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庄生梦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庄生梦蝶 【出处】:《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故事】:庄周(即庄子)有一次做了一个梦,梦觉自己变成了一只胡蝶,翩翩而飞,轻松愉快,而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才惊讶自己明明是庄周。这时,尽管他清醒了,但还弄不清究竟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胡蝶,还是胡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后来,他认为庄周与胡蝶,二者尽管各有不同,实质上是不分彼此的,原是同为一体的。这种不分物、我差别的看法,就是道家(包括庄周)的“物化”学说。这当然是种唯心的观点。 【意思】: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胡蝶。原是借以阐明道家“物化”(即人与胡蝶化而为一)的道理。梦:睡梦中。蝶:蝴蝶。后比喻梦幻中追忆往事,或喻梦中乐趣。亦作“庄周梦蝶”。 【古例】:唐·李白《古风》诗:“庄周梦胡蝶,胡蝶梦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惊觉我的是颤巍巍竹影走龙蛇,虚飘飘庄周梦蝴蝶。”
庄生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①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②。 —— 《庄子·逍遥游》 【注释】 ①蘧蘧(ju)然:惊疑不定的样子。②物化:庄子哲学用语,指变幻、幻化,为物我界限消解的一种状态。 【意译】 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胡蝶,生动活泼翩翩飞舞着的一只胡蝶。自己觉得快乐自适,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来是庄周。忽然间醒过来,惊奇地觉得自己还是庄周。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胡蝶呢,还是胡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和胡蝶必定是有所分别的。上述的变幻就叫做“物化”。 【解说】 梦境似是而非,若有若无,有一种飘忽不定的神秘感。因为有了这梦,人们便对人生也产生了许多疑惑。庄子在本则寓言的前面曾对人生与梦有一段绝妙的议论,他借长悟子的口说,当人在梦中,却不知道做梦,有时梦中还在作梦,醒了以后才知道是作梦。只有非常清醒的人才知道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场大梦,可是愚人却以为清醒,自以为什么都知道。后来魏源用诗句概括说:“梦觉小生死,死生大梦觉”。为什么他们都有这种人生如梦的感叹呢?这实在是因为人生中偶然事件太多。人生的变化,也常常是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恰如同梦幻一般。这自然是出于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消极感叹,但我们不得不佩服庄子这异常丰富奇特的想象能力,以及这细腻的对自我和人生的深切体悟力,是他把现实世界与主观幻想世界沟通了起来。在庄周与胡蝶的互相梦变的过多思虑中,物我融一的主题得到了充分体现。庄子冀求通过这种物我消融,达到消除一切根源于自我意识的痛苦和烦恼。然而,人之所以成为人,乃在于人有了自我意识,因此他才能够使自己从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中分离出来,成为与自然界相对峙的独立存在。而庄子却要求通过“物化”,又重新化去人与自然的对峙界限,泯灭自我,再度回归到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之中。然而,这样固然消除了人的一切痛苦和烦恼,而人又到哪里去了呢? 【相关名言】 一个人抛弃了自己,便贬低了自己的存在;抛弃了生命,便完全消灭了自己的存在。 ——法国·卢梭 对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美国 艾伯特·爱因斯坦 庄生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①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②。 —— 《庄子·逍遥游》 【注释】 ①蘧蘧(ju)然:惊疑不定的样子。②物化:庄子哲学用语,指变幻、幻化,为物我界限消解的一种状态。 【意译】 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胡蝶,生动活泼翩翩飞舞着的一只胡蝶。自己觉得快乐自适,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来是庄周。忽然间醒过来,惊奇地觉得自己还是庄周。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胡蝶呢,还是胡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和胡蝶必定是有所分别的。上述的变幻就叫做“物化”。 【解说】 梦境似是而非,若有若无,有一种飘忽不定的神秘感。因为有了这梦,人们便对人生也产生了许多疑惑。庄子在本则寓言的前面曾对人生与梦有一段绝妙的议论,他借长悟子的口说,当人在梦中,却不知道做梦,有时梦中还在作梦,醒了以后才知道是作梦。只有非常清醒的人才知道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场大梦,可是愚人却以为清醒,自以为什么都知道。后来魏源用诗句概括说:“梦觉小生死,死生大梦觉”。为什么他们都有这种人生如梦的感叹呢?这实在是因为人生中偶然事件太多。人生的变化,也常常是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恰如同梦幻一般。这自然是出于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消极感叹,但我们不得不佩服庄子这异常丰富奇特的想象能力,以及这细腻的对自我和人生的深切体悟力,是他把现实世界与主观幻想世界沟通了起来。在庄周与胡蝶的互相梦变的过多思虑中,物我融一的主题得到了充分体现。庄子冀求通过这种物我消融,达到消除一切根源于自我意识的痛苦和烦恼。然而,人之所以成为人,乃在于人有了自我意识,因此他才能够使自己从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中分离出来,成为与自然界相对峙的独立存在。而庄子却要求通过“物化”,又重新化去人与自然的对峙界限,泯灭自我,再度回归到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之中。然而,这样固然消除了人的一切痛苦和烦恼,而人又到哪里去了呢? 【相关名言】 一个人抛弃了自己,便贬低了自己的存在;抛弃了生命,便完全消灭了自己的存在。 ——法国·卢梭 对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美国 艾伯特·爱因斯坦 人生 人生迅速短暂的人生:驹儿隙 ☚ 一生 过去、现在、将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