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康有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康有爲1858——1927

原名祖詒,字廣厦,號長素,又號更生、更甡,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又籍隸廣東南海縣,世稱康南海或南海先生,1858年 (清咸豐八年) 生。6歲入私塾。18歲起受學於朱九江。1888年至1898年間,曾七次上書光緒皇帝,要求變法。1891年在廣州設立萬木草堂,開始講學。1893年癸巳科舉人。1895年與梁啓超等一千三百名舉人“公車上書”; 同年中乙未科進士,授工部主事,未到任,在京組織强學會,發刊《强學報》。創辦《萬國公報》。1898年在北京成立保國會,依靠光绪皇帝發動變法维新運動,遭到慈禧太后鎮壓;同年9月,逃往日本。1899年7月,在加拿大千島地方正式建立保皇會。1912年組織孔教會。1913年由日本回國,主编《不忍》雜誌。1917年参加張勳復辟,任弼德院副院長,賞頭品頂戴。復辟失敗後,避居東交民巷美國使馆; 12月由美國公使派員護送返滬。次年3月獲釋。1926年設天游學院於上海。1927年3月31日在青島逝世。終年69歲。死前曾向溥儀上折謝恩。著有《新學僞經考》、《孔子改制考》、《戊戌奏稿》、《大同書》、《禮運注》、《中庸注》、《康南海先生詩集》等。

康有爲


(清·咸豐八年——民國十六年1858 ~1927)廣東南海人。字廣夏,一字長素,號更生,别署西樵山人,晚稱明夷,人謂南海先生,居室曰萬木草堂。師事鄉人朱次琦,通佛理及西歐學說。繼崇廖平,耽於 “公羊學”,研考甚篤,集“公羊學”之 大成。“甲 午戰争”後,於京建“强學會”,提倡“革新自强”。聲名藉甚。又與其弟康黄仁組“保國會”,翻譯東、西方書籍,刊行新聞、月刊雜志,創設政校,糾合同仁,制定綱領,以“萬言書”奏呈朝廷,獻富國安邦之策。後經翁同龢力薦於光緒,戊戍(1898) 佐帝變法維新,負庶政改革之任。但因政敵反擊而告敗,遂亡命海外,考察各國政教。復潜入京,預“張勛復辟”之事,旋潰,奔走美國公使館,幸免楚囚之災。赦後,幽居上海,潜心著述。
康氏學識廣博,著書立說,頗富創見。尤精書論,所著《廣藝舟雙楫》六卷(書成於光緒十五年1889),繼包世臣之說而又發展之,不乏卓識,允推論書專著之佼佼者,但亦有獨斷與偏見。善書。童時暇輒弄筆,初臨 <樂毅論> 及歐(陽詢)、趙 (孟頫)書,家無佳拓,久之不工。將冠,學於朱九江 (次琦),始學執筆,手强甚,畫作勢,夜畫被,數月乃少自然。後間及行、草,流觀諸帖,又堕蘇 (軾)、米(芾) 窠臼中。乃久居京師,每游廠肆,日購碑版,於是盡見秦、漢以來及南北朝諸碑,泛濫唐、宋,從容玩索,翻然知帖學之非,下筆頗遠於俗。然嘗自謂: “吾眼有神,吾腕有鬼。”終未能躋古作者之堂。向燊云:“更生書法,有縱横奇宕之氣,諭者謂其由陳希夷以入 <石門銘>,其或然歟?”符鑄云:“南海於書學甚深,所著《廣藝舟雙楫》,頗多精論。其書蓋純從樸拙取境者,故能洗滌凡庸,獨標風格。然肆而不蓄,矜而益張,不如其言之善也。” 尚著有 《新學偽經考》、《大同書》 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