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应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应刘yīng liú应玚与刘桢的合称。二人同为三国魏时有名文人。借指文士;或悼伤亡友。《文选·曹丕〈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李善注引《典略》:“初,徐干、刘桢、应玚、阮瑀、陈琳、王粲等与质,并见友于太子。”许浑《哭杨攀处士》:嵇阮没来无酒客,应刘亡后少诗人。罗隐《岐王宅》:申白宾朋传道义,应刘文彩寄音徽。 应刘 应刘yīnɡliú━━ 应玚、刘桢二人均被曹丕、曹植礼遇。后用以泛称宾客才人。宋·范仲淹《览秀亭》诗:“开樽揖明月,席上皆应刘。” ☚ 邹枚 应徐 ☛ 应刘 应刘三国魏文学家、辞赋家应玚、刘桢之合称。杜甫《哭李尚书重题》诗:“还瞻魏太子,宾客减应刘。”韦庄《过樊川旧居》曰:“应刘去后苔生阁,嵇阮来时雪满头。”皆以之并称。两人皆为“建安七子”中人物,以工诗善文著名当时,为曹丕、曹植兄弟所礼遇,后代因以“应刘”为宾客之泛称。应玚的作品大都散佚,今存诗6首。曹丕称其“常斐然有述作意,其才学足以著书”(《与吴质书》)。刘桢诗歌今存诗15首,多为赠答之作。作品气势激宕,意境峭拔,不尚雕琢。曹丕称其五言诗“绝妙时人”(《又与吴质书》)。在辞赋创作方面,两人“咸著文、赋数十篇”(见《三国志· 王粲传》)。应玚今存《撰征赋》、《慜骥赋》、《愁霖赋》、《灵河赋》、《正情赋》等14篇,大多为残文。刘桢今存《遂志赋》、《大暑赋》、《黎阳山赋》、《鲁都赋》、《瓜赋》等6篇,亦多残。但应玚之《撰征》、《慜骥》,刘桢之《遂志》诸赋,今尚可窥其全貌。应玚、刘桢二人均有集,应玚有《应德琏集》,刘桢有《刘公幹集》。 ☚ 邹枚 应制赋 ☛ 应刘借指昔年好友。唐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诗: “长笑应刘悲显达,每嫌伊霍少诗篇。” 应刘【出处】 《文选·曹丕<与吴质书>》:“昔年疾役,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