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面目 庐山面目游记。丰子恺著。发表于1956年10月4日《文汇报》。收于《缘缘堂随笔集》。本文副题为“庐山游记之一”。文章先写对庐山的最初印象,其中借用《桃花源记》的词句,突出庐山犹似桃源仙境。从窗口眺望庐山面目,只见“近处古木参天,绿荫蔽日;远处岗峦起伏,白云出没”;忽儿,一带树木“变成了一片云海”;忽儿,白云消散“变成了许多楼台”,真是变幻莫测,奇美如“诗”。然后写庐山名胜之多,着重记游览天桥,“在断崖上坐看云起,卧听鸟鸣”。再叙在含鄱口远眺和湖州客邂逅,用土白(方言)交谈,情趣更浓。最后写在九江浔庐餐厅用膳,感叹饮食不便,但庐山上的啤酒却“给我总是好感”。全篇融游记、随笔、杂感于一体,信笔写来,挥洒自如。笔调轻松活泼,灵动婉转,饶有情趣。 ☚ 养花 天山景物记 ☛ 庐山面目比喻事情的真相。清奚又溥《徐霞客游记·序》: “先生妊妾李氏出嫁所生解立李翁,痛遗文缺残,访得于义兴之故家,涂抹删改,非复庐山面目。” ○ 庐山真面目 庐山面目lú shān miàn mù见“庐山真面目”。 面目2 面目2本来的面目:本真 真相 真面目 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庐山真面 庐山之真 庐山面目 展现新的面目:开生面 失去本来面目:失真 露出本来面目:露相 露出丑陋的面目:出丑 (事物呈现的景象、状态:面目) ☚ 气象 社会景象 ☛ 庐山面目lú shān miàn mù见“庐山真面”。 庐山面目lúshān-miànmù见“庐山真面目”。清·奚又溥《〈徐霞客游记〉序》:“而先生妊妾李氏出嫁所生解立李翁,痛遗文缺残,访得于义兴之故家,涂抹删改,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