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庄子集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庄子集解 《庄子》解义本。三卷。清王先谦撰。成书于清宣统六年(1909年)。 王先谦,字益吾,号葵园。晚年改名为遁。生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卒于民国六年(1917年)。湖南省长沙人。清同治年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出任过江苏省学政、湖南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院长等。他对古代汉语有很深入的研究,其主要功绩是大量地收集图书文献,从事古籍和历史文献的校勘及刊印工作。主要著作有《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十朝东华录》、《虚受堂文集》、《庄子集解》、《荀子集解》、《诗三家义集续》和《续古文辞类纂》等。 《庄子集解》共八卷,第一篇至第四篇为卷一,第五至第七篇为卷二,第八至第十二篇为卷三,第十三至第十七篇为卷四,第十八至第二十一篇为卷五,第二十二篇至第二十四篇为卷六,第二十五篇至第二十七篇为卷七;第二十八至第三十三篇为卷八。 《庄子集解》吸收了向秀、郭象、司马彪和李颐等许多人的研究成果,还摘录了其好友郭庆藩《庄子集释》中的内容。《庄子集解》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庄子》的理解,直接揭示其思想实质,使读者能按照他的注释来理解《庄子》的主题思想。如他对“逍遥游”三字的注释为:“言逍遥乎物外,任天而游无穷也。”该书在引证方面,也是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有目的地,较精炼地进行引证的。对字句进行补证和标音。 该书能较恰当、准确地解释《庄子》的思想实质。如《人间世》中:“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一段表达了《庄子》的生死观。该书义释为:“《大宗师》篇云,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人之所谓悬解也。与此文大同。来去得失,皆谓生死。《德充符》郭注,亦云,生为我时,死为我顺,时为我聚,顺为我散也。天生人而情赋焉,悬也,冥情任运,是天之悬解也。言夫子已死,吾又何哀,四喻。”在《大宗师》篇中,撰者说到:“人犹效之,效之为师也。”“吾师乎,吾师乎,以道为师也,宗者主也。”从而揭示该篇的思想主旨,导读者深入。又如“凡物皆自然而生,则当顺其自然。”“郭云:物之感人无穷,人之逐欲无节,则天理灭矣。真人知用心则背道,助天则伤生,故不为也。”二段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庄子》的自然观和性欲观。“即如此篇,首云淫僻于仁义之行,末复以淫僻仁义平列。”直接揭示《骈拇》篇的中心内容。 《庄子集解》一书,以文字及词语的训诂为重点,语言简明、精炼,在当时以至现在都是一本易读之注本。 《庄子集解》的版本,现有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思贤书局刻本,四册;及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四册;以及民国年间上海涵芬楼影印本和上海扫叶山房书局铅印本。并收入《国学基本丛书》和《诸子集成》。 《庄子集解》训诂著作。8卷。清王先谦著。广泛地采取旧注的长处,如果不能判明是非,就诸说并存,如果作者认为都不对,就加上案语,对旧注先加评论,再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庄子》较简明而精审的注本。有《诸子集成》本。 庄子集解 《庄子集解》8卷。清王先谦撰。集以往各家注之长,并有个人见解。《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排印本。 ☚ 庄子解 庄子集释 ☛ 庄子集解八卷。清王先谦(详见《尚书孔传参正》)撰。清人注解《庄子》者,有的博采众说以详解,有的不尽依旧注而附己见。集众者难免繁冗,附己意者有违原旨。王先谦作《庄子集解》,熟悉旧注,参合诸说,互推短长,择其善解而录,取文从简,避免繁杂冗长。上自司马彪注,下至俞樾、郭庆藩之言,都予以斟酌采择。对于陆德明音义,列句读异文录入较多。书中训诂义理并用,随文所适而标注。后世学者对此书较为推重,认为此书既收前人研究成果,又有各家考证之文,使后世学者研究《庄子》,读一书而知众家言。虽然他以一人之见而定取舍,未免有不当之处,但对于一般学者来说,可有启蒙作用。所以此书与郭庆藩《庄子集释》并行于世,是目前流行较广、内容较好的注本。现存湖南思贤书局本、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国学基本丛书》本,还有1954年中华书局重印本。 庄子集解 庄子集解中国哲学史著作。王先谦著。本书收罗了晋人司马彪、崔譔、郭象,唐人陆德明、成玄英等人对《庄子》 的注疏。鉴于郭庆藩的 《庄子集释》 着重训诂,本书重点转注义理,比较简明。是研究《庄子》 的重要参考资料。有“国学基本丛书” 本,1954年中华书局重印本。 ☚ 庄子集释 仁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