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应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应刘yīng liú

应玚与刘桢的合称。二人同为三国魏时有名文人。借指文士;或悼伤亡友。《文选·曹丕〈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李善注引《典略》:“初,徐干、刘桢、应玚、阮瑀、陈琳、王粲等与质,并见友于太子。”许浑《哭杨攀处士》:嵇阮没来无酒客,应刘亡后少诗人。罗隐《岐王宅》:申白宾朋传道义,应刘文彩寄音徽。

应刘

应刘yīnɡliú

━━ 应玚、刘桢二人均被曹丕、曹植礼遇。后用以泛称宾客才人。宋·范仲淹《览秀亭》诗:“开樽揖明月,席上皆应刘。”

☚ 邹枚   应徐 ☛
应刘

应刘

三国魏文学家、辞赋家应玚、刘桢之合称。杜甫《哭李尚书重题》诗:“还瞻魏太子,宾客减应刘。”韦庄《过樊川旧居》曰:“应刘去后苔生阁,嵇阮来时雪满头。”皆以之并称。两人皆为“建安七子”中人物,以工诗善文著名当时,为曹丕、曹植兄弟所礼遇,后代因以“应刘”为宾客之泛称。应玚的作品大都散佚,今存诗6首。曹丕称其“常斐然有述作意,其才学足以著书”(《与吴质书》)。刘桢诗歌今存诗15首,多为赠答之作。作品气势激宕,意境峭拔,不尚雕琢。曹丕称其五言诗“绝妙时人”(《又与吴质书》)。在辞赋创作方面,两人“咸著文、赋数十篇”(见《三国志· 王粲传》)。应玚今存《撰征赋》、《慜骥赋》、《愁霖赋》、《灵河赋》、《正情赋》等14篇,大多为残文。刘桢今存《遂志赋》、《大暑赋》、《黎阳山赋》、《鲁都赋》、《瓜赋》等6篇,亦多残。但应玚之《撰征》、《慜骥》,刘桢之《遂志》诸赋,今尚可窥其全貌。应玚、刘桢二人均有集,应玚有《应德琏集》,刘桢有《刘公幹集》。

☚ 邹枚   应制赋 ☛

应刘

借指昔年好友。唐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诗: “长笑应刘悲显达,每嫌伊霍少诗篇。”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 ……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 ” 离:通“罹”。遭受。徐、陈、应、刘:指徐干、陈琳、应玚、刘桢。均为曹操父子的属吏,曹丕的文友。吴质: 字季重,三国魏文学家。曹丕在与吴质书中深切怀念昔日友情,对友人亡故表示伤悼痛惜。

应刘

【出处】 《文选·曹丕<与吴质书>》:“昔年疾役,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释义】 应玚与刘桢的并称,二人同为三国魏时有名的文士,同在“建安七子”之列。后也借指文士、诗人。
【例词】 应刘 应刘辈 应刘文彩
【用例】
〔应刘〕 唐·许浑《哭杨攀处士》:“嵇阮没来无酒客,应刘亡后少诗人。”清·黄景仁《偶成》:“邯郸洒泪轻邹季,邺下蜚声愧应刘。”
〔应刘文彩〕 唐·罗隐《岐王宅》:“申白宾朋传道义,应刘文彩寄音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