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经济学从建筑业经济活动的实际出发,依据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建筑业的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内容有:1.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建筑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系;3.建筑经济管理;4.建筑业内部的生产力配置;5.建筑业产、供、销的整个经营活动;6.建筑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 建筑经济学是指研究建筑业经济发展与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是部门经济学,同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经济学是并列的兄弟的五大部门经济学科。其研究对象是: 建筑业再生产全过程中各种经济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这些规律在建筑经济领域中发挥作用的条件、范围和表现形式;如何遵循与自觉而有效地运用这些规律促进建筑经济的发展。建筑经济学必须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联系中系统地动态地研究建筑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规律性。 建筑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学科建设基本理论,含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性质、理论体系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 (2)建筑业概论,含建筑业的形成、发展、地位、作用、范围、组成及技术经济特点等; (3)建筑业的行业管理,含建筑业行业管理的性质、内容、形式、沿革、现状、问题及其改革等; (4)建筑产品,含建筑产品的概念、种类、范围、特点、性质及其商品化等;(5)建筑业的结构与建设,含建筑业的部门、所有制与组织结构,建筑生产力的配置、企业设置与规模结构,建筑业的技术基础、工业化、现代化及其自身的建设,建筑科技开发与环保等; (6)建筑经济的子系统,含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构配件生产、对外承包、房地产等分支经济(详见 “建筑经济”); (7)建筑业的经营方式与建筑市场; (8)建筑产品价格; (9)建筑业的资源,含建筑材料、设备、资金、人力、信息、技术等; (10)建筑业的分配; (11)建筑业的经济效益及其核算等。 本学科以政治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它与土木工程学、经济学各分支学科,尤其与建筑生产力经济学、建筑技术经济学、建筑企业管理学、固定资产投资学、基本建设经济学等邻近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体现着建筑领域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技术与经济、买方与卖方、用户与生产者以及宏观、中观、微观之间的诸种联系。 本学科在中国还很年轻,正处在发展中。国内不少大专院校已开设本课程,并编写出版了教材与专著。 [参] 建筑经济 建筑经济学Construction Economics研究建筑业中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规律的学科。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兴交叉学科。 建筑经济学研究建筑生产经济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建筑生产包括房屋建筑和构筑物的生产。房屋建筑指厂房、仓库等工业建筑和住宅、学校、医院、商店、影剧院等民用建筑;构筑物指桥梁、堤坝、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建筑产品是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物质资料,建筑生产是重要的物质生产活动。 建筑经济学以建筑生产的全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建筑生产包括勘察、设计制作、施工、安装等环节,是勘察设计单位、建筑安装企业以及建筑附属生产企业,如构、配件预制厂、木材加工厂等众多生产部门的协作劳动。建筑经济学研究建筑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过程,以及研究建筑业再生产活动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是一门重要的部门经济学科。 建筑经济学以建筑生产中的经济规律为研究对象。建筑生产是物质生产,但它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活动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建筑产品与大地相连,产品只能在建造地点使用,生产组织、人员、设备随着产品所在地点的转移而流动; (2) 产品单件多样,即使用同一图纸生产的建筑产品,也因地质、地貌、水文、材料、工艺不同,而有显著差别。由于产品单件多样,很难批量生产; (3)产品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中占用人力、物力、财力数量大,在较长的时间内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4)多数产品直接根据使用单位需要生产,销售采取加工订货形式,产品只有凭所有权证进行“观念流通”。这些特征决定了建筑生产的经营活动方式和方法,也形成建筑业生产活动的特殊经济规律。建筑经济学在研究和揭示建筑生产中的经济规律时,必然要联系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从生产力的合理组织和调整,改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来研究建筑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建筑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从建筑生产的实际出发,总结、概括建筑生产的实践经验,揭示、运用建筑生产固有的经济规律,以指导建筑生产。 建筑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筑业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管理体制;建筑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及发展方向;建筑业的计划管理理论; 勘察设计经济; 施工社会组织形式,包括建筑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和联合化,施工队伍的区域化; 建筑业生产要素的合理组织,包括劳动组织、劳动工资、劳动生产率、资金、物资等; 建筑业的经济核算及经济分析,建筑产品的价格、成本、利润;建筑生产的综合经济效果等等。 建筑生产活动起源很早。古代也有对建筑中经济问题的研究和记载。如我国宋朝的李诫、丁谓曾对建筑标准、模数和统筹施工进行了研究,李诫编篡的《营造法式》就有工料耗用定额及建筑模数的内容。但是,把建筑经济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还是近代的事情。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生产的恢复和经济的飞跃发展,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业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建筑生产中的经济活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英、美、法、意、联邦德国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有关建筑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的著述不断出现。苏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创立了建筑经济学(Экономика етроительства)。我国在五十年代初翻译了 M.E.沙斯(М.Е.Шасе) 的《苏联建筑工业经济学》 (《Экономика строительнойпромыщленности СССР》),K.и. 维托什金的 (К.И.Втошкин)《建筑工业经济学》 (《Экономикастроитель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等著作,并参考苏联的建筑经济学体系,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先后编印了结合我国实际的建筑经济学教科书。1979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学术委员会成立,组织了一系列的建筑经济理论学术讨论会,并于1980年创办了 《建筑经济研究》杂志。1982年,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等十余所工科院校成立了建筑经济与管理教学协作组,有计划地研究、讨论了建筑经济学的理论和教材建设问题。 建筑经济学是一门正在建设中的学科。有关研究领域、对象、任务和内容尚存在着争论,无论是基本理论还是研究方法,有待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很多。 建筑经济学以政治经济学和生产力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是建筑经济学科体系的基本学科。建筑经济学为建筑企业管理学、建筑技术经济学、建筑施工组织学、勘察经济学、设计经济学以及建筑统计学、建筑企业会计学等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建筑经济学作为一门物质生产的部门经济学,与研究投资理论和管理原则的固定资产投资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研究对象、任务、内容的不同又具有显著的区别。 阅读书目: 《建筑工业经济学》〔苏〕维托什金著,同济大学建筑施工组织及计划教研室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苏联建筑工业经济学》〔苏〕沙斯著,同济大学建筑施工组织及计划教研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版;《建筑经济学》(《BuildingEconomics》〔英〕西利(I.H. Seeley)著,张琰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版;《建筑经济》 (《BuildingEconomy》) P. A. Stone著,1976年;《建筑经济学》〔日〕谷重雄著,1978年; 《建筑经济学》〔苏〕纳纳士(Б.Я.Нонас)著,1963年; 《建筑经济学》〔苏〕乌兹乌娜娃(Узунава)列德(Д.Р.Ред)著,1961年。 建筑经济学 建筑经济学研究建筑业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之一。建筑产品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研究建筑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建筑业是工业发展的先行行业,随着工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建筑业也相应产生和发展起来,“建筑经济学”也就应运而生。它在20世纪初期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产生。至50年代,苏联出现了第一本社会主义建筑经济学著作——《苏联建筑经济学》。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吸收了苏联建筑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同时在同济大学等高等院校先后设置了研究建筑经济的学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筑经济学的研究逐步活跃起来,学科体系正在形成中。其主要研究内容有: 建筑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筑产品及其生产的特点; 建筑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 建筑企业; 建筑设计经济; 建筑施工经济; 建筑劳动经济; 建筑物资经济; 建筑产品价格及其管理; 建筑资金运动; 建筑企业经济核算与经济责任制; 建筑行业管理与建筑工业化等。 ☚ 建筑经济 建筑企业管理学 ☛ 00004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