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式扶贫Development-oriented Poverty Reduction扶贫方式之一。在国家必要支持下,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使其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扶贫方式。 开发式扶贫 开发式扶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鼓励贫困山区干部群众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改善生产条件,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扶贫方式。是对传统的分散救济式扶贫的改革与调整,是我国政府扶贫政策的核心和基础。开发式扶贫措施主要包括: ❶倡导和鼓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贫困农户中普遍存在的 “等、靠、要” 思想。在这些年的实践中,先后在贫困地区涌现了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的林州精神和不等不靠,“宁肯苦干、不愿苦熬” 的黔江精神。 ❷针对贫困山区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国家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鼓励、支持贫困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公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发展生产的物质条件。 ❸国家安排优惠的扶贫专款贴息贷款和制定优惠政策,重点帮助贫困山区、贫困农户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相应的加工业项目,促进增产增收。 ❹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加自我发展能力。 ❺扶贫开发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加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发展后劲。 ☚ 传统分散救济式扶贫 国家扶贫开发政策 ☛ 开发式扶贫aid indigent people through development-oriented assistance;poverty reduction through development proje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