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庙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各种归属的土地

各种归属的土地

公属的土地:公田
官府或公共的土地:官地
属于个人、团体或国家所有的土地:地产(房~)
旧时民家私有的田地:民田
旧时庙庵占有的土地:庙田
贵族、皇室等占有并经营的大片土地:庄田
明清两代皇室直辖的庄田:皇庄
古代直属天子的地域:王畿
封建领主所占有的土地:封域 境土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领主所占有的土地:领地
天子分封给诸侯或诸侯再分封给所属卿大夫的领地:封地
古代指未被封赐的土地:闲邑 闲田
封建王朝分封的土地:邦邑 田畴
供给生活资料的封地:养地
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食邑
君主所赐的封地:赐履
卿大夫的封地:采地
极小的封地:尺土之封
各种状况的土地:
经过多年耕种的土地:熟地
郊外轮休的土地:
向阳的土地:阳地
南北向的道路或土地:
生长着成片树木的土地:林地
生长着树木花草的土地:绿地
树荫覆盖的土地:翳地
没有树木、房屋等的土地:白地
田边地角的小块土地:地头地脑 田头地角
两方分界的土地:间田
含沙多的土地:塥 沙地
极少的土地:寸土 寸地 寸壤
一尺之地,极言其小:尺土 尺地
一寸见方之地,极言地小:方寸地
很小的一块土地和天空:寸地尺天
隐瞒的土地:隐地
现有的土地:现地
广阔之地:百亩

☚ 土地   荒地 ☛
庙田

庙田

土官统治时期壮族地区田制名称之一。每州县土官都建立有祀庙,如社稷庙、将军庙、祖先庙等,定期拜祭,所需费用由庙田收入开支。一般每年正月初二、三月初三、九月初九祭祀;每三年打一次大醮,每次五天,花费极大。如田产收入不敷,还向族内各户摊派。庙田多征派农奴耕种,亦有放佃收租,“改土归流”后变为粮田。

☚ 头人田   养姑田 ☛

庙田

庙田

宗教庙宇占有土地。或由政府拨给,或由信徒捐献,或由僧侣集资购买。近代也有外国传教士侵占民田作教产的。一般由主持的僧尼道士掌管,也有由当地豪绅充当的“首事人”掌管,教堂田则由传教士掌管。庙田大都出租,所得地租用于本寺庙祭祀、香火、房屋修缮、供养僧道及管庙人的生活开支;也有被寺庙的住持、长老或首事人、外国传教士侵夺或进行土地兼并和放高利贷用。

☚ 茶田   永佃制 ☛
庙田

庙田

或称“寺田”。庙、寺、观、庵等占有的土地。或由政府拨给,或由信徒捐献,或由僧侣筹资购得。国家免其田赋,例禁买卖。一般由主持庙、寺、观、庵的僧尼道士掌管,也有由当地豪绅大地主等所谓“首事人”掌管。清光绪十三年( 1887 ),有先圣贤庙墓祭田及一切祠墓、历增寺观等地,不征税者达35万余亩。庙田大都出租,其所得地租收入,主要用于本寺庙祭祀、道场烟火、房屋修缮和供养僧道及管庙人员的生活支出;也有被寺庙的住持、长老或首事人侵夺或用来进行土地兼并和发放高利贷。

☚ 抄封田   土司地 ☛
庙田

庙田

或称“寺田”。中国旧时庙、寺、观、庵等占有的土地。或由政府拨给,或由信徒捐献,或由僧侣筹集资金购得。国家免其田赋,例禁买卖。一般由主持庙、寺、观、庵的僧尼道士掌管,也有的由当地豪绅大地主等所谓“首要人”掌管。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有先圣贤庙墓祭田及一切祠墓、历增寺观等地,不征税者达35万余亩。庙田大都出租,其所得地租收入,主要用于本寺庙祭祀、道场烟火、房屋修缮和供养僧道及管庙人员的生活支出; 也有的被寺庙的住持、长老或首要人侵夺,或用来进行土地兼并和发放高利贷。

☚ 祀田   芦田 ☛
000105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