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讳避讳名目之一。古人凡书写文字,如遇有与本朝皇帝名字相同的字,必须敬避,即所谓避讳。科举制度建立后,亦将避讳用于考试中,作为考生答卷时必须遵守的规则之一。按规定,凡已故皇帝之名,称为“庙讳”;当时在位皇帝之名,称为“御名”。不论“庙讳”还是“御名”,皆须回避,或改换同音字,或另选同义之字,或在原字结构上做变动。如不避讳,即属违禁。凡遇此情,不论考卷如何,概不录取。 庙讳廟諱miào huì古代称皇帝父、祖名讳为“庙讳”。《药注难经·金史本传》:“八岁试童子学,二十七岁试经义进士,犯庙讳下第,乃去学医,无所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