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对tíng duì(字)冯士元,明代人,为河南府教授。 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举(贡举;试举) 闱(文闱;琐闱) 较文 场事 大比 奏名鹿鸣 锁院 科考 科试 科第 鱼龙阵 对科考的美称:荣科 科举时代为选拔武官而设的考试科目:武举 右科 科举武科考试:武考 武试 秀才选拔考试:县试 府一级的考试:府试 府考 科举时代唐宋州府举行的考试:解试 在省城举行的考试:里试 乡试 乡科 乡选 乡贡 乡闱 大比 大考 春季举行的乡试:春试 春闱 春榜 春府 春选 秋季举行的乡试:秋试 秋闱 秋榜 秋战 清代省学政主持的考试:院试(院试考) 乡试会试的第一场考试:头场 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京试 京闱 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会试 会闱 乡试、会试:桂林杏苑 皇帝在殿廷主持的考试:殿试 御试 廷试 廷对 辰选 选考 皇帝亲自在殿廷考试取士:诏选 吏部对进士的考试:关试 对贵族子弟的考试:试胄 考试文章:试文 考对仗:试对 考生或考官入场:入围 科考结束:撤棘 科举时代考场中的苦状:寸晷风檐 风檐寸晷 风檐刻烛 ☚ 考试 应考 ☛ 廷对tíng duì在朝廷中当众对答。《后汉书·邳彤传》:“彤~~曰:‘议者之言皆非也。’” 廷对科举考试用语。原指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提问,科举时代又借指殿试(廷试)。因殿试为士子在殿廷对策,故称。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庠果为南省第一,不及廷对而死。”《明史·忠义传四·李中正》:“万历末,举会试,以天启二年赴廷对,授承天府推官。”王闿运《李仁元传》:“以进士廷对,第高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