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开元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开元寺

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始建于东晋,名永安寺,唐时改名开元寺。遗址今不存。宣城县在唐时为宣州治所,诗人杜牧住宣州团练判官时常游此寺,诗作《题宣州开元寺》,即指此。

开元寺

中国佛教寺院。位于福建省泉州市西街。始建于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初名莲花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改称开元寺,宋代有支院百余所,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并为大寺,赐额“大开元万寿禅寺”。1341年至1368年间遭火灾,于1368年之后重建,又于1661年扩建。该寺包括东西两翼建筑群。今开元寺占地7.8 hm2,主要建筑有:紫云屏、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相传大雄宝殿建殿时有紫云盖地,故名紫云大殿,高20 m,9间9进,内有柱86根,俗称百柱殿,殿中央供奉五尊佛祖像,斗拱间附雕着24尊飞天乐伎。大雄宝殿前院的两侧旁院,有东西两塔对峙,相距200 m。东塔为镇国塔,西塔为仁寿塔。现存石塔(原东塔)于1132年至1250年重建,高48.24 m。西塔始建于五代与东塔结构一样,初为木塔,后改为砖塔,现改石塔,于1228年至1237年重建,塔高44.06 m。两塔均为仿木构式八角5层楼阁式的石构建筑。

开元寺

开元寺

唐宋敦煌僧寺。在沙州城内。据S.2729蕃占辰年(788)有寺僧13人。据S.0542背(7)、(8)戌年(818)有寺户丁口20、妻女28人,并有田园、仓储、羊群、油坊,寺田还栽植水稻。据S.2614晚唐有寺僧37人、旧沙弥7人、新沙弥4人,都计僧及沙弥48人。P.3451晚唐乾符年间所作《张淮深变文》记该寺塑有玄宗皇帝圣容,足见敦煌百姓向唐之志,使前来沙州的天使大为感叹。S.3156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写卷仍见该寺之名。拥有藏经,见S.0476《龙兴、开元等寺藏经目》。寺僧亦热心开窟造像,莫高窟盛唐148窟等留有该寺西夏时僧人供养像和题名。

☚ 灵图寺   敦煌报恩寺 ☛
开元寺

开元寺

唐宋敦煌僧寺。在沙州城内。据S.2729蕃占辰年(788)有寺僧13人。据S.0542背(7)、(8)戌年(818)有寺户丁口20、妻女28人,并有田园、仓储、羊群、油坊,寺田还栽植水稻。据S.2614晚唐有寺僧37人、旧沙弥7人、新沙弥4人,都计僧及沙弥48人。P.3451晚唐乾符年间所作《张淮深变文》记该寺塑有玄宗皇帝圣容,足见敦煌百姓向唐之志,使前来沙州的天使大为感叹。S.3156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写卷仍见该寺之名。拥有藏经,见S.0476《龙兴、开元等寺藏经目》。寺僧亦热心开窟造像,莫高窟盛唐148窟等留有该寺西夏时僧人供养像和题名。

☚ 灵图寺   敦煌报恩寺 ☛
开元寺

开元寺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内西街。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初建时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诏改为开元寺。宋代为其鼎盛期,有寺院百余所,元代将寺院并成“大开元万寿禅寺”。元末寺被毁,现存的寺庙为明清两代重修。开元寺占地约7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台、藏经阁、功德堂、尊胜院、水陆寺等。全寺建筑以中轴线为主干,讲究对称、整齐。大雄宝殿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高20米,重檐歇山顶,相传建殿之日,有紫云飘绕盖地,故该殿被称为“紫云大殿”。全殿立柱百根,俗称“百柱殿”。殿内石柱和石础形式多样。前殿百柱柱顶斗拱间附雕飞天、伎乐24尊,为我国木构建筑所少见。大殿前露台基石上有人面狮身浮雕72幅,殿后廊檐下的两根石柱上雕刻着古代印度神话故事,这些均为已毁的宋、元时期泉州婆罗门教寺的遗物,后移到这里,具有浓厚的异国风味。甘露戒台位于大雄宝殿之后,现存建筑为清初修建,为重檐八角攒尖式建筑。坛盖为蜘蛛式藻井,结构复杂,别具一格。开元寺是福建省最大的佛教建筑之一,规模宏大,雄伟壮观,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崇武城   华林寺大殿 ☛
开元寺

开元寺

位于泉州市西街。686年(唐垂拱二年)始建。该寺占地约50亩,南北长630米,东西宽500米,规模宏大,为福建最大佛教寺院之一。
主要建筑有位于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西两廊及双塔。大雄宝殿是全寺主建筑,建于唐垂拱二年,修于明代,又称“紫云大殿”。殿后为甘露戒坛,1018年(北宋天禧二年)建,与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合为当时中国三大戒坛。坛顶藻井结构复杂,斗拱亦附刻飞天乐伎,衣结飘带,别具一格。藏经阁是中轴线建筑群终点和最高处,始建于元初,本为法堂。阁上藏经近万卷,有20余卷宋版经书,为稀世之珍,并辟有弘一法师(李叔同)陈列室。阁下辟为“古钟陈列室”,陈列自宋以来铜、铁钟12口。
东西双塔也是开元寺的重要特色。双塔位于紫云大殿前,相距200米,均为五层八角形石塔。东塔名镇国塔,西塔名仁寿塔,分别始建于唐末和五代,均为木塔。
开元寺内还有功德堂、尊胜院、水陆寺、檀越祠、准提禅林等,附属文物甚多,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 安平桥   清净寺 ☛
开元寺

158 开元寺

坐落在泉州市西街,建于唐垂拱二年(686),为福建省最大佛教寺院,占地7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二塔,布局严整,宏敞壮观。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式,因有近百根石柱支撑,俗称“百柱殿”。殿内斗拱附刻“飞天乐伎”24尊,姿态飘逸。佛坛正面供奉丈八金身的五方佛。寺前双塔为八角五层石塔,相距200米,东名镇国塔,西为仁寿塔,为泉州古城独特标志。

☚ 清源山   洛阳桥 ☛
开元寺

开元寺

佛寺。在福建泉州市西街。相传这里原是唐朝黄守恭的桑园,因一桑树开出白莲而舍地建寺,初名 “莲花寺”,建于垂拱二年 (686)。开元二十六年 (738) 改为今名。元至正二十二年(1285) 曾合并一百多支院为一大寺,惠宗御赐额“大开元万寿禅寺”,是泉州有名的大寺院。寺屡圮屡修,现存多为明代建筑。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高20米,面宽9间,进深6间,又名 “紫云大殿”,相传垂拱二年初建时曾有紫云盖地而得名。亦名 “百柱殿”,应有百根石柱,实际减柱六根。殿内斗拱上雕刻 “飞天乐伎”24尊,技法娴熟,姿态优美,飘飘欲仙。殿前月台所砌72幅青石浮雕栏板,人面狮身线条流畅,精美异常。这两处雕刻勘称开元寺二绝。殿前石条铺地,古榕参天,即为拜庭。庭中列有南宋时所立涂金塔式石塔一对、元代石塔一座,明窣堵婆式石塔九座。大殿东西两侧有仿木结构石塔一对,相距200余米,遥遥相对,东曰镇国塔,初建于唐,宋淳祐年间改建为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石塔,高48. 24米。西塔名曰仁寿塔,初建于五代,宋时也改建为仿木石塔,高44. 06米。两塔风格基本相同,塔基石栏及塔身周围均有精致的浮雕罗汉、天王、金刚力士及佛传故事。双塔高耸入云,雄伟对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对石塔。紫云殿后是甘露戒坛,虽为清初重修,但仍留有宋代风韵。寺内还建有藏经阁、天王殿、檀樾祠等。全寺现占地50亩,风景幽雅。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白马寺   碧云寺 ☛
开元寺

开元寺

位于市内东北。俗称东大寺。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坐北朝南,占地45亩。现存殿阁四座,第三殿前檐下有明代正德十三年(1518)石柱四根,柱高4.5米,柱围2.5米,浮雕游龙数条,或腾云驾雾,或盘荷戏水,形象生动,工艺精湛。又有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所铸铁钟一口,高2米,口围7米,重约3万斤,上铸人、物图案及八卦图,镌监造人、资助人、铸工姓名。寺内西侧有石经幢一柱,高7米,六面形,为唐代所建,其上文字传为书法家褚遂良手书。天竺僧人空本曾于后梁乾化年间在此翻译佛经,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来此,明、清之际香火渐衰。

☚ 百泉   7. 内丘县 ☛

开元寺

开元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鲤城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相传这里原为桑园,园主黄守恭梦僧乞地建寺,桑开白莲,因舍地为寺,故初名莲花寺,又曾先后改名兴教寺、龙兴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诏改名为开元寺。宋有支院120所,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并为大寺,赐额“大开元万寿禅寺”,寺僧食常万指,为寺的最盛时期。占地约50亩,规模宏大,为全国“开元寺”之冠。现存建筑,在中轴线上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东西长廊、甘露戒坛、藏经阁等,东侧有准提寺、东壁寺,西侧有尊圣院、水陆寺等,镇国、仁寿二塔耸峙于东西广场。主建筑大雄宝殿又称紫云大殿,供奉五方佛。屡圮屡修,现存系明代建筑,重檐歇山式,面阔九间,进深六间,通高20米,建筑面积1337.75平方米,立石柱94根,(原应立柱108根),故俗称百柱殿。殿内斗棋刻有飞天乐伎24尊,人身鸟足,胸袒背翅,体态轻盈,手持乐器或祭物,头顶梁架和斗栱,为全国木构建筑所罕见。大殿前月台台座嵌有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大殿后有甘露戒坛,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现存建筑为清初修建。与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并称为三大戒台。大殿后廊正中有婆罗门式十六角辉绿岩石柱一对,雕有二十四幅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故事,是十分珍贵的印度教文物,保存完好,这在印度也是十分罕见的。殿西侧为“桑莲古迹”,一株千年老桑,依然枝叶扶疏,意态清古,传即唐代开白莲之树。东侧有檀越祠,硬山式建筑,原祀黄守恭,为闽、台黄姓祖祠。山门内至大殿之间,列置唐、宋、明石经幢和小石塔共15座,造型雕刻皆十分精美。

☚ 1. 泉州市   东西塔 ☛

开元寺

开元寺

位于开元路。始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寺为唐代宫殿式四合院建筑群,内分四进,依次为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两廊纵深60余米,建有观音阁、六祖堂、方丈室等。建筑技巧超卓,大雄宝殿及观音阁、地藏阁的形制均为四重檐、双滴水,顶脊屋角席卷高翘。寺内文物丰富,有唐代经幢、北宋政和年间铸造的大铜钟、明代木雕四佛塔、清乾隆御赐雍正十一年(1733)刊刻全套《大藏经》,以及原开元寺方丈智诚闭门三年用舌血抄写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等。1980年殿宇修葺一新。

☚ 1.潮州市   西湖 ☛

开元寺

开元寺

在北区北园街19号。原为明延平嗣王郑经的承天府行台,名“北园别馆”。康熙二十九年(1690)改建为海会寺。至嘉庆重修,易名海靖,又称开元寺,其后屡修。今开元寺为三殿式建筑。殿字宏敞,环境幽静。山门内广场古木参天,绿荫蔽日。前殿为三开间无柱廊式庑殿,奉祀弥陀佛及四大天王,右有开山堂,左为祠堂,内立乾隆四十二年(1777)“东瀛海会寺图”碑。二进为三宝殿,右有郑王殿,左为地藏殿。第三进为大士殿,右有郑经井,二楼正殿门楣悬“不二法门”古匾,绿底金字,为台南市三大古匾之一。

☚ 五妃墓   安平古堡 ☛

开元寺

唐开元中于湖州建,在今浙江湖州市。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