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庚戌之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庚戌之变 “庚戌之变”是1550年,俺答率军直取京师的事件。该年为庚戌年,故名。明代嘉靖年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因“贡市”不遂而发动战争。俺答汗为对付瓦剌,更好地统率各部,迫切要求与明朝贸易,他向明称臣纳贡,希望扩大和增加交易。但明朝害怕土木之变重演,加以拒绝,并杀来使。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6月,俺答率军犯大同、宣府,大同总兵仇鸾惶惧无策,以重金贿赂俺答,使其移寇他塞。8月,俺答移兵东去,入古北口,杀掠吏民无数,明军一触即溃,俺答长驱直入内地,京师震恐。明世宗朱厚熜急忙调集兵民及四方应举武生守城,并飞檄召诸镇兵勤王。明援军虽5万余人,但皆怯战,又缺少粮秣。严嵩要求诸将坚壁勿战,听凭俺答兵在城外掳掠。后来俺答兵自白河渡潞水西北行。此前,俺答已引兵夺白羊口(在今北京延庆西南),以西走塞外,而留余众于京城外,以为疑兵。但白羊守将扼险防御,俺答不得出,乃复东向南,仍由古北口出塞。严嵩决定不许下令抵抗,明军采取纵寇饱掠的方针,俺答更加肆无忌惮地在京师附近掠取人蓄财物,鞑靼饱掠5天后撤军。但事后严嵩把不抵抗的责任推到兵部尚书汝夔身上。俺答退兵后,嘉靖马上把畏敌的2个统兵大员杀了。“庚戌之变”是明朝政治腐败、边防废弛的集中表现。 庚戌之变 庚戌之变明朝嘉靖二十九年 (农历庚戌年,1550)发生的鞑靼可汗俺答率兵进犯北京的事件。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时,严嵩专权,致使朝政腐败,边防日弱。严嵩因大量侵吞军饷,官兵矛盾激化,兵变频仍,甚或引诱蒙古兵入塞。嘉靖二十五年(1546),蒙古鞑靼部骑兵三万多人进犯延安府,杀掠人畜。明朝总督三边兵部侍郎曾铣力主收复河套,内阁首辅夏言也力主抗敌,但严嵩诬言谗害,怂恿明世宗杀掉夏言、曾铣。这给鞑靼可乘之机。嘉靖二十九年六月,俺答率部进犯大同。宣大总兵仇鸾仓皇无策,竟用钱收买俺答,求其转向东打古北口。世宗厌烦边境报警,兵部尚书丁汝夔不敢报告,但申饬各镇加强警备。都御史王汝孝率明军御敌古北口,战败。俺答军溃墙而入,大掠怀柔,围攻顺义,长驱至通州 扎营白河东。又分兵掠昌平。八月,直逼北京。明世宗下令京师戒严,诏各镇兵人京勤王。又分遣文武大臣各九人,守京城九门。急集诸营兵,仅四五万,其中老弱过半,难以御敌。时俺答军前锋七百骑已至安定门外,开始攻城。勤王兵也陆续抵京,仇鸾被命为平虏大将军,节制各路兵马。勤王兵五六万人仓促出师,未带军粮,数日始得几张饼,饥饿疲惫,无力出击。世宗久不视朝,经群臣力请,始召百官于奉天殿,却一言不发,而命礼部尚书切责百官,随后散朝。丁汝夔商于严嵩,严嵩示其按兵不动,丁汝夔乃不敢主战。诸将奉命不出击,十数万军队竟不发一矢。俺答兵于城外焚毁房屋,抢掠财物,前后八日,乃退兵。仇鸾尾随其后,俺答兵突然回击,明军死伤千余人。仇鸾收斩百姓遗尸八十余首级,向世宗报捷,被加封太保。世宗又下令将丁汝夔弃市以泄愤。 ☚ 壬寅宫变 甲申之变 ☛ 庚戌之变 庚戌之变Gengxuzhibian明代鞑靼军进攻北京的事件。明朝中叶,蒙古瓦剌衰败,鞑靼部兴起,明孝宗时,鞑靼部达延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嘉靖二十三年(1544),达延汗死,其孙俺答汗的势力逐渐发展起来,他占据河套地区,屡次南下入侵明朝,抢掠财富。此时,明朝权臣严嵩当道,战备废弛,守边大将把“诸边军粮百万,强半贿嵩”,致使军士饥疲,边防大坏。(《明史》卷二百四《丁汝夔传》、卷二百十《董传策传》)嘉靖二十九年,俺答率部大举进犯明朝。六月,围攻大同,大同总兵仇鸾为推卸战责,重贿俺答,要他饶过大同,东进京师。俺答遂入古北口,直驱通州(今北京通县),兵临北京城下,俺答所部抢掠村民,“焚烧庐舍,大火日夜不绝”。(《明史纪事本末》卷五十九《庚戌之变》)明廷拜严嵩党羽仇鸾为平虏大将军,统率诸军迎敌,但仇鸾怯懦不敢战,严嵩也怕明军战败,暴露出边防空虚,影响自己的地位,便令诸军不许出击,并声称俺答只是“抢食贼耳”,“饱将自去”。嘉靖皇帝也支持严嵩等人,主张妥协,听凭俺答抢掠。结果,俺答军在京城附近掠夺烧杀长达8天,才从古北口退出塞外。在抢掠过程中仇鸾的10多万骑兵,“相视莫敢发一矢”(《明史纪事本末》卷五十九《庚戌之变》)。因嘉靖二十九年为庚戌年,故得名“庚戌之变”。 ☚ 北京保卫战 戚继光抗倭 ☛ 庚戌之变明代蒙古俺答汗兵临北京的事件。嘉靖十三年至二十八年(1534—1549),东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为解决农牧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以各种方式向明朝提出了数百次“通贡互市”的建议,均遭明世宗为首的顽固派的无理拒绝,使者三次被杀害,明廷甚至张榜以“赐万金、爵不次”的代价购取其首级。俺答汗不得已采取“以战求和”的方式,力图打开“通贡互市”之路,结果发生了震撼明朝的这次事变。嘉靖二十九年(1550),岁在庚戌,俺答汗集10余万铁骑,先破大同,斩总兵张达等,后攻入蓟州境,沿潮河,破古北口,驱骑南下,掠怀柔,围顺义,直抵通州,分兵四掠,京城震动,史称“庚戌之变”。明世宗在朝中宠信奸臣严嵩,边关重用贪官仇鸾,故致此大败。俺答汗大胜之余,未加攻城,释放被俘宦官杨增等,令持书入城要求通贡互市。明世宗为保全性命,被迫允诺。俺答汗饱掠京郊之后,主动撤军,满载而归,明京师的一场危机方告结束。这次事变的结果,明朝于次年在大同镇羌堡、宣府新开口堡、延绥、宁夏等地开放马市,满足了俺答汗的部分要求,明蒙关系趋于缓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