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指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过程及使用过程中,合理使用能源;在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 建筑能耗的范围:(1)建造过程中的能耗,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建筑设备的生产和运输以及建筑施工和安装中的能耗。(2)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包括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使用期内采暖、通风、空调、照明、家用电器、电梯和冷热水供应等的能耗。据近年测算资料,在一般情况下,日常使用能耗与建造能耗之比约为8:2~9:1,世界上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总量的30~40%;中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能耗总量的25~30%,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展,上述比重将会增大。 节能措施:许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制订建筑节能政策,颁布建筑节能法规,编制建筑节能规划,加强建筑用能管理,制定建筑节能能耗,执行建筑用能奖惩办法,进行建筑节能宣传,组织建筑节能科学研究,开展建筑节能技术改造,建立建筑节能工作机构,以及调整能源价格等。 在建造过程中采取的节能措施有:(1)减少窑炉散热;(2)节约运输能耗;(3)采用省能材料;(4)利用太阳能养护混凝土构件;(5)冬季施工采用综合蓄热法;(6)其他如节约建筑材料、提高工程质量、缩短施工工期等。 在使用过程中的节能措施,需要在设计中予以考虑,如:(1)加大房屋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阻值,并逐步采用能够反映其综合经济效益的经济热阻,即房屋建筑的建造费和使用费之和为最小的热阻;(2)加强外墙、门窗、屋面和地面保温;(3)窗及外门密封或加设门斗,以减少冷风贯入;(4)改善建筑方位,以尽可能多地接受太阳热量; (5)在加强门窗密封的前提下,适当增大南窗面积;在采光和通风允许的条件下,适当缩减北窗面积;(6)减少建筑外表面积与所包围的体积之比; (7)建造太阳房,一般采用被动式太阳房。 经济分析:采取节能措施,一般都需要增加建设投资(节能投资)。为计算节能投资的经济效益,中国目前多采用节能投资回收期指标,其含义是:采取某项节能措施的一次性投资与实现措施后累计的节能收益相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年限)。计算时,一般以折合成标准煤的节能量计价作为节能收益。计算结果以指标数值较小的方案为优。 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在保证基本的卫生、健康、舒适标准下,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建筑节能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大标志,也是建筑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建筑节能的重要性表现在: 可以缓解能源资源的紧张局面,建筑节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筑节能是减轻大气污染的需要。建筑采暖和饮食用能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两个主要因素,如重庆受灰尘和酸雨严重危害,空气污染情况严重; 建筑节能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建筑热环境的质量。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的建筑热环境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 建筑节能是发展建筑业的需要。我国建筑节能的范围包括建筑采暖、空调和照明的节能,并与改善建筑舒适性相结合。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制定了一些法规标准,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必须加强一些技术措施和政策措施。 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 ❶加强建筑节能设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增强节能建筑设计与环境质量相统一的迫切感和责任感,要把建筑节能作为建筑设计是否达标的重点考核项目,建筑师应率先执行有关建筑节能的技术标准。结构师和设备师及建筑师之间应互相学习、密切协作,共同实现节能建筑设计的真正统一,确保节能设计的质量。 ❷大力发展节能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建筑材料质量、建筑施工技术即建筑节能技术。尤其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 “双管齐下” 方式,学习发达国家节能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 ❸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和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地道风、沼气,重视回收应用废热余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❹大力推广采用节能建材、重视建筑节能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尤其要重视高新技术与建筑技术结合的研究,采用智能化控制,使节能技术成果得到最广泛的推广应用。 ❺尽早开发并推广适合国情的计算机节能分析软件,建立节能研究检测中心及实验室,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实验,进行优化和对比,使建筑成为真正的节能建筑。 建筑节能的政策措施: ❶加强立法和行政监管力度,根据建筑节能在不同区域的特定环境逐步完善有关设计、施工建筑节能规范与标准,并以政府主管部门的红头文件颁发执行。 ❷采取经济鼓励政策,制定节能建筑和新型建材的税收优惠政策,尤其对节能达标的建筑,在贷款、贴息上给予政策倾斜。 ❸对既有建筑应全面规划,分期分批地实施节能改造,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 节能省地型住宅 建筑节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00001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