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民族特点、与中国国情相统一,能够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拨乱反正,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在这里首次明确提出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命题,成为我国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三大报告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十二个方面,使这一理论形成了基本框架,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报告还将这一理论同旗帜联系了起来,指出这一理论 “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统一认识、增强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指引我们的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党的十四大报告从9个方面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并高度赞扬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指出: 14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保证。党的十五大,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这一概念,比较系统地概括了这个理论的科学体系,深刻阐述了这个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指出: 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十五大党章还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从而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从十一届三中会全开始,经过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至十五大,我们党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1998年宪法修正案又将邓小平理论写入 《宪法》),提出了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和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获得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和人民进行新的历史创造的科学总结,是我们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000072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