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qìngfǔ-bùsǐ,lǔnàn-wèiyǐ

难: 灾难。难读 “nàn”,不能念成“nán”。庆父: 春秋时鲁庄公的弟弟。原谓不除掉庆父这个人,鲁国的祸难不会停止。语出《左传·闵公元年》。
春秋时候,鲁庄公有位庶出之弟名叫庆父。此人不仅凶残狠毒,而且野心很大,一直想谋篡君位。庄公活着的时候,他害怕庄公,不敢轻易行动。等到庄公一死,便开始行凶作乱。他先派人刺杀了继位做国君的子般,立了年仅8岁的庄公的儿子姬启为国君,史称鲁闵公。
当时,齐国最为强盛,齐桓公做着诸侯的霸主。他得知鲁国发生了动乱便派大夫仲孙去探听消息。仲孙回来报告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齐桓公问:“怎么才能除掉他呢?”仲孙回答:“庆父积怨太深,必会自取灭亡。”
果然不久,庆父又把闵公杀死。这激起了鲁国人的义愤,纷纷要求惩处他。庆父看形势不妙,只好逃到莒(jǔ)国(今山东莒县一带)去。庆父逃走后,齐桓公派人拥立了鲁僖公。僖公立即用重金买通莒国,要求将庆父送回鲁国处置。庆父听到这个消息,就上吊自杀了。
后人便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为成语,比喻首恶不除,祸乱不止。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春秋时鲁庄公的弟弟。《左传·闵公元年》载: 庄公死后,庆父为篡权,先后杀死两位继嗣国君,造成鲁国动乱不宁,当时鲁国大夫仲孙归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后喻首恶不除,祸乱不止。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一天不死,鲁国的灾难一天不会完结。比喻祸首不除,国家就不得安宁。春秋时,鲁国公子庆父野心勃勃,企图篡位夺权。鲁庄公死后,庆父杀死公子般,另立年幼的公子开为国君,这就是鲁闵公。过了不久,闵公也被庆父杀害。闵公舅父齐桓公派大夫仲孙湫到鲁国了解情况,仲孙湫回来后说:“庆父是罪魁祸首,不除掉庆父,鲁难永远没完。”(见《左传·闵公元年》)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成语。不把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清除掉,祸患就不能停息。庆父:人名,鲁庄公的弟弟。春秋时,鲁庄公的弟弟在庄公死后,他野心勃勃,先后杀死两个国君,造成鲁国内乱。后将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比做庆父。《左传·闵公元年》:“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意思是不把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清除掉,祸患就不能停息。春秋时,鲁庄公的弟弟庆父在庄公死后野心勃勃,先后杀死两个国君,造成鲁国内乱。后将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比做庆父。 《左传·闵公元年》:“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一天不死,鲁国的灾难就一天不会消除。《左传·闵公元年》载:春秋时,鲁庄公死,准备让长子般继位,庆父知道后,马上派人把他暗杀了,另立八岁的鲁闵公。齐国国君桓公是闵公的舅舅,当然支持鲁闵公,马上派大夫仲孙到鲁国访问。仲孙到了鲁国,才访知庆父扶鲁闵公继位的真实原因,回国后对齐桓公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果然不久,鲁闵公又被庆父杀害了。后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喻罪大恶极的人不除掉,灾难就不会有完结的时候。庆父:鲁庄公的弟弟。

☚ 亦步亦趋   问津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Qìng Fù bù sǐ , Lǔ nàn wèi yǐ

until Qing Fu is dead,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not end—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he who stirs it up is removed (/until the one who causes it is gone)
❍ ~。战犯不除,国无宁日。这个真理,难道现在还不明白吗?(《毛泽东选集》1384)“Until Qing Fu is done away with,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not be over.” Until the war criminals are eliminated,there will be no peace in the country. Isn’t this truth clearenough by now?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qing fu bu si,lu nan wei yi

until Qing Fu-is dead,the crisis in Lu will not end—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the one who causes it is gone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qìnɡ fù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

庆父:指春秋时期鲁庄公的弟弟;难:灾难;已:止。庆父一天不死掉,鲁国的灾难一天也不会结束。比喻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不除掉,祸患就不可避免。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he who stirs it up is removed, 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the one who causes it is gone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qìng fǔ bùsǐ,lǔ nàn wèi yǐ

【解义】庆父:春秋时鲁庄公的弟弟。鲁:鲁国。难:灾祸。未已:没完没了。庆父不死掉,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结束。比喻首恶不除,动乱不止。
【用法】用于声讨罪行或说明道理。多作句子。
【例句】~,战犯不除,国无宁日。这个真理,难道现在还不明白吗?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qìng fù bù sǐ , lǔ nàn wèi yǐ

春秋时鲁庄公之弟庆父,先后杀死两个新立的国君,使国内政局混乱,后奔莒。齐大夫仲孙湫曾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后比喻不把祸根铲除,国家不会安宁。《晋书·李密传》:“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去。在庄公同母弟弟公子友的支持下,公子般当了国君。庄公的异母弟弟公子庆父,是个贪婪残暴、权欲熏心的家伙,企图自己成为国君,公子般即位不到两个月,便被他派人杀死。支持公子般的公子友逃往陈国。
庆父派人杀死公子般后,另立闵公当国君。由于他制造内乱,激起了鲁国百姓极大的愤慨。但庆父我行我素,继续制造内乱,企图混水摸鱼,以致把鲁国闹得非常不太平。
当时,齐桓公在管仲的协助下,已把齐国治理得相当强盛,并已被周惠王正式任命为侯伯,名正言顺地当了中原霸主。他对于鲁国的内乱自然非常关心,便派大夫仲孙湫(jiāo)到鲁国去了解情况。不久,仲孙湫把了解到的鲁国情况向齐桓公作了报告,并下结论说:“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
事实果然如此。过了一年,庆父又杀死了鲁闵公。两年之内,鲁国两个国君被杀,使鲁国的局势陷入了严重的混乱之中,百姓们对庆父恨之入骨。庆父见在鲁国实在无法再待下去了,便逃往莒国。
鲁僖公继位后,知道庆父这个人继续存在,对鲁国是个严重的威胁,便请求莒国把庆父送回鲁国。庆父自知罪孽深重,回到鲁国没有好下场,便在途中自杀了。
后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一成语,用来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得安宁。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qìng fǔ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

庆父:春秋时鲁庄公的庶兄,曾先后杀死庄公的继位者子般和闵公,使鲁国动乱不宁。庆父一天不死,鲁国的灾难一天不会结束。后指祸根不除,就不会安宁。
〔例〕~,这伙害人虫不除,就不会有安宁的日子。
【提示】一般作为引用语使用。“父”在这里不读fù。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qìnɡ fǔ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

庆父是春秋时鲁庄公的庶兄,曾先后杀死了鲁庄公的继位者公子般和公子开(闵公),使鲁国动乱不已。当时的鲁国大夫仲孙就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见《左传·闵公元年》。后因以比喻祸根不除掉,祸乱就不会停止。父: 同“甫”,不读fù。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qìng fǔ bù sǐ,lǔ nànwèi yǐ

【解义】 庆父:春秋时鲁庄公的弟弟。鲁:鲁国。难:灾祸。未已:没完没了。庆父不死掉,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结束。比喻首恶不除,动乱不止。
【用法】 用于声讨罪行或说明道理。多作句子。
【例句】 ~,战犯不除,国无宁日。这个真理,难道现在还不明白吗?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qing fu busi,lu nan wei yi

庆父:春秋时鲁庄公的弟弟,庄公死后,庆父为了篡权,先后杀死两个继嗣的国君,造成鲁国动乱不安。未已:没完没了。庆父不死,鲁国的灾难就不会停止。比喻首恶不除,就得不到安宁.
【注意】父,不读fu;难,不读nan。

G311【庆父不死,鲁难未已】qìng fù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

庆父不死,鲁国的祸乱就不会平息。比喻不把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清除掉,国家就得不到安宁。庆父:春秋时,鲁庄公的弟弟,曾一再制造内乱,先后杀死了两个国君,后用以借称祸乱的罪魁。难:灾难。未已:没有完。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qìngfǔ-bùsǐ,lǔnàn-wèiyǐ

〔其他〕 庆父,春秋时鲁庄公弟弟。鲁,春秋时诸侯国之一,在今山东省。庆父不死掉,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终止。泛指罪恶魁首不除,祸乱不会结束。语本《左传·闵公元年》:庆父为夺取王位,先后杀掉两个国君。鲁大夫仲孙归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毛泽东《南京政府何处去?》:“~。战犯不除,国无宁日。这个真理,难道现在还不明白么?”
※ 父,不读作fù。
△ 用于表示斗争方面。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qìng fù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

庆父:春秋时鲁庄公的弟弟,图谋自立,杀死两个国君,造成鲁国的内乱。喻制造内乱的罪魁。未已:不止,没完。比喻祸首不除,国无宁日。《晋书·李密传》:“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