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庇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庇古

缅甸勃固的别译。参见“勃固”。

庇古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1877~1959)。他是剑桥学派领袖马歇尔的学生,继马歇尔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并曾任国际经济学会名誉会长、英国通货与外汇委员会委员、皇家所得税委员会委员等职。1920年,庇古写成了 《福利经济学》一书。这本书使庇古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其他主要著作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以及《福利经济学的几个方面》和《全民福利国家的几个方面》 等文章。
庇古认为,一个人的福利寓于他自己的满足之中。这种满足可以由于对财物的占有而产生,也可以由于其他原因 (如知识、性感、欲望等)而产生。而全部福利则应该包括所有这些满足。以货币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称为经济福利。满足可以用效用来表示。因此,满足或效用可以用单位商品价格来计量。如果一个人欲望不变,他持有一种商品越多,那么他对于那种商品增加的单位所得到的效用就越少,因而他对于那种商品增加的单位所愿支付的货币量 (单位价格) 也就越少。以一种商品最后增加的单位所取得的效用,叫做边际效用: 从商品的边际单位得到的效用会越来越少,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由于经济福利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与货币量联系起来的那部分总福利,因此国民总经济福利可以用国民收入来代表。从而国民收入的增加,就意味着国民福利或全社会的福利增加。应当通过资源的最优配置使国民收入量达到最大限度。同时,他认为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情况,也影响经济福利的大小。如果把富人的收入的一部分转移给穷人,社会的福利就会增大。但是,当国民收入增加,而减少了穷人的份额,以及当穷人的份额增加,而国民收入减少时,对经济福利的影响就不明确了。
在庇古提出 “收入转移”的同时,他又根据主观福利论的观点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是满足相对论,即富人从收入中得到的满足,是收入的相对量,而不是收入的绝对量。如果所有的富人的收入都减少一定的数量,那么他们的相对关系仍然存在,原有的满足并不会失去。二是消费者收入论,即任何人在任何时期所享受的经济福利,都取决于他所消费的收入,而不是他所得到的收入。把用来满足富人非必需品的收入用于满足穷人的迫切需求,富人所作的牺牲并不大,而穷人从所转移的收入中得到的利益远远超过富人所作的牺牲。当然,这种转移不应影响到资本家的投资和积累。三是享受能力不同论,即富人和穷人在享受能力和爱好方面是不同的,所以即使收入转移后,穷人也未必会享用增大了的收入。四是不通过转移购买力而达到转移收入目的的途径,即通过改进穷人的主要消费品的生产技术,就可能使穷人得到好处。他认为,这种转移,是改变分配并使之有利于穷人的最重要的方法,并且是一种模范的方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3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