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kāngfù yīxué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现代医学。也称“第三医学”(相对于第一医学的“预防医学”和第二医学的“临床医学”而言)。 ❍ ~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 ☚ 康拜因 抗癌明星 ☛ 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kangfu yixue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更具体地说,是针对损伤和疾病所造成的各种功能障碍,包括精神上的,躯体和职业的功能残缺、不全或受限,为使之尽可能地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和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现代康复医学具有以下特点:以残疾者、慢性病、老年病而有功能障碍者作为主要的康复对象;按照“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三项原则指导康复工作,大量使用功能方面的评估、训练、补偿、增强等技术和心理学、社会学的方法;采用跨学科性的康复协作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康复。鉴于康复医学的显著特点,可以认为它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以外的另一大的医学体系,现代康复医学创始人之一H. A. Rusk称康复医学为“第三医学”。我国康复医学这一名词使用较迟,但开展康复内容和康复工作已有悠久的历史,如气功、推拿、武术、泥疗、矿泉疗等,这些都是颇有功效的康复手段,至今仍然广泛应用。 ☚ 社区康复 康复医学的三项基本原则 ☛ 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系医学的一个领域。不同于临床医学亦不同于预防医学,是以慢性病保健康复为主的一门综合性医学。对象是各种慢性病的恢复期、残留某些功能障碍病人、大手术后需功能恢复者。这类病人以自我锻炼、自身强健与治疗保健相结合,配合针灸、按摩、气功、理疗、食疗及心理疗法、体育锻炼等,逐渐恢复体力与功能。我国有良好传统康复医学基础,近年又有较大发展。 康复医学词典/英汉康复医学词汇/英汉康复医学词汇/康复医疗手册/家庭康复指南/康复技术全书 ☚ 实用婴幼儿护理大全 康复医学词典 ☛ 康复医学医学分支之一。消除或减轻伤病者、残疾者身体上、精神上和职业上的功能缺陷,使其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的学科。包括功能测定和康复治疗二部分内容。前者是用各种医疗测试仪器对伤残者进行心肺功能测定、电生理测定、运动学测定以及代谢及有氧活动功能测定等,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治疗。后者内容广泛,有物理治疗、体育治疗、作业治疗、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心理治疗及假肢和矫形支具装配等。在中国,“康复医学”这一名词使用较迟,但康复工作的开展,却是源远流长,气功、推拿、武术、温泉疗及泥疗等都是颇有功效的康复手段。
康复医学研究伤、残者在功能上、精神上和职业上进行康复的学科。目标是消除或减轻患者功能上的缺陷,帮助其在身体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按目标可分为身体康复、精神康复和职业康复;按对象和病种分为老年病康复学、儿科康复学、心脏康复学、肿瘤康复学、精神康复学等。 - 概论
- 诊断与评定
- 康复医疗方法
- 常见病的康复医疗
- 康复工程
☚ 常用食物营养成分表 概论 ☛
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康复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按世界卫生组织所下定义, 康复是指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 社会、教育、职业等措施对残疾者进行训练或再训练, 减轻致残因素造成的后果, 以尽量提高其活动功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 重新参加社会活动。康复医学是为了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 侧重应用医学科学技术和康复工程等手段, 并且和社会康复、 职业康复互相配合, 改善因伤因病致残者的生理和心理的整体功能, 为重返社会创造条件的一门科学。 康复医学的诊疗对象主要是残疾者和慢性病者, 包括创伤、疾病、先天性及发育障碍所造成的残疾, 例如神经系统残疾 (偏瘫、截瘫、 四肢瘫、颅脑损伤、脑性瘫痪、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骨关节系统残疾(骨折、截肢、畸形、关节炎、手部损伤、颈椎和腰椎病变), 心肺功能障碍(冠心病、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感官残疾(盲、聋、哑等言语和听力障碍),精神残疾(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造成功能缺陷的慢性病,老年病和肿瘤等。康复医学现已形成一些新的分支学科, 例如骨科康复学, 神经康复学, 心脏康复学、老年病康复学, 儿科康复学, 精神病康复学及肿瘤康复学等。 康复医学的内容包括: ❶残疾预防。 主要进行残疾的流行病学研究, 致残原因的调查分析, 以及研究预防对策和措施等。 ❷残疾检查和功能评定。 主要有电生理学检查、运动功能测定、心肺功能测定、 心理学检查、 言语能力测定和职业能力测定等。 ❸残疾的康复治疗。 主要包括医疗体育、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康复护理、 言语疗法、心理疗法、假肢和矫形器装配、疗养以及营养、药物、 手术等康复手段。 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在理论上, 从人体运动学、生物物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等为基础,在实际应用中, 与各临床学科紧密联系、与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密切配合, 促使患者达到全面康复。随着工业化、 社会化的不断发展, “人口谱”“疾病谱”的明显变化, 对残疾人、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的康复日益引起社会的重视。 现在, 康复医学的重要性及其地位已得到社会上和医学界的确认。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 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相互结合、 相互渗透、 相辅相成, 共同为保障人民的健康而服务。 目前, 康复医学正向专业化、 社会化、工程化的方向发展, 加强同临床专业的结合, 提高各类残疾的康复效果; 开展社区康复, 结合社会福利事业, 把康复工作落实到基层; 发展康复工程, 应用工程技术, 改善残疾人的活动功能; 发挥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的优势, 实行中西医结合, 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康复医学。 ☚ 概论 中国传统康复医学 ☛
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一门关于伤病者和残疾者在身体功能上、精神上和职业上进行康复的学科,它的目标是消除或减轻患者功能上的缺陷,帮助患者在其身体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这是一门跨科性的应用学科,涉及基础科学,临床医学和社会科学。康复医学以运动学、神经生理学为重要基础,以物理治疗、医疗体育、作业疗法、假肢和矫形支具装配作为主要手段。自然因素,如气候、矿泉、海水等,对不少慢性病的康复有良好作用,因此康复医学也利用疗养学的成就、康复医学的治疗对象很大一部分是老年病与骨科病人,因此与老年病学和骨科学有密切关系。康复的过程和效果也涉及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因此,康复医学与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医学的关系也很密切。 康复医学的分类 康复医学按其目标可分为身体康复、精神康复和职业康复,按照康复对象和病种分为老年病康复学、儿科康复学、心脏康复学、肿瘤康复学、精神科康复学等,此外还有盲人、聋人的康复等。 康复医学的内容 包括两大部分,即功能测定和康复治疗。 功能测定的项目主要有: 电生理诊断,如肌电诊断、神经传导测定等; 心肺功能诊断,代谢及有氧活动能力测定;运动学方面的测定如肌力、功率、柔韧度、步态分析、就业能力鉴定。 康复治疗的主要手段有: ❶物理治疗和医疗体育: 常用的方式包括医疗体操和运动、电刺激、超声、水疗、冰疗、热疗、光疗、蜡疗、磁疗、牵引、生物反馈等。 ❷作业治疗: 作业分为日常生活动作,如衣、食、住、行的基本技巧;职业性劳动动作;工艺劳动动作,如泥塑、编织等。通过作业训练,使患者出院后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作业治疗部门还负责向残疾者提供简单的家用器具,作为日常生活动作的辅助工具,以弥补功能的缺陷。 ❸语言矫治: 对失语、口吃、听觉障碍的患者进行训练,尽可能恢复其听、讲能力。 ❹康复心理学:包括对残疾者和慢性病者进行心理测定和心理治疗。 ❺康复工程学: 包括假肢和矫形支具装配。有些残疾者按目前医学水平还不能得到满意的治疗,要靠人工支具补偿功能的不足,或靠某些用具来弥补其生活能力和感官的缺陷,这就需要用电子、机械等工艺为残疾者设计和制作假肢、矫形支具、特殊用具,或为康复医学的诊疗而设计、制造特殊的器具,这就是康复工程。 ❻临床康复:运用药物和护理手段,对住院的康复患者进行必要的临床处理,藉以减轻症状、预防合并症和促进功能恢复。 ❼营养治疗: 针对残疾患者的身体情况,拟订合理的膳食和营养。 此外,有的康复医疗机构还利用文娱治疗、音乐治疗等帮助患者康复。 康复医疗机构 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康复中心,二是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部(科)。康复中心是康复医学的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的重要机构,多数是综合性,但也有的是专科性的,如具有专科特长的心血管病康复中心、脊髓损伤康复中心、儿童脑性瘫痪康复中心等;有设病床的,也有不设病床,只提供门诊服务的。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部,以专科性的为多。有人主张综合医院设康复医学部(科)为主,更有利于和临床医疗各科、室的相互配合。此外,还有休养所、日间医院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康复医疗机构,以适应不同病情和对象的需要。许多康复医疗机构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如矿泉、海滨、山林等。 康复医学的发展 现代康复医学开端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而迅速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三十多年间。由于治疗战后大批伤病军人的需要,医学专家多方探索新的治疗途径,以便使这些伤病员尽快康复,尽可能正常地生活和工作。他们在物理疗法和整形外科的基础上,配合应用作业疗法、语言矫治、心理疗法、假肢和矫形支具装配等,对伤病员进行多科性的综合治疗,收到了显著效果,从而综合成为一门新的医学科学——康复医学。六十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老化、老年病增多,工伤、交通事故、职业病等引起残疾的人数也较多,而病残者要求尽可能扩大活动范围和活动能力,参与社会生活和工作,这些客观的需要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发展。近年来,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的进步,用于功能检查和康复的电子仪器和器械不断涌现,使康复医学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康复医学的出现为医学科学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使医学和社会的生产、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治疗目标和使用手段不同于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因此,有人称之为“第三医学”或“医学的第三方面”。 中国康复医学的进展 中国传统医学早就包含有朴素的康复医学思想和独特的康复医疗方法。天津征集一件见于著录的战国玉器,上刻“行气”铭文45字,记述气功要领,这是中国康复医疗方面的早期文献。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发掘的5卷帛书和200根竹木简上,抄录了15部医学佚书,其中有《导引图》、《五十二病方》等。仅《五十二病方》就记载了药浴、蒸气熏浴、热熨、按摩、角法、砭法等康复医疗。春秋战国时期,齐相管仲在首都造屋,收容聋、哑、跛、癫、畸形等人。南北朝时期,设有专坊收容老而残疾者。但是,在旧中国中医备受摧残,中医药学学术停滞不前,疗养院(所)也廖廖无几。据1949年的统计,国民党统治区只有疗养院(所)30所,疗养床3900张,而这些为数很少的疗养机构又是为少数人服务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继承解放区的传统,设立了一些“荣誉军人疗养院”。后来为收容抗美援朝志愿军伤病员的需要,又举办了一批“康复医院”。1982年底,全国有康复性质的疗养院593所,疗养床87794张,比1949年增长21.5倍。这些疗养机构多数是由工会或企业投资,卫生部门所属只有87所,14581张床。不少疗养院建在风景区、海滨、山林或矿泉所在地,如杭州、庐山、黄山、青岛、北戴河、大连、太湖、汤岗子、临潼、从化等地。中国多数疗养院是利用自然因素,辅以物理治疗,特别是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运用针灸、按摩推拿、气功、太极拳、中药等治疗保健手段,提高了疗效,也丰富了康复医学的内容。此外,还有职业病院,整形、矫形医院,或综合医院中相应的专科。 全国各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中,一般设有中医科、理疗科、运动医学科。条件较好的疗养院,也在结合临床实践,运用现代科学进行中医药学的研究。 根据卫生部提出“研究选择若干疗养院和综合医院,试办康复中心和康复医学部”的精神,1982年,广东从化、北京小汤山两所矿泉疗养院在原来的基础上,先后办为康复中心,汤岗子理疗医院举办理疗康复中心。在综合医院中,河北省人民医院设立了以老年病为主要对象的康复中心。近年来,中国康复机构的形式有了新的发展,例如: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无锡市郊区扬名医院合作举办了为伤残者服务的康复站; 有些地方为病残者设立了具有康复性质的家庭病床,深受人民群众的赞扬。 在培养人才方面,中国医学院校的课程中有中医学(包括针灸、按摩、推拿、气功等)和物理治疗。中山医学院于1982年6月,首创设立了“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教研室”,上海第一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湖南、南京、安徽等医学院和汤岗子疗养院都陆续举办了物理治疗、医疗体育的学习班或进修班。1982年9月民政部在山东省举办“肢体残缺者康复工作训练班”; 11月卫生部委托河北省卫生局举办首次“康复医学研究班”,在培养康复医疗技术人才的同时,也注意培训管理人才。 近两年康复医学的学术活动逐渐活跃起来。1982年5月,在上海市首次召开了“假体工程研究会”,与会的有省、市医院、研究所和工厂的有关科技人员300人,宣读论文56篇;11月在无锡市召开了“全国医疗体育学术会议”,有195人参加,会上宣读和书面交流的论文142篇。卫生部委托河北省卫生局组织编写了中国第一本《康复医学》。最近,卫生部批准筹备成立“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以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康复医学的发展。 中国康复医学还处于开始发展的阶段。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要求解决慢性病、老年病和残疾者的康复医疗等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各有关部门根据宪法第四十五条的精神,在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中,要把发展康复事业纳入本部门的计划。卫生部门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本着统筹安排、自力更生的原则,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同时汲取外国有益的经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 ☚ 血源与血站管理 联合医疗机构 ☛ 康复医学kāng fù yī xuérehabilitationmedicine 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涉及到物理医学、医疗体育、矫形学和假肢学、心理学、护理学、老年学及建筑学等多种学科的一门新兴科学。康复医学旨在通过物理疗法、体育疗法、作业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言语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使伤残者、慢性病患者、低能畸形儿童、老年人和手术后患者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以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劳动和工作能力。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人民物质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上已广泛重视康复医学的研究和康复专业人才的培训,许多国家的医学院开设了康复医学课程,中国也已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康复机构,如康复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和学会。这对提高医疗工作质量和效率、预防病残,促进功能恢复,减轻病残患者的负担和增进社会福利起到愈益重要的作用。康复已成为医院的医疗保健服务整体部分之一,形成了预防、治疗和康复三者相提并论的新趋势。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躯体和心理疾病的恢复和健康。躯体疾病的康复目前主要集中在四肢伤残、神经肌肉的瘫痪、儿童病残和癌症、衰老等康复。心理康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病残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处理。病残者的心理状态对躯体康复过程的转归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有人认为,心理状态甚至能够决定约50%的病残成人和75%的病残儿童康复的成功与失败,因为躯体伤残使体像歪曲,从而影响人格结构的整合, 可以继发产生心理障碍和影响躯体功能的恢复。二是指心理缺陷或精神残疾者的治疗和康复,包括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的职业治疗、工娱疗法、传统养生术、行为操作训练和预防精神病复发及管理等工作。康复医学工作一般由普通医师、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康复心理学工作者和其他专业医师来实施,还应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家庭环境、社会福利机构的合作以及必需的医疗设备。 ☚ 嚼肌反馈 抗恐怖 ☛ 000027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