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建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建业jiàn yè(字)苻健,前秦君主之一。 建业 建业立业 树业 趋事 建事 ☚ 建国 确立 ☛ 建业 建业三国时东吴国都,即今南京市。建业原名秣陵。东汉建安十七年 (212),孙权将治所自京口(今江苏镇江) 迁至此,因取建功立业之意,改名建业。当时,孙权为了与刘备争夺荆州,曾在武昌称吴王。后因迫于江东大族的压力,不得不于吴黄龙元年 (229) 称帝后迁都建业。为了守卫建业的西大门,在石头山上修筑石头,控制淮水的入江口,并着手营建都城。建业城北倚鸡笼山、覆舟山,南达宣阳门,东临青溪,西濒五台山。城周20里19步,初以栅据为要隘,后推土为墙,竹篱为门。宫城在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由太初宫、昭明宫、太子宫 (南宫) 及苑城组成,规模庞大,却有些缺乏整体规划。城中还建有储备粮食及器物的仓城,秦淮河两岸分布着居民区及商业区,作坊、店堂林立,商旅辐辏,市井繁荣,是为长江下游最大的商品集散地。造船业也颇具规模,所造船只可高达5层,载3000余人,能够远航至夷州 (今台湾)、辽东、高丽等地。佛教盛行建业,与洛阳同为三国时代的佛教重地。晋太康元年 (280),晋灭东吴,复改名秣陵。太康三年,改名建邺,后又改称建康。 ☚ 京口 建康 ☛ 建业即今江苏南京市。汉代为秣陵县,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孙吴改为建业。黄龙元年(229年)定都于此。晋灭吴后又改为秣陵县,不久分秦淮河以北为建业县,改为“建邺”。建兴元年愍帝司马邺即位,改称“建康”。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皆定都于此。故有“六朝古都”之称。 建业县名。三国时孙吴都城。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孙权以秣陵县改名。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黄龙元年 (229年) 定都于此。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灭吴,复名秣陵县。三年(282年)分淮水(今秦淮河)以北为建业县,并改“业”为“邺”。东晋建兴元年(313年)因避晋愍帝司马邺讳,改为建康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