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疗法
疾病急性发作控制后的巩固治疗或过渡到正常生活的治疗称康复疗法。在慢性支气管-肺疾病的综合疗法中有重要地位。疾病的痊愈过程包括两方面: 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的好转、劳动能力的恢复和防止复发,以达到治疗的最高目标。在肺科领域里,康复疗法主要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慢性肉芽肿等疾病。
康复疗法有下列的内容:
1. 呼吸锻炼:摒除杂念,姿势自然,放松全身肌肉进行深呼吸运动或“气功”疗法。可采取卧位、侧卧位或坐位;缓慢呼吸,促使吸入的潮气量增加,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吸入气体分布不均状态与低氧现象。呼气过程中将口唇聚拢以适当增加呼气阻力,因而可以扩张细支气管与肺泡,增加功能残气,提高气体交换的效能。
2. 增强膈肌活动:将两手张开平放在上腹部,在呼气过程中,特别是在呼气的后期,向上向内进行压挤。每一次呼气,可以压挤四次。挤压腹部后,呼出气量平均可以增加200~400ml。也可以使用宽10cm的腹带,约束腹部,提高膈肌,达到减少残气的目的。平素应尽量进行腹式呼吸,增加膈肌的升降幅度。
3. 散步或慢跑。
4. 体操或太极拳。
5. 参加一定量的生产劳动。
6. 耐寒锻炼:可从夏秋开始,用冷水洗脸,逐渐增加范围,及至冬季亦以冷水擦身或沐浴。
要根据病种、病情与患者的个人爱好,分别制订康复锻炼计划。要从少到多,从轻到重,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在锻炼过程中,特别在锻炼早期,在锻炼前后,要测试呼吸、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增减运动量。在坚持合理的锻炼后,呼吸功能得以好转,劳动能力较迅速地恢复,并且可以减少或避免呼吸道感染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