披肝 沥胆濯肝 沥胆隳肝 沥胆抽肠 沥肝呈胆 沥血披肝 沥血剖肝 沥血披心 输肝沥胆 输肝剖胆 输肝写胆 摅肝沥胆 剖肝沥胆 刳肝沥胆 倾肝沥胆
坦白直率,真诚待人:开诚相见
披露肝胆,至诚待人:析肝沥悃
待人真心实意:抠心挖胆 抠心挖肚 抠心挖肺 抠心挖血
虚心礼让,诚恳待人:披怀虚己
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开诚布公 开忱布公 推诚布公 坦诚布公
 敞开心扉,开诚布公:剖腹明心

☚ 坦诚相待   养育1 ☛

开诚布公

诚恳相见,坦白无私。开诚:襟怀坦白,揭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晋代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 “诸葛亮之为祖国也……开诚心,布公道。”宋代魏了翁《鹤山集》卷二十七:“今与将士,开诚布公,共图协济。”

开诚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

frank (/open) and aboveboard (/sincere/straightforward); be open with sb about sth; be perfectly honest about; be quite frank with; heart-to-heart; in all sincerity and frankness; openhearted; straight from the shoulder;unbosom oneself
❍ 让我们~的来谈吧,你当然知道怎么样做才对你有利。(高云览《小城春秋》149) Let’s be frank. Naturally you know what to do if you want things to go easily.
❍ 我办事就爱个爽快。~和我商量,我也~。(茅盾《子夜》275) Now,I like to keep everything I do aboveboard,and if a man’s perfectly frank with me,then I’ll be perfectly frank with him.
❍ 我希望大家~,坦坦白白地把问题摆在桌子上,谈清楚,徐总经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Ⅰ—346) I hope,Mr Xu,that we can all be perfectly honest about this; let’s put all our cards on the table for a frank discussion and get the problem thrushed out.
❍ 但是经他~地陈说了一番,冰如就说,“你还有教育以外的大志,就不好拖住你了。……” (叶圣陶《倪焕之》318) But once he had given him a frank account of all the circumstances,Bingru said,“If you’ve set your mind on some great purpose beyond education,then it would not be right for me to try to dissuade you. …”

开诚布公

frank and sincere;in all sincerity and frankness;open-hearted
双方~地交换了意见。The two sides have had a sincere and frank exchange of views.

开诚布公kāi chénɡ bù ɡōnɡ

开诚:敞开胸怀;布:宣布。坦白无私、真诚相待、坦率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speak frankly and sincerely, as open as day, be frank and aboveboard, be perfectly frank

开诚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

【解义】开诚:敞开胸怀,袒露诚心。布:宣布。对人以诚心相待,坦白无私。
【用法】多用于将真实情况不加隐瞒地向大家宣布,以免猜疑。
【例句】因为经理事事~,所以职员们都尽力工作。
【近义】推心置腹、开诚相见
【反义】尔虞我诈

开诚布公

《辞源》源云:《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宋·许月卿《先天集·一·〈次韵陈肇芳等赠李相士〉诗》:“集思广益真宰相,开诚布公肝胆倾。”阳枋《字溪集·一〈上宣谕余樵隐书〉》:“恭闻明公将旨谕蜀,开诚布公,人心感悦,欢声如雷。”
按,此语所源不错。此语他型,河南版《汉语成语大词典》补逸云:也作“推诚布公”。章炳麟《上李鸿章书》:“且吾惟推诚布公于日本,加之以恭谨而得一当焉。”

开诚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

真诚表露内心想法,坦率提出公正见解。《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开诚布公

三国的时候,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对蜀主刘备非常忠心,刘备也非常器重他,临终前曾对他说:“你的才能是魏文帝曹丕的十倍,是不可多得的治国安邦的人才。我的儿子刘禅能辅助就辅助他,如果他实在不成器,你就取而代之。”
诸葛亮听了,当即立誓表示要全力辅佐刘禅治理国家。
刘备死后,刘禅即位。他的才能十分平庸。尚书令李严趁机劝诸葛亮进爵称王,诸葛亮严肃地说:“先帝那么器重我,让我做丞相。如今讨伐曹魏的大事还未成功,我就妄自加官进爵,岂非太不忠不义了?”
当时,蜀国是三国中最弱小的一个国家。诸葛亮面对强大的曹魏,主张以抗衡求生存。他规劝刘禅不要夜郎自大,内治朝政,外修武威,使蜀国保持了近四十年。
诸葛亮治国治军向来以理服人。参军马谡与诸葛亮感情很好,但因为违反军规,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将他斩首。临死前马谡上书给诸葛亮说:“虽死无恨于黄泉。”
街亭的失守,导致赵云、邓芝也在箕谷打了败仗,诸葛亮承担了指挥不当的责任,主动上书连降三级,降为右将军。他还要求部下给他提意见和建议,他相信,只要认真地吸取经验教训,那么“事可定,胜利可望”。
诸葛亮对待不忠不义之徒也毫不手软。荆州廖立曾被诸葛亮欣赏,但因为未能位列上卿,就心怀不满,常常诽谤先帝刘备和同僚。诸葛亮上表弹劾,将他流放到汶山郡(在今四川省)。
诸葛亮进军祁山,尚书令李严督运粮草没能及时运上,玩弄手段要诸葛亮退兵,退兵后又说粮草充足,不该退兵。诸葛亮出示了李严的信件等有力物证,弹劾李严,将他削职为民,流放梓潼郡。
公元234年,诸葛亮积劳成疾,不幸病死军中。死后,他并没有留给后辈任何产业。
李严和廖立听说诸葛亮死讯,都悲痛万分。原来,他们早已痛改前非,准备重新得到诸葛亮的任用。现在不会再有人起用他们了。两人分别在各自的流放地激愤而死。
诸葛亮一生坦坦荡荡,从不徇私枉法,对人接物坦诚公道,《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他“开诚心,布公道”,就是赞扬诸葛亮坦率真诚的品质。
后来,人们就用“开诚布公”这个成语,来指推诚相见,坦白无私。

开诚布公kāi chénɡ bù ɡōnɡ

开诚:敞开胸怀。布:宣示。指态度诚恳,坦白无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例】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近〕开诚相见 二者都有“真诚待人”之意,但后者没有“坦白无私”的意思。

开诚布公kāi chénɡ bù ɡōnɡ

【释义】讲出内心真实的想法,提出公正的意见。
开诚:???? ??? ??.
布公:???? ???.
??? ???? ????.
?????? ???.
【例句】我希望各位先生都开诚布公地提出自己的意见。
?? ????? ??? ????? ????.
【近义词】开诚相见 襟怀坦白
【反义词】钩心斗角 尔虞我诈

开诚布公kāi chénɡ bù ɡōnɡ

开:敞开。布:宣告。敞开诚心,示以公道。形容待人处世真诚坦白,公正无私。赵树理《互相鉴定》:“刘正,你对大家有什么意见,还是~跟大家谈谈吧!”
〔出处〕《三国志·蜀书· 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开诚心,布公道。”
〔变式〕推诚布公
〔近义〕开诚相见 推心置腹
〔反义〕钩心斗角 尔虞我诈
〔辨析〕“开诚布公”重在向人表白自己的真诚无私,“开诚相见”重在以真诚之心待人。
〔连用〕推心置腹

以诚相见,坦白无私开诚布公

格式 会意式。
释义 开:打开。布:宣布。公开自己的诚意,陈述自己的公正看法。
出处 《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论》:“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举例 你们两人有些误会,~ 地交谈交谈,矛盾就容易解决。

开诚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

推心置腹 开心见诚
tui xin zhi fu kai xin jian cheng
【开诚布公】 以诚相待,坦白无私。源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重在“表白”、“坦白”上。
【推心置腹】 将心放入别人肚子里。比喻真心待人。源出《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推赤心置人腹中。”重在“表现”、私交深厚上。
【开心见诚】 披露真心,显现诚意。形容真心诚意待人。源出《后汉书·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例﹞ 我也是爽快的脾气,我们不说废话了,你先提出你的“合作”条件来,要是可以商谈的话,我一定开诚布公回答你。(茅盾:《子夜》)唐秀云如若是个男子汉,昨天就算不当场帮着汪志说服罗小山的话,晚上也得单独去找罗小山,推心置腹地给糊涂的罗小山出出主意。(浩然:《山水情》) 同志间相处应该开心见诚,而不要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开诚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布:宣示。指态度诚恳,公正无私。
〔例〕老师~的一番谈话,解开了李明心里的疙瘩。
【辨析】“开诚布公”与“开诚相见”都有真诚待人的意思,也都含褒义。“开诚布公”一般用于发表或交换意见的场合,“开诚相见”不限于此;“开诚布公”常跟“谈”“告诉”“说”一类词搭配,“开诚相见”不这样;“开诚相见”没有“公正无私”的意思。

开诚布公kāichéng-bùgōng

开诚:敞开心扉,表露诚意。布公:披露襟怀,显示公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后以“开诚布公”指诚恳无私地待人。

开诚布公kāi chénɡ bù ɡōnɡ

解释 开诚:敞开诚心。布公:宣示公正。指以诚相待,坦白无私
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诸葛亮一生勤勤恳恳,为了治理蜀国和兴复汉室而鞠躬尽瘁。《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给他写的传记最后评论说:“诸葛亮作为相国,安抚百姓,明示礼法和规矩,规定官吏的权限和职责,听从君主的裁断,袒露诚心,推行公正。对于竭尽忠诚,有益于当世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一定奖赏;对于违反法令、懒惰无礼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亲戚也一定惩罚;对于认罪并坦白真情的人,即使罪行严重也一定赦免;对于不说实话、巧言伪饰的人,即使罪行轻微也一定严惩。无论做了多么小的好事,没有不奖赏的,无论做了多么小的坏事,也没有不贬斥的。他对各项事务都很熟悉,能抓住其根本,能根据人的名声考察他的实质,瞧不起那些虚伪的人。最终使得蜀国全境之内,人人都敬畏爱戴他,刑法政令虽然严厉,但没有怨恨之人。这都是因为他心存公平,对该不该做的事规定得十分清楚的缘故。”
近义 坦诚相待
反义 钩心斗角
例句
你俩只要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就可以消除误会。

开诚布公kāi chénɡ bù ɡōnɡ

敞开真诚的心胸,表明无私的心意。指以诚意待人。也作“开诚布信”。

开诚布公kāi chénɡ bù ɡōnɡ

敞开真诚的胸怀,处以公道之心。指态度诚恳,坦白无私。
包大人的告示
【包大人】即包公,北宋名臣,刚直清廉,高风亮节。

开诚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

【解义】 开诚:敞开胸怀,袒露诚心。布:宣布。对人以诚心相待,坦白无私。
【用法】 多用于将真实情况不加隐瞒地向大家宣布,以免猜疑。
【例句】 因为经理事事~,所以职员们都尽力工作。
【近义】 推心置腹、开诚相见
【反义】 尔虞我诈、钩心斗角

开诚布公kāi chénɡ bù ɡōnɡ

开: 敞开,袒露。布: 公布,明示。敞开胸怀,袒露诚意,明示公道。赵树理《互相鉴定》:“刘正,你对大家有什么意见,还是~跟大家谈谈吧!”
◆ 也作推诚布公

开诚布公kai cheng bu gong

开诚:敞开思想,显示诚意。布:发布,展示。公:公道。展示诚意,体现出公正无私。指推诚相见,坦白无私。
【近】推心置腹 开诚相见
【反】尔虞我诈 钩心斗角

开诚布公 推心置腹kāi chéng bù gōng;tuī xīn zhì fù

开诚:以诚相见;布公:坦诚无私;置腹:以真心放置对方腹中,即将心比心。形容与人交往坦诚相见,真心待人。《李宗仁回忆录》第四十三章:“倘中央~,未尝不可使其为国家建设而尽力。”


心平气和 和颜悦色xīn píng qì hé;hé yán yuè sè

形容心气平和、态度温和可亲的样子。陈沂《实事求是地对待革命对待同志》:“罗荣桓同志~地对他说:‘同志,你的车已开到危险的边缘,再向前一步,就要开进泥塘了。’”

开诚布公kāichéng-bù gōng

开诚:敞开胸怀,表达诚意。布:宣示。公:公正,公道。指推诚相见,坦白无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例】祖逖对于部属的态度,更是开诚布公,爱护他们。(何兹全《祖逖北伐》)
❍ 我办事就爱个爽快,开诚布公和我商量,我也开诚布公。(茅盾《子夜》)

【开诚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

公开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见解。表示以诚意待人。

开诚布公kāichéng-būgōng

〔并列〕 敞开胸怀,以诚待人,坦白无私。语本《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李劼人《大波》:“今与父老子弟约:自得此电之日始,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勿生疑虑。其一切未决之事,春煊一至,即当进吾父老子弟于庭,~,共筹所以维持挽救之策。”
△ 褒义,多用于人们交往,待人接物方面。
【近义】推心置腹 赤诚相待
〖反义〗尔虞我诈 勾心斗角。
也作“推诚布公”

推襟送抱;开诚布公

推襟送抱;开诚布公tuī jīn sòng bào;kāi chéng bù gōng

【上】襟:胸襟。抱:胸怀。向人诉说心意,真诚相交。周瘦鹃《花前琐记》:“体贴无殊骨肉亲,推襟送抱见真情。”
【下】开诚:敞开胸怀,表露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相告。谓推诚相见,坦白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茅盾《子夜》:“我办事就爱个爽快,开诚布公和我商量,我也开诚布公。”
【综】形容以真心相见,坦白无私。
【例】企业有什么困难,领导只要向职工推襟送抱,开诚布公,实事求是地讲出来,职工是会理解和支持的。

☚ 推诚待物;轻财好施   魏颗结草;黄雀衔环 ☛

开诚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

开诚:敞开胸怀,揭示诚意。布:宣告。公:公道。形容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